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 南宁 530031)
赵沁萍 黄瑞岁 刘春玉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病因包括围生期窒息、机械性创伤、脑血流异常、维生素K缺乏、先天性血管畸形及抗凝血酶基因异常等因素。按出血部位分为室管膜下出血、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内出血、硬膜下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CT检查是脑出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CT存在电离辐射,并且辐射量相对较大,尤其是新生儿对放射线极为敏感,而且CT对后颅窝出血及脑白质内点状出血等病变不能很好地显示。近年来,随着MRI的发展,其新技术在新生儿神经系统方面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将通过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所显示的病变部位、数目来探讨SWI对于显示出血的敏感性。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16年6月我院临床确诊为颅内出血,并同时行MRI检查的新生儿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足月儿20例,早产儿28例,其中有12例为早产儿低体重儿,2例为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男性患儿30例,女性18例;阴道分娩38例;剖宫产10例。所有患儿出生时均有不同程度窒息表现,阿氏评分≤7分者30例,阿氏评分>7分者18例。
1.2 检查设备与方法MRI扫描及参数MRI检查前10~20min给予10%水合氯醛(30~40mg/kg)口服或灌肠;并在患儿外耳道内塞入棉塞,患儿均在静息睡眠状态下行MRI检查。所有病例采用德国Siemens Magnetom Trio 3.0T超导MRI扫描仪,使用头颅线圈。分别行常规轴位FLASI-T1WI序列、TSE-T2WI序列、FLAIR序列和SWI序列扫描。扫描参数为:横轴位T1WI TR:350ms,TE:2.71ms;视野(field of view, FOV)230mm×230mm,矩阵320×320,层厚5.5mm;横轴位T2WI TR:7000ms,TE:86ms,FOV 230mm×230mm,矩阵320×320,层厚5.5mm;横轴位FLAIR TR:8000ms,TE:103ms;FOV:170×170mm。SWI采用高分辨率3D梯度回波序列序列,成像参数:TR:28ms、TE:20ms,层厚1.3mm,层间隔1.3mm,翻转角:15°,FOV:180mm×180mm,矩阵 384×240,层数:81层,扫描时间4min 56s,处理后得到相位图和相位-强度融合图即 SWI图。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2小时至7日内行磁共振检查。
1.3 图像分析所有行MRI常规序列和SWI扫描的患儿的影像资料均由3名以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双盲法读片,对出血灶部位、数目、范围进行分析、统计,对意见不一的的病例进行讨论后统一观察结果。在排除异常扩张的静脉以及颅底伪影所致的低信号,以SWI图上显示呈低信号的确认为是颅内出血灶,并分别记录出血灶发生的部位及MRI常规序列和SWI上所检出的出血个数,并根据SWI上观察到的出血灶数目、大小范围与MRI常规序列(T1WI、T2WI及FLAIR)进行统计学分析。
2.1 颅内病灶分布情况本组48例病例中,常规MRI检查T1WI序列发现65个病灶,T2WI序列发现68个病灶,FLAIR序列发现78个病灶;在常规MRI序列中T1WI发现病灶略少,FLAIR发现病灶略多;而SWI序列共发现120病灶,SWI较常规MRI显示更多的病灶,其中有些病例在常规MRI上显示正常,各序列病灶的部位和数量比较见表1。
表1 常规MRI序列与SWI显示病灶在脑内分布情况及数量的比较
2.2 颅内出血MRI表现常规MRI序列表现较复杂,T1WI呈等、稍高及高信号,T2WI及FLAIR呈低、等及高信号,以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及FLAIR高信号多见;而SWI序列上显示为大小不等的点状、类圆形、小片状及条索状显著低信号影,边缘清楚,各序列部分表现如下图(图1-6)。本组48例病例中,其中硬膜下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脑室出血6例,脑实质出血8例,室管膜下出血3例,硬膜下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实质出4例,脑室出血伴及脑实质出血6例,共检出332个病灶;SWI检出病灶最小者直径约1mm,尽管一些较大的出血灶能够在各个序列上均显示,但SWI序列能更清晰地显示出血灶的边缘,并且显示病变范围更大、数目更多;其中有22例患儿在常规序列中显示无异常表现,显示为正常,而在SWI上清楚地显示病灶的存在。
图1-6 为同一病例横轴位相同层面;图1为T1WI像,小脑蚓部见小片状高信号出血;图2为T2WI像,小脑蚓部及左侧小脑半球见斑点状及小片状低信号;图3为ELAIR像,图4为幅度图,小脑蚓部及两侧小脑半球见斑点状及小斑片状稍低信号;图5为相位图,小脑蚓部及两侧小脑半球见斑点状及小斑片状高信号;图6为SWI像,小脑蚓部及两侧小脑半球见斑点状、小斑片状、类圆形结节状及条状低信号。
SWI为高分辨率3D梯度回波成像序列,利用组织间的磁敏感度的差异,通过相位后处理显示血液产物的顺磁性特性,因而对静脉内去氧血红蛋白和血管外血液产物的检测更敏感[3]。去氧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具有顺磁性,能造成局部磁场的不均匀,SWI对于这种磁场的不均匀非常敏感,在影像上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4];Lanfante[5]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出现症状2.5h时SWI即可显示出血病灶。最早发现病灶时间是发病23min,其显示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为100%。Hermier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SWI对6h内脑实质出血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也达100%。本组病例表现与文献报道一致,48例新生儿患者均在出生后2小时至7天内进行MRI检查,在SWI序列中均能清楚地显示颅内出灶的部位、数目及范围,均表现为点状、小斑片状、类圆形结节状及条状低信号,边缘清楚。在常规MRI序列中只有26例(54.2%)病变显示,而且显示的病灶数目较SWI少,范围较SWI窄。22例(45.8%)病灶在常规序列中未见显示,表现为正常MRI图像,仅SWI有显示,呈低信号。由此可见SWI序列对颅内出血灶,尤其是对微小出血具有更高的检出能力;国内申宝忠等[7]通过临床研究证实发病后1h后SWl就能显示病变,说明SWI对超急性期出血极为敏感,与常规MR序列相比,能更敏感、更早期发现脑出血[2]。本组病例中12例患儿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常规T1WI、T2WI序列显示正常,而SWI序列中部分病灶仍然显示呈低信号,说明了SWI对于颅内慢性出血亦具有敏感性。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较为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地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及身心健康,因此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在出生是时有窒息表现,或同时有相应临床症状的患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做常规头颅MRI加SWI检查,能够早期发现颅内出血灶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减少至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