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员 / 贺灵童 琚艳芳 郑喜娟
2018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9479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4%。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4.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9%;建筑业新签合同额117401.92亿元,同比增长9.4%;2018年1~4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284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折合448.3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全国建筑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建筑企业在改革中保持韧性和稳健姿态: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坚持践行“走出去”战略,不断推动数字中国、建筑信息化进程,深化BIM等新兴技术应用……
上半年,各级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步入“啃骨头式”阶段,建筑业相关的政策频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工程担保制度、建筑工人实名制、取消劳务资质、告知承诺制度等相关通知,为建筑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筑业的未来是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的未来,在项目上实现精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是实现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建筑企业应找准定位、转变生产方式、坚持技术创新、坚持信息化道路。在竞争中加速变革,转型升级,在改革中寻求突破。如此,建筑业的未来可期。
2018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度国民经济数据。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9479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4%,增速自2015年跌入谷底后,稳步提升,自2017年第一季度开始,增幅维持在10%以上。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4.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9%。
2018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94790亿元,同比增长10.4%
2018年上半年,建筑业新签合同额117401.92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平稳增长。自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新签合同额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第二季度跌至-8.9%。随后,受国家密集如雨的行业政策刺激,行业新签合同额强势上涨,增速恢复至8%以上。对于建筑业和建筑企业来说,建筑业新签合同额是企业未来一年建筑业产值规模和建筑企业营收规模的关键决定因素,新签合同额的持续上涨,有望保障未来一年建筑行业产值规模与建筑企业业绩持续增长。
2018年1~6月,建筑业新签合同额117401.92亿元,同比增长9.4%
2018年上半年,根据各大央企披露的最新数据,中国建筑累计新签合同额12140亿元,同比增长1.60%;中国铁建新签合同总额约为人民币6090.294亿元,同比增长10.39%;中国中铁公司新签合同额为人民币2578.33亿元,完成年度新签合同额计划的57.30%;葛洲坝公司新签合同额累计人民币1199.16亿元,为年计划新签合同额的54.51%。从各大建筑央企国企来看,除中国建筑(新签合同额数额大)外,建筑企业新签合同额均迎来快速上涨。
2018上半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463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折合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8.1%),新签合同额680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折合1067.4亿美元,同比下降13.8%)。
2018上半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5个国家直接投资76.8亿美元,同比下降15%,占同期总额的12.3%,主要投向新加坡、老挝、马来西亚、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柬埔寨等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1922份,新签合同额477.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8%,同比下降33.1%;完成营业额389.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3.5%,同比增长17.8%。
2018年1~6月,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27.6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067.4亿美元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中文版)发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建筑业共有11家企业上榜。其中中国建筑企业占据7席,其余法国企业2家,西班牙企业1家,日本企业1家。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排名较2016年大部分有所提升。前100名中,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列世界500强第23位(较上年提升1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位列第56位,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列第58位,太平洋建设集团列第96位。建筑业其余上榜企业如表1所示。
喜:中国建筑企业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上榜的建筑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7623.93亿美元,同比增长7.08%,平均营收为693.08亿美元。其中9家中国建企实现营业收入6052.33亿美元,同比增长7.21%,平均营业收入为864.62亿美元。而外国上榜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71.60亿美元,同比增长6.58%,平均营业收入为523.87亿美元。从营收规模来看,中国的建筑企业平均营业收入是国外上榜建企的1.65倍。从营收增速来看,中国建筑企业的营收增长速度也要高于国外建筑企业。
忧:中国建企盈利能力令人堪忧,国外建企成本管控能力突出。上榜的建筑企业共实现利润18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净利率为2.43%,平均利润为16.83亿美元。在盈利能力上,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差距明显,中国建企净利率1.84%,外国企业净利率为4.68%。例如,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是万喜集团(国外公司营业收入最高)的3.37倍(2016年为3.4倍),但净利润仅为万喜集团的86.4%(2016年为48.4%),可见,中国建企在成本管控方面与外国建筑企业的差距还很大。
中国建筑企业需借助信息化手段练好内功。真正的优势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必然体现在企业级的成本管控能力上。如何掌控1000个大型项目的成本?成功的企业管控能力必然要基于和项目的信息对称能力。企业的转型升级必然需要一个数字神经系统,项目部数据、信息可以快速传输到总部,这样管理才能突破、精细管理才能实现。
在建企成本管控面临大挑战的危机中,BIM是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企业集约化经营的最有效途径。企业级的BIM数据库可以和ERP管理系统结合,大大提升ERP和管理能力及实用价值。BIM作为基础工程数据的提供者,作为从工具级上升到项目级和企业级基础数据解决方案,能和ERP、项目管理软件配合起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现在BIM的应用价值已经非常大,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应用,每年都会有较多的BIM应用被研发出来,利用数字化的BIM模型实现全面提升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企业的集约化管理水平,时机已经成熟。
表1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建筑企业上榜名单
要实现规模经济优势,国内大型建企一定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尽快普及应用BIM技术。一把手要把精力转到研究管理、研究信息化上来。利用信息化实现集约化经营,增强核心竞争力,建筑业利润率的提升指日可待。
2017年,由于新疆城建重组,上市公司主体变更为卓郎智能,主营业务也由建筑施工和房地产开发业务变更为智能化纺织成套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故将新疆城建从鲁班咨询重点观察的上市建筑企业中移除,变为56家。这56家上市建筑企业覆盖铁路、房建、路桥隧道、水利、石化、幕墙、装饰、钢结构、其它九类细分行业,是建筑各细分领域的“排头兵”,能较好地反映建筑企业发展情况。
2017年,56家上市建企营业收入达41357.8亿元,同比增长8.19%,增幅较上年扩大2.47个百分点。2017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率为10.5%,上市建企的经营业绩仍略差于建筑业整体业绩。从表1看,56家上市建筑企业实现主营业务利润4346.84亿元、净利润1418.94亿 元,同比分别增长19.2%、15.96%;三项费用2510.58亿元,同比增长17.83%;营业成本36639.54亿元,同比增长8.34%;经营性现金净额979.73亿元,同比下降66.97%;应收账款8439.97亿元,同比上涨5.55%;毛利率11.41%,净利率3.43%,分别同比下降0.12和提高0.23个百分点。
通过对2017年56家上市建企财报解读,上市建筑企业发展的特征如下。
营业收入增幅结构整体优化改善。2017年56家上市建企营业收入增长8.84%,增幅较2015年提高3.05个百分点。从56家上市建筑企业年度财报数据来看,营业收入为负增长的企业数量由去年的超过四成(24家)降为不到两成,35.71%的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幅在0~10%,近50%的上市建筑企业营业收入规模超10%。其中,空港股份2017年营业收入达16.05亿元,同比增长126.36%,增幅排名第一,营业收入增幅排名前3的还有三维工程(115.03%)、东华科技(73.87%)。
表2 上市建筑企业2017年经营业绩关键指标汇总表
2017年上市建筑企业营业收入增幅情况
盈利能力整体有所提升。从指标数据来看,2017年56家上市建企实现主营业务利润4346.84亿元,同比增长19.20%,增幅较2016年扩大13.29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1418.94亿元,同比增长15.96%,增幅较2016年扩大5.7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43%,同比上升0.23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为2.21%,同比上升0.08个百分点;2017年56家上市建企的期间费用2441.69亿元,同比增长17.83%。2017年整体期间费用率5.90%,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4.23%,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0.52%,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15%,同比上升0.26个百分点,三者都较上年有所提升,说明企业业务扩展难度加大,相应的人力、研发投入增多,融资成本增大等。
盈利能力虽有提升,但是必须承认,建筑行业仍然是盈利能力偏低的代表行业,建筑企业必须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进程,对施工进度、组织管理进行创新型管控,才能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增强项目盈利能力。
经营性现金流情况恶化。经营性现金流是评价企业获取现金流量能力、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与2015年、2016年经营性现金流情况逐步好转不同,2017年56家上市建筑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恶化,净额为979.7亿元,较2016年降低1986.7亿元,同比下降66.97%。现金流恶化的公司说明其应收账款比较大,经营状况不佳,甚至未来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压力。从年报及建筑业发展情况来看,2017年上市建企经营性现金流情况恶化主要受工程承包项目的施工付现成本增加快于回款、PPP项目股权投资、投标保证金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2017年56家上市建企整体资产负债率77.31%,较上年下降0.74个百分点,较2015年下降0.96个百分点,近三年资产负债率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负债情况持续改善。但必须认识到,上市建企的资产负债率还是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特别是随着工程总承包、PPP模式的推行,建筑企业资金压力逐步加重,仍存在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建筑企业应采取优化财务结构、加强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等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7年上市建企整体的经营业绩表现亮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定增长,负债率逐步降低,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恶化。2018年随着基建投资增速放缓,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速预计将趋于平稳。
建筑企业继续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做出不懈努力: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实现品牌、资金与技术的全方位走出去,海外业绩不断增长,跨国经营能力有所增强;踊跃探索PPP项目管理经营新模式,通过融合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广应用BIM等新兴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
1.海外布局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中标埃及CBD中央商务区P3、P4两个标段工程,刷新中资企业在埃及承建的最大项目纪录。新首都中央商务区CBD项目位于埃及新首都一期核心区,总建筑面积约170万平方米。中建一局中标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合同额共计4.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43亿元。
中国中铁旗下全资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营体近日中标了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铺轨及机电系统的设计、供货和施工总承包工程,中标金额约为24.9亿谢克尔(资金来源为以色列政府全额预算拨款),约折合45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工程范围包括轨道铺轨、供电、接触网、通信、信息、安防系统、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火灾报警及消防、车辆段设备及房建、轨旁技术室设备、隧道内附属工程、系统维护等多项工程内容,项目工期为178周(其中设计工期为96周)。
巴安水务中标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曼格什套州能源和住宅公用事业局组织的“曼格什套州库雷克镇50,000立方米/天海水淡化厂建设项目”。该项目运作模式为PPP模式,项目合作期30年,投资规模约1亿美元。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公司连续中标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两大输变电工程项目,两大项目分别是二期宿务变电站EPC总承包项目、图伊-达斯马里尼亚斯500千伏变电站EPC总承包项目。此外,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孟加拉也成功中标国家电网升级改造EPC项目。
龙建股份被确定为援赞比亚姆皮卡市政道路项目中标人,中标总价1.33亿元。中标项目位于赞比亚共和国姆皮卡市区,项目建设内容为将赞比亚T2公路过境姆皮卡市区路段升级改造为双向四车道,路线长度约7.5公里,计划工期约为24个月。
中国铁建下属中铁十九局中标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露天采矿与剥离工程。项目工期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9年12月31日,中标价9.2亿美元,折合约60.68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去年营业收入的0.89%。
安徽电建一公司中标孟加拉希莱特波特赛瓦(Botteswar)33千伏变电站EPC项目,首次进军孟加拉市场。项目位于孟加拉国东北部Sylhet地区,距离首都达卡约250公里,项目计划工期365天。这也是二季度该公司继中标印尼苏拉威西2台65兆瓦燃煤电厂工程以来,国际市场开发再传捷报。
2.PPP
明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18日,全国累计的PPP项目成交金额合计113695.8亿元,累计成交项目个数7845个。其中前15强企业中标金额总计高达52622.4亿元,占比46.3%。前15强企业中有8家大型建筑央企:中建、中交、中铁建、中铁、中冶、中电建、葛洲坝、中建国际投资;3家地方国企:云南交投、云南建工、河南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公司;3家民营企业:华夏幸福基业、东方园林、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园林(牵头人)、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体成员)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汾河干流稷山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项目工程静态总投资额为24842万元。东方园林收到河北省南宫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发来的《中标通知书》,确认公司为南宫市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的中标联合体,项目总投资103,811.35万元。
上海建工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绿城房地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九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杭州大江东绿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杭州蓝城致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绿城乐居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金华绿城房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收到了秦望区块搬迁安置房工程PPP项目的中标通知书,联合体为项目的中标人,预计项目投资金额约为54亿元(不含建设期利息)。
中南建设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南通中南运达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为“亳州市第二人民医院PPP项目”的成交供应商。中标价:总投资约10.07亿元。中南建设全资子公司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标“荣成市城区文体教育基础设施PPP项目”,总投资约10.57亿元。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牵头人,与中航信托组建的联合体中标S317线郑州境新郑机场至新密改建工程PPP项目,总中标金额22.42亿元。
龙建股份收到中标通知书,被确定为佳木斯市2017年国省道改扩建PPP项目中标社会资本,项目投资8.4亿元。龙建股份中标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公路维修改造建设工程PPP项目。项目总投资额2.4亿元。该项目将对克东县境内的克东镇、宝泉镇、玉岗镇、乾丰镇及润津乡5个乡镇内的公路进行维修改造,公路等级维持原有标准的路段69.808km,升级改造的路段78.642km,共计148.450km。合作期为15年,其中建设期1年、运营期14年。
浙江交科下属公司浙江交工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与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镇海至安吉公路德清对河口至矮部里段工程PPP项目。项目中标金额为14.36亿元。浙江交科子公司浙江交工中标“104国道西过境平阳段(104国道瑞安仙降至平阳萧江段)改建工程PPP项目”。项目静态建设总投资预算约14.47亿元。
中交投资与一航局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百漾千河”综合治理PPP项目。项目总投资为22.5亿元,合作期20年,其中建设期3年、运营期17年。中交投资牵头,与二航局、二公院、四公局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温州高铁新城产城融合PPP项目,总投资额约199.88亿元,合作期限为15年。中国交建所属隧道局中标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省道202线伊敏至红花尔基段一级公路PPP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6.2亿元,合作期23年,其中建设期3年、运营期20年。由中交投资牵头,三航局、二公院参与组成的中交联合体,成功中标江苏省句容乌背山科技产业园综合环境整治及园区运营PPP项目,项目估算投资50亿元。中国交建总承包公司以中国交建名义与四公局、上海开艺设计集团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产业创新中心及配套设施PPP项目,投资估算总额约29.7亿元。该项目合作期限为15年,综合建设期暂定为3年。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标玉林市二环东(南)路道路及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项目总投资金额约21亿元,成功实现公司2018年投资业务开门红。该项目是公司继三亚、武汉、包头、汕头之后中标的第五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项目,是公司在广西投资市场的又一战果。
龙元建设牵头组建的联合体成为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及灵桥镇安置小区建设工程PPP项目的预中标社会资本联合体,项目总投资额估算23.15亿元;龙元建设预中标宁阳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项目投资额为3.2亿元;龙元建设中标余姚市档案馆基础设施PPP项目(标段),项目投资额为2.2756亿元。
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中标S43呼和浩特机场高速公路PPP项目社会资本投资人。项目是新机场综合交通规划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29.7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估算总投资97.5亿元。
同济科技中标西安西咸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PPP项目,项目为管理运营西咸新区第一污水厂一期一阶段2.5万m3/d设施,为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贸中心园区内的居民和单位提供合格污水处理服务,项目采用TOT模式运作,特许经营期20年。项目中标价2.07元/立方米。同济科技公司中标“平乡县污水处理厂PPP项目社会资本方采购”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额1.95亿元。
云南路桥中标个旧市第一批重要县乡道及农村公路改造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中标金额约2.64亿元,合作期限11年,其中建设期1年,运营期10年。
由陕建集团牵头、陕建华山路桥集团和陕建机施集团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西安市体育中心外围提升改善道路PPP项目二标段,总投资额23.18亿元。该项目将采用BOT运作方式,合作期限15年,由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维护和移交等全生命周期工作。
隧道股份全资子公司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G236鄱余高等级公路(G236芜湖至汕尾公路鄱阳县城至余干乌泥段改建工程)PPP项目(第二次)”。本项目工程路线全长约34.411公里,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24.55亿元。
中国中铁公告,公司所属联合体中标沈阳市快速路PPP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额为111亿元。目前,公司正在筹划市场化债转股,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粤水电与中咨集团组成的联合体为中标广东省省道S540线阳江雅韶至白沙段扩建工程PPP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估算金额为13.67亿元;粤水电与粤海投资有限公司、荆门正源光华管业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湖北省恩施州车坝河水库引水工程PPP项目”,项目的估算总投资为10.399亿元。
中铁四局与南京市城建集团组成联合体中标徐州市睢宁经济开发区环境提升及综合治理PPP项目,项目总投资18.1亿元,项目合作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维护期8年。
1.政企合作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与东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片区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等六大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东莞将支持中冶集团参与东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双方还将在科研领域展开合作。中冶集团将积极推进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试验中心落地东莞,东莞也将鼓励企业在科研领域与中冶集团开展合作,共同设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服务东莞经济建设。
中国中铁与河源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开发、市政工程、轨道机场、综合管廊、生态环保、房地产、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综合开发建设及其它相关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河源市牵手中国中铁,深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合作项目预计总投资达1000亿元。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与湘潭市人民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竹埠港新区产业发展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湘潭市将全力推进竹埠港地区整体开发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将竹埠港新区打造成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示范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滨江生态宜居新城建设的样板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在国际产能与区内项目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同时,中国交建还将联合宁夏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500亿元宁夏交通发展基金,全力参与宁夏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松江区签署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一流基础设施、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共同推进松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内容具体包括重大基础设施技术领域合作、城区建设规划设计领域合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领域合作、旧区改造领域合作等。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与慈溪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项协议,双方将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多领域的发展合作,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将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在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业产业园建设、水务集团混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装配式建筑、重点区块综合开发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中国建筑与宁波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围绕重大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金融、股权等方面展开合作。中国建筑将围绕宁波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规划,以投资、建造、运营、发展“四商一体”模式,提供城市规划提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产业导入运营等“一揽子”服务。
中国交建与山东省政府签订“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山东省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地铁投融资建设、特色小镇、军民融合等重大项目建设领域开展长期战略合作。6月26日,中国交建与重庆市万州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城市片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深化战略合作关系。
2.银企合作
中国建筑集团与建设银行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双方将开展全方位合作,树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合作标杆。双方还就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住房租赁业务及城市发展产业基金等领域的合作签订了专项合作协议。
3.产学研合作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推动相关EPC、PPP、工程总承包等项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形成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强化项目信息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亚厦股份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联合成立建筑工业化研究中心。通过优势互补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福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介绍,三方的战略合作重点在信息资源、科研开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设备成套、项目融资等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促进共同发展。
杭萧钢构与广东建邦兴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杭萧钢构在钢结构住宅体系上的设计、制造和施工等核心技术为支撑,合力建设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产业基地,共同推进江门市装配式钢结构绿色生态建筑发展,促进当地住宅品质高质量提升。
上海建工安装集团与卡万塔能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垃圾焚烧发电、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开展深层次的合作,通过充分发挥卡万塔公司在全球固废处理行业内的资金、工艺、运营优势和上海建工在国内设计、建筑、机电安装、石油化工装置领域的技术优势,强强结合,相互合作,共同开发市政固体废弃物处理市场,打造国内防治环境污染的标杆产业园。
西部建设与南昌地下空间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拟共同组建中建南昌海绵城市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双方将在城市地下空间、海绵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开发、建设、经营与管理方面展开广泛合作。
中建钢构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共同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与构筑物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实践,就钢结构建筑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开展技术交流;定期就所掌握的国家及地方新出台政策、行业动态、市场走势、工程信息、招标信息等进行共享。
中国交建与三一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意在工程建设与设备采购、重大设备联合研发及生产、资本投资、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新能源及其他新兴领域等方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双方在技术、设备、资金、人才、管理、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互补优势,秉承共担风险、共用利益的原则,共同推进并深化双方战略合作。
4.投融资
软银以8.65亿美元投资了装配式建筑公司Katerra,后者投资轮次为D轮。据悉,Katerra革新了建筑业的商业模式,它将建筑产品的所有部件进行拆分,全过程均在自己的生产线上完成,组装过程类似于拼积木。在软银完成对Katerra的巨额注资后,Katerra估值超过了30亿美元。
1月4日,上海鲁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慧远工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城市、BIM技术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鲁班软件将携手浙江慧远工程数据,助力建筑业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
1月13日,首届中国雄安产业发展论坛成功召开,未来,雄安新区将充分引入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面智能化应用服务。在绿色城市方面,雄安新区在未来建设中走绿色发展之路,重点引进资源集约、劳动高效、生产清洁等高精尖产业集群。在产业选择上,雄安新区将以高端高新产业为主,布局IT、生物、数字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中创新性强的领域和核心环节。
3月7日,班联数城有限公司与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班联数城将携手上海智能交通公司利用先进、成熟的建筑信息化能力与时空地理信息化能力,在智能交通领域和相关业务的应用上开展深度合作。
3月16日,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理事会会议在同济大学顺利举办。研究院下设建筑产业政策研究中心、建筑产业现代化研究中心、建筑产业数字技术研究中心、建筑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智能建造研究中心五个研究中心。研究院定位成为中国建筑产业创新发展顶尖智库之一,围绕建筑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建设项目管理技术等领域,开展建筑产业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
2018年下半年,中央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判,对项目包括PPP项目,加强了合规性校验。通过这些手段,下半年一些合规的项目可能会加快落地。近期政策态度已初显缓和,比如PPP清理接近完成及新疆项目复工等,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还会延续平稳的态势。
宏观上,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心没有变,建筑企业顺应时代潮流走出国门是必然趋势;微观上,随着国内建筑市场日益饱和,建筑企业本身也有向海外扩张的动力。2018年下半年,国际工程景气向上,与国际接轨的建筑企业将显著受益。
受益地产销售回暖和消费升级,传统公装市场企稳回升。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广,全装修迎来发展黄金期,装饰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家装行业逐步走向标准化,通过产品端套餐化、材料端集采化、管理端高度信息化、营销端互联网化,着力整合分散的家装行业,将有力地提升装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鲁班咨询预测,2018年下半年,装饰企业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建筑业面临着两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一是压力。面对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成本上升、推行绿色建筑所形成的多重压力和困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二是动力。市场日益规范、增长动力转换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技术的创新。建筑业企业应迎难而上,转变思维,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转型升级路径,以谋求新发展。
1.把主业做精,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结合自身的优势进行准确定位,挖掘和发展自身擅长的业务领域,把主业干精,把实力做强,以谋求长足发展。
2.改革生产方式,不断技术创新
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要紧紧抓住建筑行业生产方式和工程技术的变革、集成和创新等关键环节,努力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速度型向效益型、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
3.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益
建设信息化,充分运用BIM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开发基于企业转型升级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形成“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有机融为一体”的管控模式,实现质量和效益双丰收。建筑企业在加快完成企业原始积累的基础上,要建立融资平台,逐步完善现代企业新的管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