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2018-08-15 00:56秦春华王友利
关键词:血源性针头针刺

秦春华,王友利

(广西大学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4)

针刺伤医院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病最危险的传染途径之一,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很多侵入性操作机会,发生针刺伤的机会比较大[1]。而皮肤针刺伤是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病毒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据有关数据统计,每年至少发生20余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死亡人数近百人;同时针刺伤也会造成受伤者严重的心理压力,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减少针刺伤,做好预防血源性疾病的感染。而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门诊护士4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其中,男5名,女35名;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2.65±3.28)岁;平均护龄(13.42±1.45)年;学历:中专10例,大专12例,本科18例;职称: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8人,护士20人。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认识,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由被调查着匿名自填,同时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基本资料和常见的针刺伤形式。调查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采用统一指导语,并由专业人员介绍填写方法,由被调查着独立完成答题,并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调查45份,收回40份,有效回收率为88.9%。

1.2.2 问卷调查内容

护理人员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姓名、文化程度、科室等等;针刺伤相关认识共15个条目,依据简单评分法:“是”为2分,“否”为1分,“不知道”为0分,总分60分。针刺伤危险因素共10个问题,前9个问题均采用Likert5点积分法,按内容采用0分、1分、2分评分,满分38分。

2 结 果

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主要危险因素:对针刺伤认识不足占40%、个人操作习惯不当30%、针刺废弃物处理不当20%、环境因素10%。

3 讨 论

针刺伤在医院发生概率比较大,它是累及皮肤深部的侵入性操作,导致受害者出血[2]。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发生医源性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刺伤后通过血液传播可引起严重或潜在的致病感染,同时针刺伤也可能会导致受伤者心理严重压力,甚至可能会产生中、重度抑郁情绪,影响受感染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3-4]。所以临床上必须要认识针刺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依据这些因素提出全面的预防措施,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的概率,从而有效预防针刺伤导致的血源传播疾病的发生。

3.1 针刺伤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3.1.1 对针刺伤认识不足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熟悉职业损伤和暴露相关知识,对自身保护工作做的不到位,也没有意识到可能造成的后果;另外,护理人员工作繁杂,护士将注意力放在其他工作上,对污染针头的处理比较随意,导致工作中经常发生针刺伤问题。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护理人员需要避免针刺伤的知识,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保护意识薄弱,有87.2%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使用注射器习惯性将针帽再套上[5]。

3.1.2 个人操作习惯不当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个人操作习惯不当是针刺伤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工作忙碌时,仓促的将针帽回套比较容易发生针刺伤。有关数据调查显示,注射前的操作针刺伤率为14.3%,此时虽无感染性病毒,但是留下伤口,增加感染的概率;注射时的针刺伤多发生在拔针时,其刺伤率为16.96%;注射后用具处理引发的刺伤率为65.2%。护理人员这些不良个人操作习惯比较容易引发针刺伤,所以在工作中必须要重视规范个人操作习惯。

3.1.3 针刺废弃物处理不当

很多医院规定输液器、针头、使用后分离并浸泡消毒,有些甚至要求点数回收,增加了护理人员接触污染针头的机会。调查数据显示,针刺伤发生在操作后,特别是使用过的针头和整理用物时,因为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主要由护理人员使用和处理,护理人员完成这项工作的同时,比较容易被针刺伤,注射后处理针头不当或随意放置等都是导致针刺伤增多的因素。

3.1.4 环境因素

操作环境拥挤、照明条件不好和采光不良等因素也是针刺伤主要因素之一,护理工作量的大小和针刺频率有一定的关系;针刺伤的危险率与工作形式,工作任务、不同病区护理复杂性有关,超时工作和锐器伤也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些不良环境因素都会导致针刺伤发生概率增加。

3.2 针刺伤防护措施

3.2.1 加强护理人员安全防护教育

医院在护理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做好安全护理,促进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的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通过培训和学习使护理人员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从而增强健康防护意识;同时医院还必须要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分级控制器械应用,合理设计注射器针头等,降低工作中针刺伤事件的发生。

3.2.2 规范操作行为

建立针刺伤管理制度、处理原则等规章制度,约束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比如严禁针头回套、避免用手分离针头、针头严格按照规章分类放置,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操作时带手套等。如果皮肤接触到患者血或液体要彻底清洗,摘掉手套后立即洗手。

3.2.3 废弃物管理

医疗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锐器盒应该放在安全区域内;用过的针头不要折断或弯折,应该立即放入锐器盒中,2/3满时应该停止使用。

3.2.4 改善工作环境

加强病房管理和工作环境的管理,保证病房安静、整洁,采光良好,照明设施要实时检查等,从而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降低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针刺伤。

猜你喜欢
血源性针头针刺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和预防对策
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回顾性研究
IUD取出术致血源性职业暴露1例
氯化锂对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化的影响
报复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