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这片唱歌的土地
——张宣强与紫阳民歌漫谈

2018-08-20 06:47向连才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歌文化

文/ 向连才

情系“民歌之乡”

张宣强是紫阳文学的一面旗帜,也是紫阳民歌文化的一面旗帜。旗帜犹如一座灯塔,激励着紫阳的文学青年在文学和文化的征途上奋进。在这面文化旗帜的感召下,一个因“道”而得名的紫阳,因茶而闻名的紫阳,终于因歌而扬名了。茶香飘五洲,民歌扬四海。“民歌之乡”成为紫阳文化的一张名片。

紫阳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专家学者考证,汉江与黄河、长江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史料载: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活动。我国最早的一部民间歌谣《诗经》,其中“周南”“召南”25首就产生流传于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江流域。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和灾荒,大量流民涌入紫阳,“以鄂、川、湘、皖人居多,赣、豫、闽、粤人次之”。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也带来了包括民歌在内的先进文化。南北文化在此交汇,潜移默化,互相浸透,并与紫阳的生态人文环境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南北合一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因而紫阳的山歌既有北方的高亢、奔放,又渗透了云贵高原的柔和、轻盈;小调既有江南水乡的婉柔细腻,又飘逸着紫阳的山野气息。先民们用劳动创造了紫阳民歌,创造了民歌鲜明的个性风格,在热爱劳动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紫阳民歌逐步演变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社火歌曲和风俗歌曲等五种类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西安音乐学院的艺术家沿汉江一线采风至紫阳,竟然发现紫阳是个怪地方,这里的山民无论是背背篓的,或是扛锄头的、河边洗衣服的都爱唱山歌,其曲调或婉转悠扬,或高音陡起、奔放激扬。艺术家惊喜地发现紫阳的土地是民歌的“富矿”。进入七十年代,紫阳民歌在全省产生了强烈的影响。1975年7月,陕西省群众音乐活动经验交流会在紫阳召开,全省几百名文艺工作者云集山城鉴赏民歌,他们漫游茶山、散步民俗小区,听群众演唱和茶山对歌。从此,紫阳“民歌热”一浪高过一浪。

张宣强在文化馆工作近四十年,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从风华正茂的小青年直到晚年退休,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以及舞台表演作品总计400余万字,出版文学艺术书籍9部(册)。音乐文学作品约占小说、散文的三分之一。其中近百首被谱曲,近四十首被演唱,近二十首成为当地长期保留曲目。几十年来,张宣强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故乡,守望这片唱歌的土地,在文坛上辛勤工作,笔耕不已,即使在担任县政协副主席的16年期间,也一直兼任着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和文化馆馆长一职。就文学艺术的创作而言,他可以说是近乎全能,他对紫阳民歌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换来“民歌之乡”的美名,这是他对故乡紫阳的回报。2004年,国家文化部授予紫阳“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陕西省文化厅授予紫阳“民歌之乡”称号;2006年,紫阳民歌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康学院中文系教授戴承元在《唱歌的土地》的序文中评价:“张宣强先生不仅是作家、学者,更是一方土地文化守望者与创作者。张先生写小说、写诗歌、写散文,皆超逸而有性灵,他是安康本土较早对外释放出重要影响的作家。在作家、诗人、学者等身份之外,张先生似乎更愿意成为一名亲近土地和乡民的歌者。在地域文化研究领域,张先生用力最多的是紫阳民歌。从搜集整理到感悟研究及创作实践,再到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可以说用了张先生一生的精力。”真实客观的评价让人们记住:紫阳有个张宣强。 2006年,紫阳县人民政府授予张宣强“突出贡献奖”。他曾两度获得安康市人民政府“地方文化贡献奖”。

生命的意义

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歌曲,是一种口碑文化,千百年来靠的是口口相传,极少文字记载。岁月流逝,歌手渐渐老去,如不及时抢救,先民给我们留下的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就会失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青年时期的张宣强仿佛听到了祖先留下来的艺术珍宝——紫阳民歌在大山中呻吟、呼唤,深感抢救和保护民歌文化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历史的责任终于落到了他的肩上。紫阳民歌保护工作起步早、抢救及时。1954年省音乐家协会、省音乐学院、省群众艺术馆的专家们赴陕南采风,于1956年编辑出版了《陕南民间歌曲选》。全书300多首民歌,紫阳约占四分之一。前辈艺术家为紫阳民歌保护留下宝贵文字资料的同时,更留下了尊重和爱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可贵精神,感召着当地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满腔热情地继续这一工作。张宣强看到了民歌保护的希望,增强了信心。1979年和1980年,县文化馆抽调三分之二人员,联合县剧团的音乐工作者,组成一支近10人的民歌抢救队伍,兵分三路下乡采风,两年时间走遍了县境内的集镇和乡村。张宣强是采风队伍的一员,那时候,下乡采风与农民同吃、同住,有时还和他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同劳动。真情唤醒了民歌手的记忆,采风组搜集民歌千余首。在此基础上,邀请四十余名歌手到县城,进行“集团式”采风,歌手的报酬由集体记工分,三天时间收获令人惊喜,录音、记录民歌3000多首。民歌种类齐全,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社火歌曲、风俗歌曲等,凡是中国汉族民歌所有的品类,这里都有。文化馆全力以赴整理编印《紫阳民歌》油印资料本4册,计800多首,举办民歌培训班30多次,培训民歌爱好者1000余人,让民歌又回到原生态的土壤。民歌富矿,采掘不尽。九十年代以来,县文化馆对新发现的曲目以音响和文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又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作品。紫阳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采取了搜集整理、编辑成书、制作VCD、CD光盘的方法,与此同时,还采取了以演唱为载体的“活性”保护,民歌的演唱除“文革”十年外,从未间断过群众性的演唱活动,群众在田间地头自娱自乐,县上每年组织一次民歌大赛活动,节会、赛事、商贸洽谈等活动,无不是民歌担纲主打。

创新为民歌保护注入了活力。民歌内容的创新就是运用传统民歌的曲调填上新词,使民歌反映出时代特征。张宣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民歌创作的规律和艺术形式,他和紫阳籍作曲家陈碧珊多年来配合融洽而默契,组成了创作音乐作品的黄金搭档,共同创作了数十件民歌作品,如今传唱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紫阳民歌如《彩色的汉江》《驾起彩船走汉江》《三月三上茶山》《山歌长山歌亲》《茶乡歌乡我的家乡》《汉江情歌》等都是张宣强作词、陈碧珊作曲。这些音乐作品曾多次在省、市获奖,成就了无数歌手。张宣强作词、陈碧珊谱曲可谓紫阳民歌鲜明的特色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功夫下在创新民歌演唱方式上。原生态民歌的基本旋法以级进为主,极少跳进,音域较窄,缺少一种听觉上的“冲击力”和感觉上的“震撼力”。歌手在演唱中采取了改造某首民歌其中的乐句、乐段的方法,变级进为跃进,变平稳为峭跋,演唱时运用吉他、架子鼓、自弹自奏自唱,成了摇滚乐,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紫阳有三支摇滚乐队,其代表作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南山竹子节节高》等。改原生态紫阳民歌演唱的单声部,以女子组合、男子组合、男女组合的形式演唱,从而使原来单薄的歌曲有了层次感、厚重感,增强了感染力,代表作有《摇仙桃》《郎在对门唱山歌》《汉江号子》等。原生态民歌大多十分短小,演唱者和欣赏着都感到某种拘促,于是就将多首歌曲连缀起来,成为“联唱”;每首歌曲都反映出一定的生活场景、生活情趣,伴之以舞蹈和表演,让人赏心悦目地享受“民歌大餐”,代表作有《这山望见那山高》《茶香飘五洲》等。紫阳的文艺工作者还创作了民歌剧《王二嫁嫂》,其唱段全部采用紫阳原生态民歌。《王二嫁嫂》唱红陕南、川北,受到群众的喜爱和专家的好评。紫阳民歌剧由此被定为一新兴地方剧种,列入《中华戏剧大辞典》,此后又有《牧羊恋歌》《三请吹鼓手》等,皆获省、市奖励。张宣强创作的民歌小演唱《有女为安》《驾起彩船逛山城》《啄木倌》等,皆获省、市奖励。

紫阳民歌从发现到抢救保护、创新普及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历程,最终紫阳民歌走出大山,登上了大雅之堂,出现在省、市的大舞台上,创造了近半个世纪的辉煌,这不知付出了多少文艺工作者的心血。张宣强更是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为紫阳民歌立下了汗马功劳。它既是抢救者、保护着,又是创作者、研究者,更是弘扬地方文化的设计师,多次以省、县政协委员的身份建言献策,使民歌文化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决策层面。他以饱满的热情讴歌这片唱歌的土地:“山歌长/赶太阳。河谷唱到摩天岭/立春唱到谷子黄/日月多长歌多长。山歌亲/土里长来土里生。掏心话儿口头语/我爱唱来你爱听/高山流水有知音。”——《山歌长 山歌亲》。故乡的情怀在歌词中跳跃着爱的音符:“三千里汉江/三千里流动的画廊。浪花飘五彩/涛声送清香。春天的茶叶染绿了江水/夏天的蚕茧涌起雪浪/秋天的桔子红似火/丰收的稻米赛金黄。三千里汉江/三千里豪情激荡。歌声浪里飞/人在画中忙......”——《彩色的汉江》。“巴山美/ 美汉江/两岸茶园好风光。碧波千层接蓝天/春风四季送清香/山水草木会唱歌/野调山曲传四方......”《茶乡歌乡我的家乡》。听到张宣强创作的这些民歌,无不让人感慨万分,对茶歌紫阳、汉江画廊赞叹不已。

为啥对民歌爱得这样深?因为他把民歌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中。张宣强在接受安康电视台《家园》栏目制作《张宣强与紫阳民歌交响曲》专题片记者采访时说:“对紫阳民歌的情感可以说与生俱来的,所有的民歌,我都非常感兴趣,有的民歌我都是只听一遍,就能把歌词记下来。人的记忆力是有选择性的,我之所以能记住那些歌词,是因为我对民歌特别敏感,像是和自己心灵相通的一样”。在谈到紫阳民歌时,张宣强说:“以前有大批人从事紫阳民歌方面的工作,现在这批人里面,有的老了不能动了,有的调走了在外面工作,有的已经谢世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儿坚守着,感到很焦虑。数十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关于紫阳民歌方面的东西,把这些东西留下来,留给我们的后代,就民歌方面来说,就是我生命的意义”。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人们对紫阳民歌的认识比较模糊,说法比较混乱。张宣强以一篇《紫阳民歌概述》将紫阳民歌从题材内容,体裁种类到风格色彩等方方面面,作了全面梳理和归纳提炼,让大家在认识上更加明晰,“说法”上规范统一起来。

放歌新时代

紫阳民歌在新世纪进入了普及、繁荣、研究的新阶段。张宣强率先把民歌工作重点转移到民歌研究工作上来,力求总结紫阳多年来的民歌文化成果、创作经验,形成独立的、系统的民歌文化理论,精准指导紫阳民歌的普及,推进民歌文化大繁荣。张宣强提出的民歌文化发展思路很快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2007年,刚退休不久的张宣强开始了编辑出版《紫阳民歌选编》的文化工程。编辑民歌音乐作品,一个字、一个音符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张宣强在文化馆油印的四本民歌资料本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删除重复、严加遴选,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创造性地工作,终于成功编辑出版了《紫阳民歌选编》一书。此书收录600多首作品,20余篇文章,计64万字。从艺术体裁和音乐风格角度讲,这是一部紫阳民歌的全集。又是一部集资料性、传承性、研究性、欣赏性为一体的可供典藏的图书。此书的公开出版发行,标志着紫阳民歌的创新、发展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学术界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紫阳民歌引起了国内大专院校和海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8年,安康学院教授戴承元、余海章出版《紫阳民歌文化研究》,张宣强欣然为书作序。随后,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将民歌作为研究课题,申报陕西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紫阳民歌文化生态及功能研究”获批立项。日本专修大学语文研究科博士生饭岛奖,2006年曾在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习和研究中国民歌“对歌”的专题时,先后三次来紫阳拜师张宣强,获得真传后,完成了《中国陕西紫阳汉族对歌——有关十二月花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由饭岛奖在“亚洲民族文化学会春季大会”宣讲。文化没有国界的限制,或许紫阳民歌在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中会产生预想不到的作用。

民歌繁荣的春天已经来临。2004年伊始,紫阳在全县开展民歌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五进”活动,县教育局组织专人编印《紫阳民歌教材》,全县中、小学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都有了紫阳民歌。县政府积极实施民歌品牌战略,助推民歌产业发展,公开出版发行紫阳民歌VCD光碟《紫阳茶歌》。紫阳县汉剧团改为民歌剧团,新成立民歌文化艺术中心,具体负责民歌培训和民歌演出。在紫阳茶文化节、安康汉江龙舟节以及“西洽会”上,民歌演出成为该活动最大的亮点。随着民歌普及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一种人人学民歌、个个唱民歌的“民歌之乡”的良好氛围,民歌主调唱响了美丽、文明、和谐紫阳的主旋律。民间自发地组织了“茶乡乐民歌演唱团队”“俏姑子民歌演唱队”“老来俏民歌演唱队”“何氏民歌鼓乐班”等数个民歌演唱团体,成员既有机关干部、退休职工,也有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县文化馆除提供场地外,还派人辅导。这些自娱自乐的民歌团体,凡是县上举办的民歌演出都有他们的节目,优胜的团队或节目还被选送到省、市参加文体活动的调演。“老来俏”代表县老干局参加全市调演,获一等奖,2008年,“老来俏”赴韩国演出,开了紫阳民歌走出国门的先河。“何氏民歌鼓乐班”办起了“农家乐”,远方的客人慕名而来,现场感受紫阳民歌,品尝紫阳蒸盆子。鼓乐班忙于接待客人,赶“夜场”,唱孝歌,哼山歌、小调。“夜场”成了“民歌演唱会”,成了“赛歌场”。县、镇几乎每年都要开展一次民歌大赛,通过赛事活动的演唱培养歌手、发现人才、检阅队伍,以此助推民歌普及,让民歌在原生态的土壤里扎下深根。2006年紫阳举行了一次空前的原生态民歌大奖赛,全县村村有歌手,经“海选”后,报名者达320多人。经过初赛,选拔了72人进县城复赛,从中选出20人进入决赛。最终评选出王安银、何耀信、杨静萍、汪贵友等十人为“十佳歌手”,唐登华、邢万龙、范德顺、沈茜等十人为“优秀歌手”。与此同时,县政府表彰奖励了一批民歌工作者,授予权春国、李国平、夏清华、马忠爱、娄芳为先进个人,授予李三存、吴向元、陈碧珊、张宣强等四人突出贡献奖。同时,形成了夏清华、彭忠波、陶恒、马忠爱、唐文生等一大批“拔尖”级歌手队伍。

2011年6月,根据紫阳籍作家李春平小说《郎在对门唱山歌》改编的同名电影在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选中,一举夺得三项大奖。该电影奖多项大奖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小说、电影以紫阳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为名,优美的民歌旋律产生了极强的冲击力,受到音乐界的普遍认可。2013年至2014年,紫阳民歌手王安银先后三次走进央视在“星光大道”等栏目中演唱紫阳民歌。2017年3月,央视CCTV7拍摄的《相约紫阳》,以讲述爱情故事的方式传播了紫阳民歌,从而使原生态紫阳民歌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张宣强守望着这片唱歌的土地,他与紫阳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退休以后也一直没有忘记繁荣紫阳民歌文化的使命,从未间断过文学创作与民歌研究。退休至2012年的七年间,张宣强整理并编辑出版了《紫阳民歌选编》《绿野之约》《唱歌的土地》三部图书,约100万字。创作并上演了《有女为安》《荷塘清风》等六个舞台艺术作品。撰写并发表了《紫阳民歌随笔》等系列文章40多篇。参与了紫阳第六、七、八届茶文化的创意策划和节目创作,还为央视《民歌中国》撰写了五集专题系列片《茶歌紫阳》的台本,这是一位古稀老人献给故乡的一份厚礼。2015年,张宣强被中共安康市委组织部、老干局授予“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猜你喜欢
民歌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畲族民歌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十送红军》不是纯粹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