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夜里,万人瞩目之时,他升入高空,
环场一周,点燃火炬。
那是李宁和李宁公司共同的高光时刻。随后,
却是一路跌宕。李宁不得不强迫自己成为一个代理CEO,
落入繁杂的事物之中。
时代巨变,追求自由的冠军归去来。他也没有豁免权。
2018年7月28日, 55岁的李宁先生起了个大早赶到鸟巢。他需要在台上做3分钟的讲话,台下是一群5岁的小足球运动员。这是他周末繁忙行程中的一个。时间匆匆,他来不及多做停留。
一晃十年已过。眼前巨大的场馆空空荡荡。比起白天,他更熟悉鸟巢的夜。十年前,他曾每天在这里训练到天明。直到2008年8月8日夜里,万人瞩目之时,他升入高空,环场一周,点燃火炬。
那是李寧和李宁公司共同的高光时刻。随后,却是一路跌宕,李宁不得不强迫自己成为一个代理CEO,落入繁杂的事务之中。
如他的一位朋友所言,奥运“点火”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隐喻李宁被国家赋予的高光时刻,也隐喻落下之后,才是他和他的企业,把脚放到真实大地上的日子。
财经作家吴晓波这样总结奥运后的这十年:希腊神话般的“诸神诞生”不再出现,遍地英雄皆凡人,商业回归到世俗的本意,体制突破的戏剧性下降,模式创新、资本驱动和法治规范成为商业运营的主轴。在某种意义上,感性突变的“艺术时代”结束了,诸神黄昏,理性的“科学时代”降临。
时代巨变,追求自由的冠军归去来。他也没有豁免权。
救火
2014年11月中旬,香港九龙旺角亚皆老街朗豪坊大楼45层,视野开阔,窗外是平静的维多利亚港,但无人有心情远眺。
会议室内,正紧急召开董事会。这一天,51岁的李宁公司董事长李宁,在离开具体管理职位16年后,再次被推到前台——眼下正是公司的危急时刻。
李宁公司已连亏3年,亏掉了31个亿。李宁面容平静,但股东们的心情不太好。公司元老们早就坐不住了,纷纷跑到李宁家里,劝他出山做CEO。
这些年来,创始人李宁对这家公司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一位离职员工对《人物》举了个例子:2011年他曾为李宁安排过一次采访,地点就在北京通州李宁公司总部的董事长办公室,结果李宁进去了想开灯,却弄不清楚哪个开关控制哪个灯。“可见他非常不喜欢在办公室里待着,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面对劝说,李宁岿然不动。他闲散惯了,还是想找职业经理人,挑了两三个,最终相中一个西班牙裔的候选人,要价一年一个亿。双方已经达成意向,马上准备签约。李宁觉得钱是一回事,此人也确实有能力。
公司股东、董事、上下员工,都不同意。元老张向都苦苦相劝:“老板,你不是光对你一个家庭负责,你现在要对几十万人负责。这位西班牙人,首先有语言沟通成本,你说一句,给他翻一句,而且翻得不一定准,这是最大障碍啊。”
十几年来,李宁和自己创立的这家公司刻意保持距离,他不相信个人的力量,却笃信职业经理人制度,从1998年开始放手,他先后聘用了三任CEO。
2012年,他引入私募企业TPG的合伙人金珍君,这位哈佛毕业的美籍韩裔经理人,通晓三国语言,当时刚带领达芙妮走出泥潭。李宁把危机中的公司托付给他和他的团队。两年,金珍君没有上演奇迹。
伏笔早已埋下。金珍君入主不久,就被元老直接在会上炮轰:“什么你都懂,你都明白,你把这些人都开了得了呗,就你一个人做决策呗。你请那么多O(指CMO、CFO等高管)干什么,就你一个人说话啊?”
另一位元老对这个外籍团队的总结是:“他们的态度就偏离,他们的方法更是错误,所以两年内没有遏制住李宁公司的下滑,反而加速了下滑,坡行变成了陡行。他对公司不了解,请来的全都是英国人、台湾人、美籍华人、美籍韩人,这对公司的文化形成一种严重的扭曲。”
日积月累生长出来的不信任感,往往会在公司文化深处裂出缝隙。这时候需要的是一个有强大黏合力量的人。
在危急时刻,如果公司的创始人都不出来,还有谁能救公司?
李宁只好硬着头皮,接了。
吉祥物
即使已经回归公司3年半了,李宁脸上仍有一种疏离感。
7月18日,是李宁公司与代言人、美国NBA球星德怀恩·韦德续约的日子。《人物》记者在发布会现场看到,照相机停止拍摄的时刻,站在台上的李宁收敛笑容,两只手局促地晃来晃去。他穿了一款公司今年最热的、找黄牛加价才能买到的“悟道”球鞋,却搭了一条过长的卡其色长裤,鞋子被遮得严严实实。
副总裁洪玉儒对他这种穿衣风格早已习惯。2014年李宁回归后的第一次公开露面,是洪玉儒帮忙挑的衣服。“我要他穿什么衣服,穿什么裤子。他那裤子,哎哟喂,我说你得这么穿大哥,‘咔咔咔把他裤腿给挽上了,再把那个鞋绳拽下来。”
多年来,李宁都被公司上下视作一个吉祥物式的存在。对于员工来说,他更像遥远而模糊的精神象征。他出现的形式包括园区内“李宁交叉”的雕塑、年会舞台上那个遥远的身影,和每个新年一封加油鼓劲的员工内部信。李宁出现的次数之少,有一个细节可以佐证:一位设计师面试实习生,两个人出门时遇见李宁,设计师认为是大喜之事:“你运气非常好,你看前面是谁?可能注定你要在这家公司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