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珈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教学标准化、中国文化缺失问题,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加入中国英语、中国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文化归属感,强化学习效果,培养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职英语 本土化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表达中国独特事物的英语词汇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领域大量涌现,形成了本土化的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是以英语规范为教学核心,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及特殊事物,具有中国特色的语音、词汇、语篇,能通过音译、语意再生等手段进行国际化无障碍交流。中国英语是英语本土化教学的必然产物,英语教学实现本土化是必然选择。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急需学习和借鉴英语教学及语言学习理论,通过优化改革、调整创新、文化植入等,使其适应英语教学的本土化过程,形成符合我国高职英语教学规律的方法,从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有利于英语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发展面临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英语教学标准化。教学主要围绕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注重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机械模仿,强调语法使用的准确性,却忽视语言文化背景的介绍,忽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背离正常的语言教学原则。部分老师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摆脱汉语思维的干扰,但这在现实学习中不可能实现,因为母语语言和文化的迁移是外语学习者无法回避的事实。
二是中国文化在英语教材中的缺失。在外语学习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不可分割的。英语教材作为学生重要的语言输入部分,是学生获得语言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由于教材的中西方文化结合相差较大,英美文化涉及较多,本土文化背景涉及很少,导致一些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传统文化意识薄弱,在跨文化交流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学生对外输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英語作为一门跨文化语言,在全球化被应用的同时,应在我国高职教育英语课程中多渠道地引入精神文化层面的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独立使用英语完整表达耳濡目染的中国事物、本土文化特色,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强化学习效果,培养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英语本土化教学
高职英语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项:音标和字母、单词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和口语。其中在词汇、句式、语音等方面容易受到汉语干扰,产生中国特色的变体现象。在语音方面,中国人的语音语调在部分超音段音位,如重音、弱化、同化、连续等与英语本族人有差异;词汇方面,存在大量介入词,大体分为音译词(如Lhasa 拉萨)、借词+英语词(如Canton ginger 广州姜)和译介词(如One country two systems一国两制);在语篇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时会出现例如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迂回做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语篇模式。这些与汉语特点和中国文化融合的中国英语,使得我们必须深刻思考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指借助网络等通信手段,学生利用教师事先提供的教学资源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参与师生互动,展开疑难解惑、巩固成果、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翻转课堂”的显著特征是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学习阶段颠倒,存在以下优点:一是改变“以一对多”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以一对一”,实现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将教师知识灌输转变为学生主动的知识架构;二是将知识内化调整为课内,巩固了学习效果,使学生做到了深度学习;三是实现了大数据下的教育资源共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翻转课堂”比传统教学存在较大优势,但是在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一是高职英语具有显著的工具性,作为陈述类课程需要反复实践练习,需要师生间、学生间较长的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不是简短的单纯知识点阐述就能代替的;二是目前高职院校各班级人数较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对各个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时产生疑惑的解答,使学生在知识内化环节难以达到深度学习的标准。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翻转课堂”是技术促进的教学模式,不能颠覆传统的高职英语实体课堂,替代不了传统课堂上的角色扮演、交流沟通等环节,但可以将其改良后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土化教学方法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电脑、手机成为大众化产品,遍布各个角落的信息网络成为大家了解世界的渠道,便捷的网上交流工具、丰富多彩的各种优良视音频教学资料,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课题通过设置课前任务、课堂活动环节展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土化教学,力争找到一种适合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1.课前任务
对教师而言,需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一些知识性较强的、容易让学生自主完成的方面,制作语音、视频、图画等学习资料,并通过网上交流工具,如腾讯QQ、微信等,建立师生学习群组,在课前上传相关自主学习资料。在多媒体资料的搜集或自行录制时要注意浓缩知识点和抓住学生兴趣点,合理设置练习题,注意数量和难度适中,不应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建议多在网上搜集相关主题的优秀短视频,这样能保证教育资源的质量并节省教师的大量时间。这些视频资料和优秀的网络资源链接一并上传至班级所用的“共享资源中心”作为知识储备库,并可进行教师间、学校间的资源共享。
对学生而言,要利用电子产品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相关的课前练习。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地点、快慢都由自己把握,可重复收看重难点部分。学生将视频或练习题中解决不了的难点记录下来,通过交流工具在聊天群里与同学或教师互动交流。
2.课堂活动
(1)教师答疑释惑
教师通过网上交流、课堂提问,将发现的典型性问题在课堂集中分析、解答,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化,实现深度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时间的安排,避免涉及过多的非典型性问题。
(2)话题讨论
教师在课前部署相关讨论话题,话题可广泛涉及英语谚语、中国英语词汇、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校园生活、个人职业规划、中西方习俗对比等内容,各小组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收集、PPT制作及讨论内容的梳理。课堂上各组指定学生发言,并由本组其他学生补充。在所有小组发言完毕之后,教师和学生一同对各组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各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善发言内容,形成发言报告。这些环节的有效实施能够锻炼学生分工协作、提炼有效信息、用英语陈述相关观点及多媒体制作的能力。在涉及中国文化的话题讨论时,教师应选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場景,鼓励学生用掌握的大量本地化语料进行阐述,增强本土文化的归属感。
(3)教学评价及反馈
评价成员包括教师、学生本人及同学。评价内容包括课前任务完成情况、提出及解决问题情况、在课堂上的讨论发言情况、学习成果展示等方面。针对这些教学评价结果,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下步努力方向,教师可根据结果制订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调整相关教学内容。
四、结语
本课题组选择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护理专业2班为英语本土化教学模式实践班级,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开展了教学实践,并穿插进行了教学观摩、师生访谈、问卷调查、笔试、听说考核等,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完善教改实践。通过最后的综合评价,实践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知识掌握程度、文化素养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这也印证了“翻转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方式,较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英语本土化教学课堂,但其有效性还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刘莹.大学英语教学本土化与全球适应性[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2):70-71.
[2]肖峰.高职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33-134.
[3]娄伟红,陈明瑶.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之管窥:本土化视角[J].外语教学,2017(9):69-71.
本文系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2014-2018年度立项课题《初级英语课程内容本土化研究 》(编 号:JJWYYB2015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