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一带一路”倡议科学性探究

2018-08-18 06:56官晓菲
文教资料 2018年11期

官晓菲

摘 要: 马克思分工理论旨在探究社会分工内涵和双重作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提出“消滅分工”。本文从马克思分工理论出发,结合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的现实环境,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马克思分工理论和新型国际分工继承与创新,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分工理论 一带一路 互利共赢

“分工在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堪比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①。基于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分工是一种社会活动组织形式,积极与消极并存。受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呈现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态势。为打破不合理的分工现状,提高国际竞争力,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中国与沿线国家基础实施建设合作,旨在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分工。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科学内涵

社会分工是一种社会活动组织形式。马克思认为分工按历史趋势,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自然分工是最早期出现因自然条件、人类生理差异所决定的简单分工,社会分工指动物进行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是动物社会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出现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

社会分工具有双重作用,积极作用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隶属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②首先,社会分工有利于提高工人生产效率,使劳动者走向集体产生合力克服个人局限性,分工协作中可共同使用生产资料,从事简化劳动节省技能学习时间,重复劳动提高技艺利于技艺传承。其次,社会分工有利于促进生产工具变革创新。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率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艺,而且也取决于他的工具的完善程度。工具形式变化的方向,是根据从工具原来形式带来的特殊困难中得出的经验决定的”③。社会分工提高工人技艺专业化,升级改造生产机器。最后,社会分工有利于推动科技变革。

社会分工的消极作用是导致异化劳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萨伊认为:“在分工中,那个产生善的原因同样也产生恶。”④首先,社会分工加深工人劳动固定性、谋生性和奴役性。社会分工使工人被局限在狭小范围内,个人劳动技能片面、畸形,劳动受到固定强制,遭到机器奴役。马克思认为“当分工一出现以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⑤。在这种社会分工下,工人为维持生存,只能重复简单枯燥的机械操作,劳动沦为谋生工具。其次,社会分工导致社会阶级固定化、对抗性和不平等性。资本主义私有制分工下,生产力越提高,资本家和工人积累财富差别越大,两极分化越严重,阶级贫困使其远离教育进步,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阶级固化严重,使工人逐渐丧失生活意志,长久压迫只会激起更加强烈的反抗斗争。

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与内涵

马克思理论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面对发展现状,马克思分工理论以崭新形态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

(一)发展背景

1.国际背景

国际分工指世界各国劳动分工,是世界各国生产领域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和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结果。国际分工的演变分四个阶段:15世纪—16世纪地理大发现标志国内社会分工演化到国际分工;18世纪—19世纪机器大工业为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奠定物质基础;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时期是国际分工重要阶段;二战后至今国际分工不断改革创新。国际分工进程中,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因工业革命、殖民掠夺、资本积累等积累大量财富,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近年来,受次贷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总体发展低迷,经济体增长动力不足,以美国为首发达国家提出“逆全球化”,目的是通过贸易保护政策加速实体产业回流本国,拉动国家经济增长,但“逆全球化”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发达经济体缺乏动力的发展现状。

2.国内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下建立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中国全球GDP排名世界第二、制造业产能产值产量世界第二、货物贸易出口额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全球第一,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但在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主导的分工背景下,中国亦存在发展挑战:能否改变过于依赖劳动力密集产业优势;能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能否改变外资企业中跨国公司主导的分工布局。

(二)科学内涵

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共赏、共享、共建”为原则,旨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共同发展。根据中国经济地理因素改变经济地位,以互联互通方式与沿线国家建立贸易往来,实现共同发展。实质是与沿线国家建立新分工模式,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产业互补,将中国发展较优良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比较廉价、基础设施欠缺的沿线国家或地区,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通过中国政府、企业对外投资,帮助企业“走出去”,以资金和技术人才帮助沿线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国企业国际地位,增进互惠。

“一带一路”倡议有以下特点:经济上并非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是提供全球化背景下促进区域合作、共赢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文化上沿用“丝绸之路”和“和平、友谊、交往、繁荣”的文化符号,向世界传达古老中国文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伟大智慧;空间战略上统筹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顶层战略,这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网络的倡议。

三、“一带一路”倡议是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一)继承与坚守:合理分工促进国际经济稳步增长

马克思认为合理的社会分工会提高个人社会化、整体化程度,利于提高生产力、积累财富、推动社会整体进步。“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互联互通与沿线国家建立贸易往来、经济合作,通过产业转移互补,发挥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优势。满足了国内产业升级需要,推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升级,帮助他们逐渐打破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旧式分工,改变全球经济疲软、增长动力不足的现状。通过重新建构较为合理的国际分工,推动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一带一路”目的在于构建合理的国际分工,发挥社会分工最大化作用,是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继承发展。

(二)改革与创新:优化分工推动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资本主义下,马克思提出分工导致异化劳动是与当时时代背景相关联的,其“消灭分工”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憧憬。现阶段发达国家因长期财富积累与政策优势,形成不平等分工格局,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优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财富资源与劳动力的掠夺侵占,使双方差距扩大处于“异化”状态。与美国霸主为目标的马歇尔计划不同,“一带一路”构建针对长期国际不平等现状,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旨在打造命运共同体,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

马克思“消灭分工”是一种理想化状态,需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实现,其本质是改变旧式分工。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彻底“消灭分工”难以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汲取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精华,从改变旧式分工出发,以区域合作为实现平台,通过制度建设路径促进共同发展。

四、“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当前国际分工体系优化与改革

(一)由“双闭环”模式走向“嵌套型”结构

长久以来,全球价值体系以发达国家生产高精尖产品,欠发达国家生产低端产品的双闭环模式为主。“一带一路”新式分工核心是通过衔接高低端产业链,联通发展中与发达国家多领域内合作竞争渠道,建构复杂立体的“嵌套型”分工结构,不仅有助于提高后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地位和综合实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经济危机的冲击与破坏力。

(二)由“单向型”走势走向“双向型”机制

当前国际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凭借资本积累和制度优势,链条式购买低价劳动力,使发展中国家远离科技核心,抑制其发展速度,本质上是单向控制型关系。在“一带一路”新式分工中,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双向需求,核心枢纽中国通过衔接全球和區域价值链,构建“双向”互动机制,为沿线各国与发达国家平等对话和经济合作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三)由“限制性”发展走向“包容性”合作

受到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影响,全球化发展中价值链偏向于发达国家需求,发展中国家易被排除或限制在全球价值体系外,得不到平等对待。“一带一路”新式分工聚焦发展中国家诉求,集中力量建设亚欧非地区,以“互利共赢”为宗旨共同打造跨区域、多层次发展模式,开展“包容性”合作,共享全球化成果。

(四)由“打压式”控制走向“均衡性”竞争

当前国际分工下,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合作通过对价值链中核心技术、资金人才的控制形成链条(发达国家)对环节(发展中国家)“打压式”竞争模式,先天竞争劣势使发展中国家难以占优势。“一带一路”新式分工逐渐将链条对环节挤压式发展转变为链条对链条、环节对环节竞争模式,为中国与沿线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提供条件。

面对全球经济颓势,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希望通过互联互通与沿线国家建立新型经贸合作。从马克思分工理论视域下的“一带一路”是新型国际分工:一方面,通过产业专业互补,将中国优良产业转移到沿线发展中国家,为国内产业升级提供空间与机会。另一方面,利用资金技术支持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进程,促进人类命运体共同发展。

注释:

①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施康强,等译.15至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87.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3.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5.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8.

⑤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9.

参考文献:

[1]宋国友.“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与中国经济外交新发展[J].国际观察,2015(04):22-34.

[2]王金波.从走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形成机理与功能演进[J].国际经济合作,2017(02):9-15.

[3]卢锋,李昕,李双双,姜志霄,张杰平,杨业伟.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J].国际经济评论,2015(03):9-34.

[4]赵晋平.重塑“一带一路”经济合作新格局[J].全国新书目,2016(11):26.

[5]魏薇.“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如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J].新闻战线,2016(17):86-88.

[6]陈甬军.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经济本质[J].中国国情国力,2017(02):27-29.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此属于市级项目,是北京市高校中特理论研究中心在全市11所高校设立的联合攻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