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云
【摘要】提升民族自信是公民个人自信、各民族自信到中华民族自信互动增强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公民个人的民族自信、离开了某一个民族的民族自信,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从个体民族自信向整体民族自信的逐步升级,是构建中华民族民族自信的生成逻辑。
【关键词】公民 民族 民族自信 党的领导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民族自信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源动力。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专制的腐朽严重压抑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的时代诉求。这就要从构建每个公民的民族自信、构建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族自信,到构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进而实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的高度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觉。
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具有共同的生活空間、共同的历史传统、共同的文化载体、共同的思想和心理素质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独特的发展历程表明,这个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中华民族的基本元素中,包含着各民族的特殊性并由此锻造出各个民族的普遍性。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历史传承和经济政治基础,这就为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民族自信,既要从整个民族的共同发展做起,更要从作为民族基本构成单位的公民个人和各个民族开始,明确中华民族自信是由个体自信逐渐走向整体自信的发展过程。
从增强民族自信的角度出发,明确自信主体至关重要。民族是由人构成的,各民族的具体的人是民族自信的主体。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人,即人是“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人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存在,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任何人都具有社会规定性、历史规定性和时代规定性,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存在游离于阶级关系之外的“超人”。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这一概括,是把握民族自信之主体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前提,它决定了民族自信的主体既是作为集合体的人民群众,又是个体的社会公民。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构建民族自信的发展路径,探究民族自信的生成规律,就要把公民个人、五十六个民族、中华民族三个概念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这三者的自信意识、自信行为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由无数个公民个人的自信汇集成包括汉民族在内的每个民族的自信,进而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
个人是构成政党、阶级、民族、国家等的基本细胞,公民个人也就成为全体人民的基本组成单元。在民族自信问题上,公民个体自信是人民群众民族自信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自信的基础。今天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要复兴、能复兴,而且一定会复兴,就是因为个体在传统家国情感的传承下对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遭受民族危机的铭记和力图摆脱这种屈辱历史而抱有的国泰民安的期待,也是这个时代能够赋予每个人实现梦想的个体责任和使命的必然表现。
公民个体自信就是个人在政治上认同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心理上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对国家、民族发展充满信心,愿意为幸福生活、社会文明进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状态。公民个体民族自信有三个基本表现维度。一是表现为公民个人对国家的认同。公民个体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单个人,对自己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高度认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身份感到骄傲,在参与社会活动中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的法治和各种社会规范,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二是表现为公民个人浓厚的家国情怀。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个人在情感上和理智上对家和国的认同、维护及热爱,从思想发源来看,个人对小家的血缘亲情的爱升华为对故土家园和“天下”的爱,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三是表现为个人对现实状况的满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感到喜悦和欣慰,对自身家庭生活现状满意。四是体现为公民个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积极参与。从公民个体民族自信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盼望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每个中国人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为自身梦想而打拼,最终才能形成全体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梦。
构建公民个人的民族自信要靠教育,实现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载体的民族自信培育机制。其一,家庭教育是个人民族自信的最重要载体。民族自信的家庭教育要重视家教,发挥家长和家庭的作用,引导家庭成员把营造美好的家庭生活融入到爱党、爱国、爱人民和爱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要注重家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训、家规所营造的良好风气,培养家庭成员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和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其二,学校教育是培养人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民族自信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递爱的正能量,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树立起民族自信。其三,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培养民族自信最深厚的土壤,需要净化社会风气,弘扬公平正义,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是绝大多数人的集合体。人民群众是民族自信的宏大主体,从民族构成方面包括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全体成员。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形成的坚定自信。道路自信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方向和美好前途的自信;理论自信是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自信,这种理论对中华民族在未来发展中提供了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制度自信是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的自信,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明显的优越性。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是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产生的价值认同。
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群众,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动员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程,把握其蕴含的价值实质,不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提升为自觉。实践是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增强民族自信的最好教材。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文明成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为核心内容,提升全民族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要加强中国话语权建设,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权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为增强民族自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提供了坚定的理想目标支撑,提供了政治上组织上的根本保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作者为沈阳理工大学思政部教授)
【参考文献】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
②郝立新:《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软实力》,2017年第4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