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生猪发展方式 切实优化生猪产业结构全力推进四川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朝波在西藏藏猪产业推进会上的发言

2018-08-17 07:04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8期
关键词:四川生猪养殖

四川是全国生猪产销大省,是国家批准建设的全国唯一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也是“十三五”国家7个生猪生产重点发展省份之一,生猪存出栏量和猪肉产量长期保持全国第一。生猪产业是四川畜牧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四川省把生猪产业作为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转变的主战场,强化政策引导、创新发展机制,加快转变生猪发展方式,优化生猪产业结构,生猪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1 生猪产业发展稳健

1.1 生猪生产保持稳定 据统计,2017年,全省生猪出栏6579万头,约占全国生猪出栏10%;猪肉产量472万吨,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71%。全省有国家生猪调出大县63个,四川省生猪存出栏和猪肉产量保持全国第一大省地位。全省生猪产值约3600亿元。

1.2 生产方式加快转变 2017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36%,共创建部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40个,其中部级223个,省级817个。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生态循环逐步成为四川省生猪生产发展的主要形式。

1.3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四川省猪种资源丰富,现有地方猪种类群7个,占比全国第一;利用地方猪种资源,培育了天府肉猪、川藏黑猪等新品种(配套系)2个,打破了外来生猪品种一统天下的格局,内江猪、成华猪、雅南猪、凉山乌金猪、丫杈猪、青峪猪、藏香猪等四川特色优质生猪品种快速发展。

1.4 产业体系建设加强 全省有1 800多个生猪屠宰场,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7000万头以上,其中猪肉精深加工50万吨,居全国第一,生猪为主的肉类加工成为四川省食品工业仅次于白酒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1.5 生产经营机制不断创新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等发展模式,推广温氏、正大、巨星、铁骑力士、华西特驱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益兜底“寄养”、“托养”订单养殖等新机制,把对农户的强农惠农政策、土地、劳动力等产业发展要素与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建立种猪场、饲料、生猪育肥、猪肉加工、营销各个环节利益联结机制和市场风险分摊机制,构建了企业做品牌、农户做产品、多方共赢的产业化框架。据估计,目前生猪龙头企业带动和标准化猪场生猪出栏量约700万头,占全省出栏总量的10%。

1.6 风险防范能力增强 2008年在全国率先建立生猪监测预警系统,每周发布68个监测县生猪生产和价格数据分析,指导生猪生产发展。

2 生猪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生产水平偏低是短板 一是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2017年全省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仅为36%。二是良繁体系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核心育种场建设不足,四川省有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6个,现有的包括藏猪在内的7个独特地方猪种开发利用仍然不够。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生产设施差,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环保设施设备不配套,饲养管理相对粗放。四是养殖成本偏高。主要饲料原料玉米和豆粕价格偏高。

2.2 养殖用地紧张 四川规模养殖比重逐年提高,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但受用地计划、耕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禁养区划定等因素影响,土地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最大制约。

2.3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 生猪养殖粪尿产生量较大,处理成本高,污染治理难度大。种养结合不紧密,规模养殖场和种植业布局不合理,粪污治理基础设施不配套,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

2.4 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生猪生产市场化程度高,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规律。近年来,受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生猪价格波动较大。2004年以来,生猪价格经历了3次明显波动,2018年又面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价格的巨大波动对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带来冲击。

3 主要对策措施

3.1 总体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素质、增效益、稳供给、保安全、促生态”为目标,以“调结构、转方式”为抓手,以政策扶持、规划引导和机制、科技、品牌的创新推广为动力,以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为重点,优化区域布局,统筹“种养加”协调发展,推进生猪种业、生产经营方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养殖效益、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生猪大省向生猪强省转变,把四川建成国家优质安全、绿色高效的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

3.2 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国家优质生猪战略保障基地提升行动方案,到2025年,全省生猪年出栏稳定在7000万头左右,规模化率达到60%以上。生猪年出栏率、母猪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等主要指标显著提升。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到75%以上,种养良性循环,生产环境协调,畜牧绿色发展。

3.3 工作重点

3.3.1 抓种业提升工程 主要推动省级核心育种场建设,完善性能测定与种猪遗传评估制度,到2025年,全省建设20家省级生猪核心育种场。

3.3.2 抓标准化养殖 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以“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废污无害化、粪便资源化、监管常态化”为主要内容,持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3.3.3 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生猪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现代种植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消纳能力和种植业对沼液、有机肥的需求相匹配,调整优化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合理配置养殖规模,到2018年,全省已推动27个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落实中央投资资金74362万元。

3.3.4 抓产业化经营提升工程 以县为主体把引进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作为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发展生猪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快速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广生猪寄养托管等利益兜底的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养殖农户参与的发展机制模式,推动生猪全产业链联动协调发展,降低养殖成本,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培育壮大川藏黑猪、天府肉猪、内江猪、成华猪、雅南猪、丫杈猪、青峪猪、藏香猪等四川特色优质生猪品种品牌。

4 大力支持地方优势品种发展

四川是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大省,国家认定的四川畜禽品种59个,列入国家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地方品种有38个,其中很多品种都独具特色。比如南江黄羊、黑山羊、简阳大耳羊等18个特色羊品种;蜀宣花牛、川南山地黄牛、九龙牦牛等11个特色牛品种;旧院黑鸡、四川山地乌骨鸡、建昌鸭、四川白鹅、大恒肉鸡、天府肉鹅等15个地方家禽特色品种,还拥有一批兔、蜜蜂等特色品种。

四川生猪品种资源尤其丰富。拥有内江猪、成华猪、雅南猪、乌金猪(凉山猪)、丫杈猪、青峪猪和藏猪7个独特地方猪种,还有川藏黑猪和天府肉猪2个培育品种,这些特色猪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风味独特,广受市场欢迎,不仅是打造优质精品畜产品的绝好素材,更是培育优质风味畜产品的优势资源。

近年来,全省围绕“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的总体思路,特别是在加大地方猪种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在新品种培育、遗传资源保护、杂交利用、精准饲养以及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大力推进,积极做好生猪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擦亮川猪金字招牌。

以川藏黑猪的开发为例,优质风味黑猪与标准化养殖配套技术相融合,实现了良种良法,既保障了商品猪优异的生产性能,也保持了优秀地方品种猪肉的产品风味;初步构建了以猪肉加工企业为龙头,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生猪专合社为纽带,规模养殖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成员的优质猪肉产业联盟。目前全省以川藏黑猪配套为主的优质肉猪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成,存栏种猪近10万头,年生产优质风味商品猪能力达200万头。同时,四川省还初步形成了“蔺乡丫杈”“巴山土猪”“庄园”“忆乡”“好耕乌金”“微牧”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特色地方猪肉品牌。2017年底初步统计,包括川藏黑猪在内的四川特色畜牧业产值达到130亿元,已成为四川省畜牧业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四川生猪养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A gift I treasure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