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燕
当前,“一带一路”提倡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主要以生态旅游为主导,使得我国旅游资源能够更好的被利用,通过“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模式实现最初的发展战略目标。因而需要构建更好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使得交通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相互融合,让生态旅游的品牌得到推广,利用科技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更好地利用资源,使得生态旅游发展更加迅速。
一、“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模式
(一)生态文明旅游
实际上,生态文明旅游模式非常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平衡,确保生态经济与生态人居、生态制度与生态文化、生态环境与生态空间之间相平衡,使得“一带一路”的发展更加迅速,提倡更加绿色、环保的生态文明旅游,逐渐培养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态旅游产业,确保生态文明旅游更加和谐、发展更加迅速。
(二)大旅游
实际上,“一带一路”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带通过大旅游来实现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主要是将旅游作为先导产业,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与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逐渐优化产业机构,使得旅游业体系更大,更好地发展生态文明旅游带。
二、“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对策
(一)将交通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相融合
将城市作为核心内容,将交通干线为主要连接点,可以开通各个城市之间的高铁线路,增加一定的航线数量,将交通障碍等问题进行解决,还可以通过构建“一带一路”旅游信息网络方式实现绿色环保旅游,加强政府与国际的旅游合作,使得国际旅游者互免签证与落地签证数量逐渐增加,还可以定期开展国际生态旅游研讨会议,加强多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二)让生态旅游品牌得到推广
“一带一路”更加注重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更加提倡旅旅游资源与人文资源、地方习俗的全面融合,做好地方规划,还要开发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项目,使得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人,具有一定的影响。逐渐拓展“一带一路”生产旅游产业链,树立良好的生态旅游形象,要经常对“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品牌进行宣传,举行相应的会议,让更多的城市与人们了解生态旅游,做好推广与营销工作,是“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品牌得到推广的重要一部分。
(三)将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作为主要工作
要不断开展“一带一路”生态旅游环境的交流,使更多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减少环境的污染,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态旅游,重视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收入,做好“一带一路”生态旅游示范项目建设,创造更多与国际生态旅游合作的机会,确保有更好的发展。
(四)重视自然资源保护与动态监测
对资源的保护与对天气变化的监测,需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应当加强政府调度管理部门与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对资源进行更好的保护,采用最高端的科学技术对资源的退化情况与全球气候變化进行监测,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想出最佳解决方案,避免生态旅游出现随意性,要对其加以高度重视,应当对生态旅游进行分类管理,这样能够更加具有秩序,由此可见,对自然资源保护与动态的监测重视有着一定的重要性。
(五)培养更多的人才
通过多种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文化素质、服务技能与管理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针对从业人员的选择应当提升标准,可以到全国各个院校选择更加优秀的人才,更好地投入到生态旅游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使得“一带一路”更好的应用。
(六)构建“一带一路”生态旅游示范区
为了使“一带一路”生态旅游有更好的发展与推广,应当加强与国际旅游的合作,让政府与旅游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其中,更好地规划生态旅游与旅游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服务要更加标准,确保旅游者的旅游安全,同时能够让旅游投资者享受税负减免这个优惠,使得“一带一路”生态旅游经济更好的发展与建设。
(七)进行“一带一路”生态旅游指导
主要以国家旅游局指导为主,坚持开展“一带一路”生态旅游,还要构建完善的生态旅游发展资金保障体系,要将“一带一路”生态旅游作为基本的建设与重要的建设,还要注意项目资金的投入,“一带一路”生态旅游还要依靠信贷发展,金融机构的信贷要给予一定的支持,构建独有的旅游项目与商业网点,使得“一带一路”生态旅游有更好的发展方向。“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的建设,能够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思想的同时发展我国的绿色旅游产业,使得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与开发,提升我国的文化产业形象,推动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同时更是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方式,确保我国生态平衡,确定生态旅游带的发展方向。
从文章总体来看,“一带一路”提倡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主要以生态旅游为主导,使得我国旅游资源能够更好的被利用,通过“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模式实现最初的发展战略目标。因而需要构建更好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使得交通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相互融合,让生态旅游的品牌得到推广,利用科技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更好地利用资源,使得生态旅游发展更加迅速,使更多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减少环境的污染,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态旅游,重视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收入,做好“一带一路”生态旅游示范项目建设,创造更多与国际生态旅游合作的机会,确保有更好的发展,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内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