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2018-08-15 11:18于春梅
理论观察 2018年4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少数民族传承

于春梅

摘 要:少数民族红色文化在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对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今天,对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至关重要,因此,这就需要在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加强政府主导,提高经费投入,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研究保护机制,实现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进课堂等方面加大传承力度。这既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任务,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红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4 — 0111 — 03

作为重要文化资源,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对于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成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进一步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好、利用好,将红色传统发扬好、传承好,应该将红色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部署和安排。我国是56个民族构成的国家,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其在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种红色文化更是因为与自己的民族特征相连而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这些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增进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渠道和必然要求。

一、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特征

如何理解红色文化?应该说,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红色的政治象征性息息相关,是红色和文化的结合,由于红色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赋予了红色特定的文化内涵。

就其跨越的时段看,红色文化应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等时期。因此,我们认为红色文化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爱国志士,并带领他们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表现为人们可以开发利用的物质形态、信息形态、精神形态的历史遗存;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是指全国各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包括了理想、信仰、道德追求和奉献精神等。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红色文化既具有红色文化的共性,同时因为与本民族特征相联系也具有了个性。少数民族红色文化具备三个特征:革命性、民族性和时代性。革命性是指少数民族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无数少数民族的仁人志士为了驱逐入侵者而进进行的浴血奋战,在保卫中华民族共有家园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信仰与追求。民族性是指红色文化包含两方面,一方面少数民族红色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也可以说是无产阶级利益,具有专属于我们民族的“红色文化痕迹”;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红色文化也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各少数民族同胞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并实现文化产业化,将本民族红色文化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体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多样性。时代性是指红色文化是一个时代产生的文化,但是它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时代特质。红色文化是在历史革命的长河中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高度融合的产物,它不是特定历史时段的产物,而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文化形态。

(二)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的意义

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尤其是在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先进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这些都是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问题,挖掘其民族红色文化的咨政育人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资源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国优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红色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育人职能和优势,“红色基因”对青年一代成长具有特殊的作用。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红色文化在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意义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认可,红色文化有益于坚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益于增强“红色信仰”与“红色使命”, 对红色文化只有真信、真用、真学,才能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文化具有“记忆功能”,红色文化也“记忆”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它所体现的是老一輩革命家和无数仁人志士的革命情怀和奋勇拼搏、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它所颂扬的是正确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红色文化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坚守本民族的“红色信仰”,切实保证“红色基因”得以保护和传承,尤其是注重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传承。此外,要将“红色理论”和“红色实践”高度融合,“红色理论”才不会空洞,才会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

少数民族红色文化是具有“红色基因”的,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先进文化,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所谓先进,是因为红色文化代表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红色文化为主体的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极大,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位置。红色文化不仅是革命和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获得革命胜利和开创幸福生活的文化,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承继和拓新,其内含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格的“精神品质”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包含了文化繁荣和文化自信,中国梦的实现也依靠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来自各民族的力量,当然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力量,因此,各民族的红色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也已成为民族精神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挖掘和弘扬少数民族红色文化。

3.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资源是文化多样性功能的重要表现

文化软实力表现为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强大的凝聚力,红色文化的“红色基因”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及时代精神,是少數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载体,加强红色文化工程建设,展现红色文化多姿多彩的一面,是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创新红色文化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红色文化,彰显了本民族特点,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尤其是少数民族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更是少数民族的文化标识。因此,有效的保护传承少数民族红色文化遗产,对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民俗民风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丰富红色文化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少数民族优秀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研究开辟新路径。通过不断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软实力,加速发展我国红色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

4.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资源是进行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方面

少数民族红色文化开发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红色文化代代传承,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体现,由红色文化形成红色经济,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承载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达着十分有价值的文化信息。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探讨少数民族红色文化产业开发可行性及内容和影响,形成持续健康良性循环,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解放和发展民族文化生产力,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民族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地域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发掘本地少数民族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促使红色文化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的思考

少数民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形成于近代,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发展和丰富,新时代赋予了红色文化新的内容。因此,新时期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要从新的视角对红色文化进行思考和审视,同时也要进一步挖掘时代赋予红色文化的新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提高认识,积极宣传

现今社会中,很多人对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认识淡薄,加强宣传和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宣传对信息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宣传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宣传的内容,并且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和体会。认识到少数民族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强化政府保护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职能。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正确的引导,有效提升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从而在得到人们的认知之后,增强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在宣传过程中,要注重宣传的方式与方法,将传统的宣传方式与新媒介相结合,围绕重点、突出主题,切实增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二)加强政府主导,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红色文化本身具有公益性,政府应当积极牵头,建立少数民族红色文化博物馆,对民众免费开放,加强对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政府应当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切实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和机制,切实保证少数民族红色文化得以继承与弘扬。建立政府主导—媒体舆论引导—社会传导的三级联动机制,并形成合力,有效培育少数民族红色文化基因。

(三)加大对红色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在传承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进程中,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加大资金和经费的投入力度,拨款或筹资支持少数民族红色文化重大项目的研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红色文化教育事业;投入资金建设民族红色文化传承场所,扶持民间公益文化事业、文化团体,使民族文化融入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少数民族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红色文化是创造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鼓舞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最终是为了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所以要让红色文化遗产鲜活起来,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四)实现“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头脑”的“红色梦”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弘扬和践行“红色梦”的生力军,有效的将大学生的“中国梦”、“成才梦”与“红色梦”紧密结合,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红色梦”是伴随着红色文化信仰而实现的,因而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意识形态建设迫在眉睫。实现“红色梦”是教育目的,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时代科学技术高度融合是教育的载体和手段,“红色文化信仰”是实现“红色梦”催化剂。全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秉持将红色文化“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头脑”的这一新理念和新思想,并深入挖掘“红色基因”,以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角度出发,才能最终实现对红色文化的承继和拓新。

(五)构建三级联动机制,加大少数民族红色文化保护力度

少数民族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受到了影响和冲击。因此,构建少数民族红色文化“命运共同体”,增进红色文化保护力度空前重要。应当构建地方政府—少数民族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协会—高校科研院所红色文化研究学会三级联动机制,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增进红色文化研究力度,并且通过大众媒体对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进行广泛宣传,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真正实现少数民族红色传统文化与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命运共同体”。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02).

〔2〕〔4〕达斡尔族资料集(1-10集)〔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3〕呼勤.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J〕.理论研究,2010,(01).

〔5〕张磊.论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与产业化开发〔J〕.红色文化资源,2016,(01).

〔6〕郭淑梅.“红色文脉”与黑龙江地域文化精神传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11(04).

〔责任编辑:谭 蕊〕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少数民族传承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