介入治疗对转移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情况评价

2018-08-20 09:31杜友利陈梦宇王东旭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糖尿病

杜友利 陈梦宇 王东旭

[摘要] 目的 该文旨在讨论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转移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1月间于该院治疗的转移性肝癌患者共96例,将其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转移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对照组为转移性肝癌未合并糖尿病患者54例,对两组患者均行TAC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介入次数,可介入时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ACE治疗中,糖尿病是影响其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的一种重要因素,在治疗中若能将糖尿病因素有效控制,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關键词] 糖尿病;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2(a)-0034-02

目前我国的肝癌发生率正在呈现激增的形式。据报道,肝癌患者目前最常用的仍然是手术治疗,但是对于一部分转移性肝癌,尤其是一些肝内多发转移的患者,介入治疗中的TACE疗法是较为有效的一种常见疗法之一。由于肝癌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较高,因而就增加了介入治疗的危险性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风险。2015年9月—2017年11月间该文旨在讨论糖尿病对于转移性肝癌患者的TACE治疗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为以后寻找一种降低转移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风险的办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于该院治疗的转移性肝癌患者共96例,将其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转移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其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8例,年龄分布在39~78岁之间,平均年龄(54.31±17.42)岁;对照组为转移性肝癌未合并糖尿病患者54例,其中男患者33例,女患者21例,年龄分布在41~76岁之间,平均年龄(55.78±16.38)岁。两组患者于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得到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经检查证实存在转移性肝癌的患者;无其他肾、肝等脏器功能损伤者;无精神疾病伴发,依从性良好者;患者家属及本人知情且同意入组观察者。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者;心功能不全者;合并感染、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者;既往存在药物过敏史者;伴发精神疾病,依从性较差者;患者本人或家属不知情或知情后反对入组观察者。

1.3 方法

入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空腹血糖、肿瘤标记物以及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检查。均于治疗前一周内行CT检查以明确肿瘤的形态、大小及位置情况。TACE术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皮动脉穿刺,利用短导丝置入导管鞘,然后在X射线电视透视下进行插管操作。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肿瘤供血动脉后进行动脉造影,了解供血动脉和肿瘤血管的分布情况。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或栓塞药物。根据术中透视结果对化疗药物及栓塞药物种类和用量进行合理选择。可选用化疗药有MMC、DDP(或卡铂)、THP(或ADR、EADR)、5-FU、BLM、VDL(或VDS),动脉栓塞疗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栓塞剂有碘化油乳剂、明胶海绵、弹簧栓子、药物微球等。多联合用2种或3种药物一次性大剂量灌注。治疗结束后,进行拔管及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穿刺侧肢体制动12 h,平卧24 h,以防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形成。若选用的药品中含有葡萄糖成分,则按照1 U:5 g的比例注射短效胰岛素。观察组患者若未口服控制胰岛素药物,则给予中长效胰岛素常规用量来控制血糖,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于治疗时间内3次/d查空腹血糖,若3次血糖均低于11 mmol/L,则可出院,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

1.4 观察指标

该文的观察指标有[1]:两组患者术前空腹血糖情况;两组患者的平均介入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可介入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治疗情况

根据统计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术前平均血糖为(9.2±3.1)mmol/L,对照组患者术前平均血糖为(4.8±1.3)mmol/L,两组患者术前平均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7±4.1)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4±3.0)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介入次数为(5.7±1.8)次,对照组患者平均介入次数为(10.2±3.3)次,两组患者介入次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可介入时间为(16.7±5.9)个月,对照组患者可介入时间为(24.6±8.1)个月,两组患者可介入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手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可得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P<0.05)。见表2。

3 讨论

TACE疗法[2]是指将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到肿瘤供血靶动脉后,以适当的速度注入适量的栓塞剂,使靶动脉闭塞,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的一种治疗方法[3]。目前最多用于肝癌治疗[4]的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和肝动脉插管化疗灌注。TACE[5-6]作为临床治疗肝细胞癌及转移癌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阻断肿瘤的血供,导致肿瘤缺血、缺氧,达到抑制肿瘤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坏死、凋亡的目的[7]。但是这其中转移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很高,因为糖尿病患者术中可由于紧张焦虑等情况导致糖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分泌骤增,导致高血糖应激反应的发生,血糖升高越明显,术后感染的风险也就越高,严重者还会导致高渗性昏迷情况的发生[8]。

该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前平均血糖、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介入次数、可介入时间以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糖尿病在TACE疗法治疗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中存在较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在治疗前积极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术前空腹血糖测量未发现异常,而术后立即出现血糖偏高的这一类隐匿性患者应及时给予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对于术前血糖持续偏高且不稳定的患者,可以适当地择期或延期手术,这样对于保证介入治疗效果以及预防并发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尽管该文的样本数据并不大,但是根据结果来看,糖尿病仍然是影响TACE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是TACE术前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李国平,王小林,王建华,等.合并糖尿病对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6,17(2):205-207.

[2] 王成达.转移性肝癌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5(23):80-82.

[3] 王纯,陈健,金刚,等.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4(12x):75.

[4] 张德志,李章钧,伏树奇,等.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介入治疗[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4,8(3):158-159.

[5] 郭添胜,姜在波.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6,9(3):182-183.

[6] 胡大成,陈文辉,甄涛,等.诺和灵30R在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4(3):432-433.

[7] 李玲.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C]//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肿瘤介入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9:37-38.

[8] 凌巧.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7-98.

(收稿日期:2017-12-15)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