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以滕州市姜屯镇为例

2018-08-15 00:45:56沈齐奔
现代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镇域教委书香

■沈齐奔

一、“周目标大阅读”镇域教学改革的提出

滕州市姜屯镇地处古滕国腹地,是孟子“行仁政”、“施善教”的最早实践地,现有人口8.7万,在校学生5683人。长期以来,受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师资水平和图书装备等要素的制约,教师阅读面较窄,阅读积累不足,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修养一直很难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虽然多数教师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强调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但因教师苦于没有现存的经验可借鉴,缺少有效的课内外阅读统整模式的经验,再加上教师自身的阅读素养、文学功底不够,造成了农村中小学阅读教学水平相对滞后,学生的阅读素养、阅读能力相对较低的现象。面对这种现状,滕州市姜屯镇教委结合农村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让书香充满校园,使阅读成为习惯,提高阅读量,提升阅读力,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阅读教学改革目标,全面启动了“周目标大阅读”镇域校本课程改革,找到一个快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突破口。几年来,姜屯镇教委紧扣“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在师资培养、教材研发、资源投入、课堂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解决了“为什么要读”、“要读什么”以及“怎样阅读”三大问题。

二、“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的内涵及着眼点

“周目标大阅读”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其实质内涵是树立大阅读观,精选优质阅读资源,科学合理地将阅读内容和阅读目标规划到每一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外阅读与教师指导下的课内阅读有效衔接,形成阅读资源、阅读时间、阅读流程和阅读效益最优化的教学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含四大基本要素:专业化的阅读指导教师、精选整合的优质阅读资源、科学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和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周目标大阅读”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底蕴,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及基本构架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姜屯镇教委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实现读书育人的目标,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操作性强的阅读教学改革新模式。

(一)组编教材,整合课程,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优秀文化典籍和经典美文浩如烟海,恒河沙数。“现在,国家每年出版图书近40万种……开卷有益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泥沙俱存、良莠难分的海量图书面前,我们的确需要认真选择我们阅读的书。”如何精选出能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启迪少年儿童智慧,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篇章和优秀读物,是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品位的根本。

1.组编教材,为阅读提供资源保障

姜屯镇教委组织全镇首席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精干力量,历经18个月编写了体现镇域阅读教学特色的《周目标大阅读导航》 (5套,分上、下册,共10本)、《国学经典与美文诵读》 (5套共5本)及《礼仪教育读本》 (1套)。姜屯镇教委先后印刷“周目标大阅读”教材8万册,新建、扩建图书室、阅览室60间,建设班级图书角150个,添置图书架、阅览桌凳设备400套,直接用于教育教学改革资金累计达300万元。镇教委每年结合《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更新增添各类图书。

2.整合课程,为阅读提供时间保障

为保证阅读时间,学校结合实际整合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安全环境课程,统一设立了“周目标大阅读指导课”,并将其纳入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周目标大阅读”从教材的选编到课程的整合,既能够保证阅读资源的精选,又可以避免阅读的盲目和随意性。

(二)教师专业化提升是做好“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的关键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阅读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再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姜屯镇教委先后分30余批次组织教师赴北京、上海、南京、潍坊、青岛、德州乐陵、聊城莘县等地培训学习,参加各类专家报告会。高密度、高效率的学习培训活动,使教师接收到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沿信息,快速地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为镇域推进“周目标大阅读”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师资前提。

(三)加强研究,开发课型,形成科学的的阅读课程架构

在学校里,我们永远都不要忽视教师的自主创新能力。当教师对教学改革产生了真正的认同时,教师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就会势不可挡。

1.开发阅读课型

“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们结合各自的教学特点,开发了快乐识字展示课、诵读展示课、阅读展示课、成语展示课、对联展示课等各具特色的阅读课型,形成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和操作模式。

2.设计阅读课程

“周目标大阅读”学习过程先由教师按照《周目标大阅读导航》分配学习任务,然后,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自主探究,对于疑难问题开展小组内互助学习。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前置性学习”,大部分在课前完成。因此“周目标大阅读”的第二阶段就是“展示性学习”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共享学习资源,化解疑难、升华知识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开展团队合作、体验成功喜悦、增强学习自信的重要阶段。

3.建设阅读架构

“周目标大阅读”课程的操作流程可以概括为“二三四五”课程架构,即:阅读步骤分为课外前置阅读和课内展示阅读两个部分;阅读方式分为自主阅读、探究阅读、合作阅读三种方式;教师引导形式可归纳为用故事的方式吸引阅读、用评价的方式激励阅读、用赏析的方式享受阅读、用探问的方式诊断阅读四种形式;最终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有效融合、互相促进、形成能力的五种效果。

(四)营造氛围,丰富活动,让校园处处弥漫书香的芬芳

作为一项基于教育行动的实验,新教育将书香校园作为撬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和行动源头。营造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学校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

1.优雅怡人的阅读环境

“近苍则苍,染黄则黄。”优化学校的教育生态,培养人格健全、精神优秀的学生,要从浓厚这所校的阅读氛围开始。为此,各学校结合自身校园特点,打造书香环境,让每一间教室、每一个活动场所、每一面墙壁都能散发书卷的芳香,营造出不读书就与格调不入的书香环境。

2.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各学校百花齐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的主题阅读活动,分层次、分类别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心得交流会、读书交友会;举行诗文朗诵赛、经典速记赛、读书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赛;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成语接龙活动、读书笔记评选活动;开展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系列评选活动。

(五)分层检测,多元评价,过程管理与结果考核相得益彰

教学改革效果的检验离不开可操作的过程管理和严格的结果性评价。建立多层面、多元的评价考核机制,使过程管理与结果考核相得益彰,相对独立又互相促进,为“周目标大阅读”的顺利实施提供扎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一,学生层面。《周目标大阅读导航》上设计了星级评价栏,学生可以通过对照阅读目标进行自我评价,直观地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所对应的星级,及时调整阅读方式和阅读进度。第二,学校层面。实行小组过关、家长过关、教师过关等多层过关检测,保证阅读效果和阅读目标的达成度。第三,镇域层面。实行样本测评和期末试卷检测的方式。每学期,镇教委“周目标大阅读”考核组,对全镇20%的学生进行面对面抽样测评。同时,在学期末单独设立一套“周目标大阅读”试卷,和语文、数学等国家课程同步进行检测,学生的阅读课成绩也和国家课程一样计入教师绩效考核。

(六)倾心关爱弱势群体,阅读让农村留守儿童不再孤独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要着力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的基本阅读需求。”姜屯镇教委开创性地建设了占地3356平方米的全日制寄宿制“留守儿童学校”。留守儿童学校专门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优先提供了大量的图书和电子阅读设备。

四、“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的成效及反思

(一)形成了良性循环,解放了学习力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广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有问题、有见解、有体验、有感悟的习惯。“周目标大阅读”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解放了学习力。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阅读动力得到提升,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尊严得到维护,学习信心得到增强,团队意识得到强化,形成一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性循环。

(二)激发了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追求

“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可喜的变化:阅读中,学生的思维激烈碰撞,合作学习有模有样,上台展示个性张扬;阅读中,学生学会了辨别善恶、美丑,懂得了是非、真伪;阅读中,激发了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人生价值的强烈追求。阅读一旦与学生的理想、愿望、目标紧密结合,就会爆发出持续的学习热情和惊人的聪明才智,让孩子们一生受益无穷,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定坚实基础。

(三)打开了突破口,带动了镇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围绕“周目标大阅读”展开的“课堂善文化的融合与评价”、“大语文周目标引领与小组前置性合作学习策略研究”、“周目标引领下的向善礼仪课程开发与研究”等30多项由一线教师主持参与的省、市级课题通过立项或结题,60多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教育核心刊物上发表。镇教委办连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年度教育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多次在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上介绍先进经验;成功举办省、市级各类现场会30余场;接待全省大小参观及学术交流团体近百次。“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带动了镇域教育的蓬勃发展,全面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成为枣庄市的特色教育品牌,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

“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已经走出了坚实的一步,从教学改革目标的定位到教师的培养、教材的编写、课程的整合以及教学流程的设计等方面都展开了扎扎实实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作为以乡镇教委办牵头启动,在镇域范围内实施的阅读教学改革,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还在路上,造成镇域推进“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中存在校际间不平衡、教师中认识参差不齐的情况。二是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还在路上。在实际教学改革中,部分教师一时难以摆正主导与主体的位置,不能科学正确地处理好师生的双边活动,造成“周目标大阅读”那种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有时候达不到预期。三是家校共育的无缝对接还在路上。受到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的影响,“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在融入家庭教育及亲子共读中得不到最有效的响应和互动。因此,“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如何在做好基本功的前提下做好顶层设计,在宏观思考和微观运作方面还需要专家的引领与指导。同时,要让阅读融进家庭生活,实现家校共育和互动,让阅读的历程成为学生的精神发育史,从而影响学生一生的价值取向。这将是“周目标大阅读”教学改革行稳致远的努力方向。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教育部,2011.

[2]朱永新.朱永新说教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7.

[3][7]周益民.上读书课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8]朱永新.以阅读为翼——新教育实验的阅读理论与实践[J].人民教育,2017,(10).

[6]唐江澎.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的表达者 [J].人民教育,2017,(3-4).

猜你喜欢
镇域教委书香
大足区:“镇域联营”发展集体经济
当代党员(2024年8期)2024-04-30 06:17:19
不待扬鞭自奋蹄
首都师范大学与平谷区教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暨“首师优字●墨香平谷”项目启动会顺利举行
深入推进质量强镇建设 打造镇域经济新名片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48
组织布局谋发展,老年教育诚可期
基于镇域尺度的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空间格局演化与分布特征
河南科学(2020年3期)2020-06-02 08:30:30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