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岳麓书社,2000年,标题为编者所加)
【参考译文】
公孙丑问道:“请问老师擅长哪一方面?”
孟子说:“我了解言辞,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请问什么叫作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就难以说明白了。它作为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伤害,它就会充盈于天地之间。它作为气,必须与义和道相匹配。如果没有义和道的配合,它就没有力量了。它是义在内心一点点积累所产生的,不是一两次行侠仗义就能取得的。如果做了有愧于心的事,它就没有力量了。我之所以说告子未曾了解义,就是因为他把义看作外在的东西。要时刻把养气的事放在心上,不要中途停止;心中既不要忘,也不要用外力快速助长,不要像宋人那样。有个宋国人,担心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弄得很疲倦地回到家里,告诉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的儿子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普天之下,不拔苗助长的人是很少的。认为养气不见效而放弃的人,就像那不锄草的懒汉;而违背规律快速助长的人,就像那拔苗助长的宋人。这样去养气,不但没有好处,而且会妨害气的生长。”
鉴赏空间
孟子善用排比,文章氣势充沛、感情强烈,体现了其雄辩、善辩的才华。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开头部分就以排比句式列举了6个人物,说明人要想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孟子还善于使用比喻,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例如,《鱼我所欲也》以鱼和熊掌设喻,用两个推理来证明“义”的存在;本选段则通过设喻手法告诉我们,培养浩然之气不成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此外,孟子也喜欢使用对话描写,以辩论的方式引发人们思考,使文章充满张力。
读有所思
1.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请思考: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哪些方面?
2.“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