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媛
摘 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越来越多的本土中小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走进国际市场,积极将产品推广到欧美等西方国家。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较弱,面临信息交流不对称,缺少必要优秀人才以及贸易壁垒限制等问题,不利于中小企业正常开展国际贸易活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应当为中小企业的国际交流提供有效机制,吸引外部人才加入,鼓励企业产品创新以及积极应对贸易壁,从而提高我国中小企业整体竞争力。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日益剧烈。有能力的中小企业在本土市场逐渐饱和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将眼光投入了海外市场。2016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从快速发展转化为稳中求胜,也在不断改变传统企业以生产制造为主的盈利模式,鼓励中小企业不断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推广到海外市场。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海外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二、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壁垒分析
(一)信息交流不对称
在国际市场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信息交流不对称是限制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中小企业为了节约开发市场的时间与精力,习惯于在本土市场推广商品,由于缺少创新技术以及推广资金,因此,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制造以山寨模仿为主,缺少自己的特色产品,也无法输出到国际市场形成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我国许多以制造生产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少优质的信息流。例如,为国外的客户提供国际上已经淘汰的技术以及产品,仅能从中获得较少的利润。同时,随着国际市场对于企业自身以及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小企业需要支付额外的中介费用才能参与到海外市场中,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是较大的经济压力。
(二)缺少高素质贸易人才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竞争力。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国情,大量的人才都流入到东部一线城市的金融以及科技行业,而内地地区的以生产制造加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难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与职业规划,国际贸易部门、技术研发部门的人才数量比例较低。例如,海外营销部门的员工可能欠缺必要的英文交流技能,也有许多外贸员工并非国际贸易专业出身,并不能胜任该项工作。而优秀的研发人才往往被海尔、华为等东部大型制造生产企业囊括,内地地区中小企业难以招聘到高质量的技术研发人才,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中小企业的产品竞争力,难以在激烈的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三)贸易壁垒限制出口活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外贸出口活动日益活跃,出口额也快速增加。我国飞速发展的外贸行业为欧美等国家的本土品牌带来了竞争。我国企业凭借较低的人力成本以及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大量向美国、欧盟等国家出口家具、钢铁、汽车等工业产品。在此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保护自身本土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活动制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制度约定,包括征收绿色关税,实施低碳产品征税制度等,形成了绿色贸易壁垒,低碳贸易壁垒等问题。这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打击。
三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分析
(一)增加中小企业信息交流渠道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中小企业在与国际市场竞争时效率受到了影响。因此,国家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应当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机制与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信息交流模式,将财务信息,销售信息,人力信息,产品出口结构信息进行有效的公示与整合,鼓励中小企业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研发部门与外界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自身竞争力,及时发现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企业而言,应当利用CRM,ERP等系统对每一次出口交易的信息票据进行整理与收集。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当及时梳理现有的外贸工作流程,保证贸易部门,生产部门,物流部门的工作对接。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要积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鼓励内部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维护与升级。最后,中小企业可以形成和行业联盟,积极参与到国际相关行业的政策制定以及产品会议上,了解国际最新动态,根据海外市场的实际反应来改善自身的业务流程,为消费者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1]。
(二)积极建立高质量的人才团队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优秀的人才团队是我国本土中小企业将产品推广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渠道。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重视国际贸易团队领导管理人员的选择,一名优秀的国际贸易领导人不仅应该拥有丰富的国际贸易交流经验,能够灵活分析国际市场形势并提供有效的产品销售推广方案,也应该具备较高的洞察能力,带领团队成员进行高效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优秀的技术人员以及生产管理人员也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中小企业产品的质量,体现出产品的差异性与特殊性,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客户的关注,中小企业可以积极与当地高校以及研究院合作,邀请有技术理论基础的专家对生产线以及产品的研发过程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生产方式。最后,中小企业也应该完善人才的培养与招聘制度,吸引人才加入工作的同时,保证员工的持续性学习,不断提高竞争力[2]。
(三)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在西方国家维护自身产品,建立不平等的贸易制度打压中国出口的制造品时,我国更应该加大对企业产品研发以及创新的投入。通过建立专业的研发基金帮助企业升级现有的生产装备,改进环保管理方案,减小污染的排放,降低不必要的环境成本支出。一方面,国家政府以及行业协会要积极参与到国际会议中,为我国相关企业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条件,提高企业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寻找新的产品改进切入点,重视新产品的性能提升,逐步由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将科学研究与实践生产巧妙结合,鼓励学校以及研究机构将最新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界实践中来,降低贸易壁垒对中小企业的影响[3]。
(四)鼓励企业生产创新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力度存在缺陷,不利于产品自身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与推广。因此,提高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程度迫在眉睫。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当对不同国家市场的需求有所了解,并根據每个国家的特殊需求对生产线进行改进,国家以及行业的相关部门也应该派遣不同专业的专业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制度条例进行深刻的剖析,降低中小企业改造生产的成本,提升产品适应度;另一方面,企业应当积极吸收先进的行业科技成果,运用到自身产品的改进与研发中来,将物流、采购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企业,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集中精力提升产品自身性能 [4]。
四、结论
在我国国内市场竞争力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纷纷将产品推向了国际市场,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缺少优秀人才等问题,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针对该问题,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应当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国际信息,争取更多出口贸易的优惠条件。中小企业自身也要加强产品的改进工作,积极参与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 冯喆. 供给侧改革下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探究[J]. 经贸实践, 2017(6).
[2] 李冬梅.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1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