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莺
摘 要:话语和话语权理论萌发于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精神传统与现代性的背离所引发的文化震荡,它与社会及人的发展息息相关。话语的表达和话语权的合理运用影响政治共识,政治共识使个人作为公民进入社会公共领域,并且从中确认自己,话语权决定社会导向和个人意志。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话语;话语权;人的发展;存在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6—0256—03
话语及话语权的概念最早形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90年代是它的盛行期。作为对结构主义和逻各斯理论的批判,话语与话语权便在语言学界流行开来。“话语”最初是一个语言学的概念。“话语”在语言学的方面可以指“句子、语句、言语或者是篇章”①。正如托多罗夫所言:“话语概念是语言应用之功能的对应物……语言根据词汇和语法规则产生句子,但句子只是话语活动的起点,这些句子彼此配合,并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被陈述它们彼此变成言语事实,而语言变成话语。”②“话语的最底层是语言和言语。”③“话语不能简单的归纳为语言或者是言语,它包含语言又高于语言”④,它更重视的是句子意向上面的对话。“话语权”是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来的。在福柯看来,话语并非一个名词或者一个范畴,它是除“言语”和“语言”之外的第三者。它并非词汇与句子简单的组合,也不仅仅限于语法规则的控制,而是蕴含了极为复杂的权力关系。权力生成话语,话语又反过来产生权力。福柯认为话语由符号组成,但是要表达的东西却多很多。福柯认为话语的“立场”是意义,而对意义的阐释牵涉到冲突和权力。“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一些人得保持沉默(至少在某些场合下),或者他们的话语被认为不值得关┳ⅰ…语言系统在情感和思想的层面上会产生压制;尽管它是一种隐蔽的,表面上无行为人的控制系统,然而它在社会中是一种真实的权力。”“话语是由陈述在一定的关系或者说组织原则中构成的陈述群。”⑤
“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⑥“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⑦在漫长的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通过语言来诠释文化、描绘历史。人的发展史就是文化的发展史,而语言正是书写历史的那只笔。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自觉进步的价值追求,同时语言也不断书写出更为灵动的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
人性的发展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自古以来自然属性在社会属性的张扬下一直处于压抑状态。⑧如果我们说话语权的概念是由福柯雕琢成型的话,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追溯到人文性的视角,对于话语权的成因是否有更多的反思呢?话语权不仅是一个语言学的术语,也是一个社会学的术语。人的发展通过社会形态的渐变来考察,人的发展形态渐变则取决于文化模式的转变。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它的发端、演变、语言学应用以及社会学的应用无一不是对社会及人类发展形态的真实映照。因此,从语言学的视角去考量文化及社会因素的演变,不仅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还原。
一、存在的焦虑
语言因具体人的存在而有意义。对语言的考量就是回归对人的生存的意义和状态的展现。“生存哲学是人的存在的哲学,这哲学重新超越了人。”⑨处在生存状态的人,面临的是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他必须超越自身并进行选择,从而朝向超越存在,而超越存在就是上帝。生存成了人不断超越自身朝向上帝的信仰过程。⑩而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让一个疯子宣告了上帝的死亡:“上帝死了!上帝真的死了!是我们把他杀了!”疯子作为最早目睹上帝之死的人,他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灵震撼,他不能不疯;疯子指给人们看身上的血迹说:“是你们和我杀的!咱们大伙儿全是凶手!”疯子指认人是上帝的谋杀者,他说:“从未有过比这更伟大的业绩,因此,我们的后代将生活在比至今一切历史都要高尚的历史中。”(11)人们不敢面对一个缺乏终极价值和意义的世界,不敢面对人生的残酷真相,尼采的“上帝之死”是困顿和焦虑的开始。存在哲学的“焦虑观”就是个体生命失去神恩(Gracc)搀扶后无所依靠的不安的表达,它揭示了现代人在失去传统的世界的意义后对人生“在世”本身的一种牵挂和自觉。存在哲学对“焦虑”的揭示确立了个体生命的自由本体论的地位和通过个体生命的自由创造赋予世界一种新的意义的企图,而与这种个体自由凸显相随而来的是一种无家可归的失落感和孤独感。(12)焦虑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毁灭性的“狭窄”(narrowness)焦虑,也就是对无路可逃、对害怕掉进陷阱的焦虑;另一种是对毁灭性的“敞开”(openness)的焦虑,也就是对无限的、无形式的空间(人坠入其中而无立足之地)的焦虑。与这两种焦虑相对应,社会的境遇也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是没有出路的陷阱,一方面是空洞、黑暗与无知的虚无。同一现实所具有的这两副面孔在每一个凝视它们的人那里产生了潜在的焦虑(13)。
焦虑产生的虚无感弱化了知识在人心目中的力量,同时也弱化了语言的力量。尼采曾经说过:“知识的力量不在于真实的程度,而在于知识的古老,被人接受的程度,以及他作为生存条件的特性。”(14)古典时期“语言在知识的关系中占据了根本位置:只有通过语言中介,世界上的事物才能被认识”(15)的那种思想伴随着“上帝死了”的呼声而消失殆尽。同样,从思维的载体语言来说,“各种不同语言的共存表明,对于语词来说,从来就没有什么真理问题,从来就没有什么正确表述问题,否则就不会有如此之多的语言了”(16)。随之而来的是对真理的质疑。既然知识和真理的存在受到了挑战,语言的统一性本不存在,那么不同的语言所创造的世界也是不尽相同的。存在的焦虑犹如黑暗一般笼罩于19世纪末西方世界的上空。
二、存在的勇气
“上帝之死”的宣告与基督教文化的崩溃使人类开始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思考。作为意志的表达不再从属于上帝,个人意志开始从属于权利,语言也不再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体任其舒展。世界从属于权利意志。尼采说:“个人主义是权力意志的起码阶段。”(17)权利意志意味着压制,存在的勇气是权利意志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有生命,是世界得以延续和维持的本源。
蒂里希在《存在的勇气》一书中,把勇气看做是位于理性与欲望之间的一座桥梁。他认为这种“中介因素”是人的存在的一个本质功能、一种伦理价值、一种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品质(18)。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则认为:“勇气是心灵所具有的力量能够征服反对我们获得至善的有威胁的任何东西。”(19)在尼采看来,“‘生命一词表示一种过程,在这过程中,存在的力量得以自我实现出来。但在实现自己的过程中,它要克服那种包含在生命中然而却否定生命的东西”(20)。尼采认为,“生命的确在为强力而牺牲自己”,这种不断超越自身的自我就是一种勇敢的和善的生命具有这样的生命的灵魂,摒弃“一切怯懦的东西:它宣称:坏——这就是怯懦”(21)。尼采说:“你有勇气吗,我的兄弟?……不是那众目睽睽之下的勇气,而是隐士与鹰隼的勇气,这是甚至连上帝也见证不到的?……那种知道恐惧但又征服恐惧的人是有魄力的人:他瞥见深渊,然而却带着高傲的情怀,那以鹰隼之眼打量深渊的人,那以鹰隼的利爪把握深渊的人才是具有勇气的人。”(22)不同哲学家对勇气的探讨归根结底都要回归于社会大背景,都是对处于其中的本体的人的追问和探索。作为一种社会的行为,“存在的勇气是这样的伦理行为:人在其中肯定他自己的存在而不顾那些与他的本质性的自我肯定相冲突的生存因素”(23)。作为力量,存在的勇气与它所影响的乃至影响它的其他力量(激励、引出、促成、诱发等情感)进行自我肯定从而努力存在这一方面,延续了尼采的观点,福柯的理论首次与之相符并且在其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飞速发展。福柯的出现也使得话语理论上升到社会层面上来,成为连接个体、话语和话语社会的一种纽带,这种纽带可能是间接的,同时也是必然的。
话语理论在福柯的考古学方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个人意志的实施离不开权利的运用,研究权力就是要“研究权力的策略、网络、机制和所有这些策略赖以实施并被迫使其得到实施的手段”,而这个手段,主要便是“话语”的运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完全是被话语所标示、与话语相交织”,那么归根结底,所谓真理是由话语运作和制造出来的。(24)
福柯重新书写了权利、存在、话语、真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权力已经给知识的维度画出一个不可缩减的第二维,尽管两者都构成了一些无法具体分割的混合体;但是知识是由形式构成的,是可见、可言,总之,是档案,而权力是由力量、力量关系构成的,是曲线图。”(25)由此可见,社会是一个大的在场,存在的勇气是所有在场的力量,权利是个人意志的体现,话语以及话语权利是实现权利和维持存在的基础。话语的存在决定了“由谁”来书写历史,鉴别并决定真理。
三、存在的超越
福柯认为,任何所谓普遍必然的理论实际上都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候出于特定的目的建构出来的,因而它必然首先是一个“事件”,要打破它的所谓“自明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还原为“事件”。(26)今天我们描述的话语全新的理论从历时的角度上来看,都是正在书写的历史,所不同的只是视角的不同。由尼采到福柯书写了话语及话语权的萌芽和成长,同时也记录了人作为本体的精神变化的哲学成因。语言学的发展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种生存处境促使人们去寻求人之存在的终极根据。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和追问使得人走入生活的纵深,并体现生命在历史中的深度。存在是动态的,是位于历时和共时的不同经脉当中不断变化的。
关于语言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许多学者都有不同的阐释。海德格尔将语言称为“存在的家园”,维特根斯坦将语言称为“生活形式”,伽达默尔将语言称为“思维方式”,萨丕尔认为“语言是精神的外衣”(27)。无论是上述哪种形式的描述,语言之于社会及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语言的存在记录了人存在的价值,书写了人存在的意义。语言的不同最终必然导致民族性的差异。如何避免西方文化进程中的精神桎梏,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思考。更多地关心语言的人文性是促进人更为和谐地发展的必经之路。人的个体组成了社会的单元。社会的发展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同质型社会、差异性社会和异质性社会。人的社会进步是参差的,同时这种参差的进步会带来必然的社会转型。合理地使用我们所拥有的语言,让话语和话语权的转向更能体现人文性,使人的生存环境更为和谐,是我们想完成的一种超越。
中国的文字和语言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我们跨过了历史上的“西学东渐”,摒弃了西方语言理论的“照搬全收”,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范式。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强调“天人合一”讲求和谐之美的。话语及话语权作为语言的执行者是社会中人的发展的风向标。保持人的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基石。求“和”而非单独求“同”,使各方面力量协调一致,使各个学科进步和共融,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各个学科的发展。在本位的语境下,个人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分子,在追求健康、文明、稳定、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局面的同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对个人和谐的追问和思索,尤其是个人精神世界的相对通达,个人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明晰。个体合理运用话语及话语权的表达,创建和谐社会,一方面和我国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相符合,另外一方面也符合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家思想。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更是一个超越的过程。
人永远不会穷尽自身的可能性。人是在不断肯定、否定、反思中进行再超越的。反思是一种停顿,同时也是一个新起点的开始。华康德指出:“人们一想起社会学反思性,就会浑身不自在,因为它代表了对个(体)性的神圣观的正面抨击……而且这种反思性特别构成了针对知识分子的克里斯玛式的自我观念的正面攻击,这些知识分子往往把自己看做不受(社会因素)限定的、自由漂移的、并且被赋予某种符号尊严的人物。对于布尔迪厄来说,恰是反思性揭示了社会处于语权个人的核心,人际关系隐藏在亲昵行为之下,普遍性深埋在最特殊的现象之中,从而使我们能摆脱这种带有欺骗性的错觉。”(28)对话语和话语权的成因进行哲学剖析,只是展现历史中社会和人的发展画卷的一个侧面,我们不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话语和话语权理论萌发于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精神传统与现代性的背离所引发的文化震荡,它与社会及人的发展息息相关。话语的表达和话语权的合理运用影响政治共识,政治共识使个人作为公民进入社会公共领域,并且从中确认自己,话语权决定社会导向和个人意志。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力争做到“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9)。
注释
①③④⑤⑩文贵良:《话语与生存 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3、10、10、6、15页。
②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⑥(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6页。
⑧刘洋:《“冲突与和谐”——对人的“自然属性”的现代性反思》,《兰州学刊》2008年第4期。
⑨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周晓亮、宋祖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91页。
(11)(14)尼采:《快乐的哲学》,黄明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23—127、113—114页。
(12)董其号、刘素民:《“上帝死了”语境下人之存在的哲学反思》,《兰州学刊》2008年第1期。
(13)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5页。
(15)M.Foucault,The Order of Things,trans.Alan Sheridan,Pantheon,1970年,第296页。
(16)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
(17)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39页。
(18)(19)(20)(21)(22)(23)蒂里希:《存在的勇气》,成穷、王作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4、6、22、24、2页。
(24)(26)参见葛卉博士论文《权利话语理论与90年代后文论的转型》,第28、42页。
(25)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刘汉全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06页。
(27)郭小英:《论爱德华·萨丕尔关于语言与文学关系的阐释》,《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年第5期。
(28)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责任编辑:绿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