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钢明 邹宜静 卢 钢 蒋荣平
(1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富阳 311400;2杭州市种子总站,浙江杭州 310020;3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12;4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富阳 311400)
利用芦笋大棚的冬季保温效果和采“光头笋”期间畦沟的空间套种马铃薯、青菜、紫云英,充分利用了芦笋地富余的养分,生产期间一般不施肥、不用农药,产品正值春节前后上市,效益较高。
杭州市富阳区芦笋自1986年引种成功,经历了栽培品种从白芦笋到绿芦笋,栽培方式从露地到大棚、到多层覆盖栽培的发展过程,现栽培面积达800 hm2(1.2万亩),居全省首位,为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
芦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种植可采收8~10 a(年),生产周期长,种植行距大,复种指数低。大棚芦笋每年冬季随着地上部的枯死,地下部进入越冬休眠期。生产中一般在当年12月中下旬清园,翌年2月开始采收“光头笋”,4月开始留母茎,此期长达4~5个月。为充分利用大棚芦笋冬季及早春空闲地和保温、避雨的大棚设施,2014年以来,笔者利用畦间地沟免耕套种马铃薯、小白菜(青菜)和紫云英等作物,获得了较好的收益。该技术不仅没有影响主作芦笋的产量和效益,还有效解决了大棚芦笋种植模式单一、设施利用率低、土壤盐分积累等问题,同时提高了芦笋园的复种指数,另外还充分利用了芦笋地富余的养分,加之芦笋大棚内病菌少,一般不需施肥、用药,只增加套作蔬菜种子和人工成本,即可生产在春节期间上市的高品质蔬菜,当地市场销售价格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套种的蔬菜各具特色,早熟马铃薯块茎圆整光滑、商品性好,青菜鲜嫩,紫云英时鲜、口感嫩糯,深受消费者青睐。2016年大棚芦笋冬春季高效套种技术在杭州市富阳区推广应用241 hm2(3 610亩),并在浙江省湖州、嘉兴、丽水等地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6 m宽钢架大棚利用中间一沟套种,在不影响芦笋产量和效益的前提下,2014~2016年每667 m2芦笋大棚套种的马铃薯平均产量150.8 kg、产值2 454.9元,3 a(年)平均增收2 196.2元;套种的青菜平均产量75.3 kg、产值793.2元,3 a(年)平均增收591.7元;套种的紫云英平均产量95 kg、产值2 834.5元,3 a(年)平均增收2 431.4元。8 m宽大棚可利用中间两沟套种,套种作物面积为6 m宽大棚的2倍,因而套种产值可增加1倍,效益更佳。
12月初芦笋地上部尚未完全发黄枯死时,仍属养分积累阶段,不可匆匆清园。12月15日左右待茎叶完全停止生长后及时收割清理,并清除残枝枯叶。清园结束后,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消毒土壤,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每667 m2施腐熟栏肥2 000~3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750 kg、复合肥(N-P-K为15-15-15)25 kg。
3.1.1 品种选择 选用结薯早、块茎膨大快、休眠期短、高产、优质、抗病的脱毒种薯,如东农303、中薯3号等品种。早熟品种生育期短,能提早上市,价格好,且不影响芦笋茬口。
3.1.2 播种 播前沟灌跑马水,12月15~25日播种,播种时种薯芽眼朝上,株距25~30 cm,均匀摆放到畦沟内,下压使其充分接触土壤,以利于扎根出苗。然后均匀覆盖20~25 cm厚的稻草,若覆盖不严会影响马铃薯产量,增加绿薯率,影响品质。为促进马铃薯早出芽,也可在稻草上覆盖地膜增温,地膜两边用泥土压实。
3.1.3 田间管理 芦笋清园结束后盖严棚膜,内搭中棚。播种前保持土壤湿润,冬季不需浇水,也无需施肥;稻草覆盖能抑制杂草生长,不需要除草。整个冬季做好保温增温工作,一般不通风,待翌年3月棚内温度高于32 ℃时适当通风降温。
3.1.4 病虫害防治 冬季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较轻,以预防为主,一般无需用药。
3.1.5 采收 翌年3月中旬至4月初,在马铃薯茎叶转枯黄时,拨开稻草直接分次拣收,操作简便。
3.2.1 品种选择 选用苏州青、黑大头、油冬儿等优良地方青菜品种。
3.2.2 播种 一般12月20日左右播种。播前晒种,6 m宽大棚每667 m2用种量150 g,8 m宽大棚每667 m2用种量250 g。播前浇湿畦沟,将种子直播于芦笋畦沟内,适当密植。若遇低温,播后要在畦面盖一层地膜,边缘用少量泥土压实,以保温促苗。出苗后幼苗顶膜时再揭地膜。
3.2.3 田间管理 前期密闭大棚,以保温、保湿为主,促苗早发;整个生育期,视天气情况适当在中午前后通风降湿,避免病害发生。一般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0 ℃左右,夜间5 ℃以上,但当白天温度回升到30 ℃以上时,需逐步加大通风量。因青菜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视田间情况进行水分管理,如土壤干燥,可在棚内沟灌或喷洒少量水,土壤湿度保持在65%左右;因芦笋园肥力充足,无需追肥。
3.2.4 病虫害防治 青菜整个生长期病虫害发生较轻,一般不喷药,但要注意防治蚜虫和霜霉病。发生病虫害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规范用药。蚜虫可用22.4%螺虫乙酯 (亩旺特)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可用25%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2 000倍液防治;采收前7 d(天)内禁止用药。
3.2.5 适时早收 翌年2月中旬至4月下旬视芦笋生长情况及青菜市场售价分批采收上市。采收早产量低,但质地嫩、品质好;采收迟产量高,但纤维多、品质下降。为不影响芦笋生长,提倡适期早收。
3.3.1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期长、花期较迟、植株较高的浙紫5-12等中晚熟品种。
3.3.2 种子处理 紫云英种子表皮有一层蜡质,播前需进行选种、擦种、浸种和拌种等处理,以提高种子吸水速度和发芽率,降低病害发生率。选晴天摊晒种子4~5 h(小时),然后加入一定量细砂进行擦种,再用密度为1.15 g·cm-3的盐水选种,以除去病粒和瘪粒种子,之后将选出的种子放入0.2%磷酸二氢钾中浸泡10~12 h (小时),捞出晾干待播。3.3.3 播种 10月10日左右播种,6 m宽大棚每667 m2用种量150 g,8 m宽大棚每667 m2用种量300 g。因紫云英喜湿忌渍,为保证全苗,播前2 d(天)沟灌1次跑马水,选晴天均匀撒播。
3.3.4 田间管理 以保温、不通风为主,紫云英在不同生育期所需的土壤水分不同,幼苗期根系不发达,园土需保持较高的水分;生长中期正值寒冬,地上部生长缓慢,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开春后植株开始旺盛生长,园土湿度保持在70%左右。芦笋园肥力较高,生长过程中可不施肥。紫云英可抑制其他杂草生长,一般无需除草。
3.3.5 病虫害防治 紫云英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菌核病、叶斑病、蚜虫、蓟马及潜叶蝇等。因紫云英呈条状套种在芦笋间,形成了小区域的自然隔离,病虫害较少发生。若有少量发生,可采用性诱剂、色板、杀虫灯、防虫网等方法防治。
3.3.6 适时采收 紫云英嫩梢可作为美味时鲜蔬菜,采摘后的鲜草可作有机绿肥利用。翌年1月底至4月中旬分批采收嫩梢,嫩梢长20~25 cm。盛花初荚期鲜草产量高、含氮总量高,埋青后腐解快,肥效好,此期可结合芦笋园中耕,将紫云英翻埋入土做绿肥。埋青时每667 m2可施生石灰25~40 kg,促进紫云英充分腐烂腐熟,同时中和土壤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