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铭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20世纪50年代,随着“预应力学说”理论体系的完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预应力T梁具有工厂模具化预制生产、现场架设拼装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始建于1982年的牡丹江大桥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我国桥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由于设计标准提高、车辆超载等原因,部分已建桥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和病害,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固处理[4]。经过三十多年的运营,牡丹江大桥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大桥的拓宽改造已经显得尤为必要。在对牡丹江大桥改造利用的同时,需要对原结构体系进行加固设计,以确保改造后的大桥能适应新的承载能力需求。
牡丹江大桥始建于1982年5月,于1984年9月建成通车(见图1)。该桥为一座偏南北走向的13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桥梁法线与河道中心线正交,桥梁全长541.51 m,跨径组合为13×40.0 m。
图1 牡丹江大桥改造前之实景
全桥桥面总宽为20.8 m,桥宽布置为:0.4 m栏杆基座+2.5 m人行道+15 m车行道+2.5 m人行道+0.4 m栏杆基座。桥面铺装采用厚0.04~0.08 m混凝土垫层+0.01 m防水层+0.04 m混凝土保护层+0.05 m沥青混凝土层,墩台处均设型钢伸缩装置,两侧人行道外侧采用高为1.1 m的钢筋混凝土+钢管栅式栏杆(见图2)。
图2 老桥支点处断面图(单位:m)
该桥每跨上部结构均由8榀预应力混凝土T梁组成,梁高均为2.4 m。梁间中心距为2.4 m,相邻T梁间采用0.6 m宽的现浇湿接带。每跨主梁间均设7道横隔梁,相邻两横隔梁间中心距为6.48 m。主梁采用450号混凝土,接近于新规范C43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
牡丹江老桥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荷载为3.5 kN/m2,两端桥头设20t限载标志牌。
牡丹江大桥是连接江南、江北的交通要道,目前交通十分拥堵,为缓解老桥的交通压力,对该桥进行拓宽改造。拓宽改造时,将旧桥两侧人行道拆除,改建后旧桥桥面宽度为20 m,拓宽新建桥梁宽度为21.48 m,新旧桥上部结构之间设置2 cm宽的沉降缝。拓宽新建桥梁的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Ⅰ级,设计荷载为城-A级。改造后桥宽布置为(从旧桥侧向新桥侧):0.59 m栏杆基座+2.31 m人行道+3.0 m非机动车道+0.35 m防撞护栏+14.0 m机动车道+0.5 m防撞护栏+14.0 m机动车道+0.35 m防撞护栏+3.5 m非机动车道+2.31 m人行道+0.59 m栏杆基座=41.5 m(见图3)。由于老桥需改造为单向坡度桥梁,为了控制上部结构铺装荷载,老桥改造后采用0.65%的单向横坡,老桥桥面采用厚0.08~0.19 m钢筋混凝土层+0.1 m沥青混凝土。
图3 改造后新老桥支点断面图(单位:m)
老桥桥面系铺装层有坑槽、纵横向裂缝及网裂;伸缩缝堵塞、止水带均老化、开裂;人行道路缘石和栏杆基座混凝土破损、露骨严重,饰面砂浆剥落、破损,存在纵横向收缩裂缝。
上部结构预应力混凝土T梁部分有泛白、泛碱现象,部分混凝土破损、露筋锈蚀。
老桥部分支座钢盆锈蚀。下部结构部分墩台渗水泛白,部分盖梁混凝土起壳、剥落,钢筋外露锈蚀,破冰铁板锈蚀。
经检测,老桥技术状况总体评定为B级桥(良好状态)。
原大桥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荷载为3.5 kN/m2,荷载等级较低。通过梁格计算模型计算分析,原设计安全储备较小,通过体外预应力钢束等加固手段无法将结构提高到新规范城-A的标准。综合该桥加固方案研讨会专家组的意见,以及考虑运营管养方便,按现行规范对老桥加固进行验算。其主要构件安全度应尽量满足城-B荷载的要求。
目前主流的加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增大截面加固法;(2)粘贴钢板加固法;(3)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4)体外预应力加固法;(5)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法。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在梁体的外部(或箱内)布置预应力钢束,通过张拉体外预应力产生反弯矩抵消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内力,达到改善梁体承载能力的目的。该方法是目前主流的加固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简支T梁的加固。
大桥空间梁格有限元模型如图4所示,全桥共8片T梁,T梁编号如下:1#(新老桥中央隔离墩侧)~8#(老桥人行道侧)(T梁编号详见图 3)。各片T梁除了按真实横隔板进行横向联系外,同时考虑桥面板、湿接缝的横向联系,在全桥范围内增设横向虚拟联系梁,模型按真实支座刚度模拟边界条件。
图4 全桥空间midas有限元分析模型
根据老桥检测结果及大桥拓宽改造需求,老桥加固维修措施分述如下。
2.1.1 桥面系
凿除全桥桥面铺装、两侧栏杆和人行道,重新铺筑桥面铺装,横坡设为单向坡,坡度为0.65%。改造后的旧桥桥面采用厚0.08~0.19 m钢筋混凝土层+0.1 m沥青混凝土。为保证桥面铺装与T梁工作的整体性,在T梁腹板和横隔梁上种植结合面钢筋,纵横交错布置。新旧桥在纵向接缝处设置纵向伸缩缝,且在相接的旧桥翼板底面增设不锈钢板滴水槽。
在桥梁西侧现浇人行道,并新设花岗岩栏杆,重新对人行道砖面进行铺砌。
2.1.2 主梁体外预应力钢束加固
对每跨 1#、5#、6#、7#、8#T 梁(全桥共计 65片T梁)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每片T梁张拉2束3-s15.2预应力钢绞线,其控制应力为1 209 MPa。
2.1.3 耐久性修补
对全桥两侧边梁与中梁间翼缘、T梁腹板和湿接带、人行道下方悬臂板底面泛白、泛碱处,刷洗干净后,涂刷两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浆料进行耐久性防护。
对全桥局部钢筋锈胀、混凝土破损处,先凿除锈胀和破损处疏松的混凝土,对钢筋彻底除锈并清理干净后,采用聚合物修补砂浆予以修复。
综合大桥拓宽改造需求,老桥桥面铺装需凿除改造为单向横坡桥梁;综合考虑上部T梁结构受力,改造后的坡度为0.65%。改造后旧桥桥面采用厚0.08~0.19 m钢筋混凝土层+0.1 m沥青混凝土。由于改造后钢筋混凝土调平层厚度较厚,该方案设计时,考虑通过植筋手段增强铺装层与T梁连接的可靠性,使得部分混凝土调平层的刚度可以参与上部结构整体受力(见图5)。调平层对结构受力的贡献,该设计作为安全储备,结构计算不予考虑。
图5 通过植筋加强铺装层与T梁的联系之示意图及其实景
通过计算分析得知,只有部分T梁需要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同时为了避免体外预应力反弯效应造成的结构顶缘开裂,该设计考虑在施工桥面铺装层后再张拉体外预应力钢束。
经过计算,对每跨 1#、5#、6#、7#、8#T 梁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每片T梁张拉2束3-φs15.2预应力钢绞线),对每跨2#、3#、4#T梁进行耐久性修补(见图 6~图 8)。
图6 T梁体外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单位:mm)
图7 中梁体外预应力钢束转向装置设计图(单位:mm)
图8 体外预应力钢束锚固构造设计图(单位:mm)
体外预应力钢束基本沿T梁下缘直线布设,在距离分跨线约7 m位置的横梁处设置预应力转向块(见图9)。预应力转向角度以适合预应力锚固空间需求即可,尽可能减小转向角度,避免过大转向角度对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体外预应力在距离梁段1.7m位置处进行锚固,通过抗剪螺栓和钢板来确保预应力钢束的锚固性能。预应力钢束张拉控制应力为1 209 MPa,单根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为168.05 kN。
图9 张拉体外预应力钢束之实景
老桥已经运营三十多年,结合老桥的检测结果,该设计通过midas空间梁格计算模型,按实际施工顺序进行了精细化计算分析,模拟了结构各阶段的受力状态,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列。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老桥加固后主要的技术指标均可以满足新规范城-B的要求[5]。结构主拉应力、主压应力、结构抗力等计算结果也满足新规范城-B的要求,限于篇幅,计算结果不再一一罗列。
牡丹江大桥经过改造加固,于2016年8月15建成通车(见图10)。
表1 加固后老桥主要应力指标表 MPa
图10 牡丹江大桥改造后之实景
随着荷载等级的提高、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加上桥梁本身运营多年出现的病害,桥梁结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本文以牡丹江大桥为载体,介绍了其在改造拓宽过程中的加固方法。其中,部分设计思路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1)对于较厚的混凝土铺装调平层,可以通过植筋等手段将老桥T梁与新铺装有机结合,从而增加结构刚度,增强结构安全储备,提高结构强健性。
(2)对T梁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研究时,宜通过空间精细化计算分析,研究和发现不同部位对增设体外束的敏感性和必要性,应对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