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王介明
本期主持人:王介明
王介明,我国著名的神经内科专家、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北京脑血管病医院、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院长。
痛风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常见病,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病常见于40~55岁的中年男性,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其实,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病、公元前500年就有了报道。18世纪英国人发现痛风多发生在生活优裕的达官贵人中。故欧美把痛风病称为“帝王病”或“奢侈病”。
1.痛风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症状,最初多发生在足的拇趾关节,其次是踝、手、腕、肘关节。白天无异常,半夜突然发作,脚底感觉紧绷、抽痛、针刺痛,关节开始浮肿,无法穿鞋行走,1~2天内达高峰,严重时伴发热、心悸、白细胞增高。一周后症状自然消失,但会反复发作,一年数次或数年一次。组织中尿酸升高,超过正常,可以析出结晶,在关节腔内形成结晶就是由痛风的原因造成。据《美国医学杂志》报道,血清尿酸535微摩尔/升,痛风发病率可达22%,在这个值以上90%的人可发生痛风性关节炎。
2.尿路结石:每日在尿中排出尿酸达1100毫克以上时,50%以上的人可出现尿路结石。结石梗阻输尿管,可引起肾绞痛和血尿。腹部X线不易发现结石,CT扫描可证实结石。
3.肾脏病变:起初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肾小管及肾小球相继受损,最终发展为尿毒症。合并肾功能障碍者并不少见,临床称为“痛风肾”。
1.饮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经常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如海鲜、禽、肉、蛋、动物内脏等。酗酒特别是啤酒,这些物质在体内代谢,最终使尿酸增高(正常男性尿酸为416微摩尔/升,女性不超过357微摩尔/升)而发生痛风。因此,日本的相朴士大多患有痛风。而且,尿酸增高也说明肾功能不好。
2.遗传:痛风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英国报道痛风家族发病率为38%~80%;美国报道为6%~22%;我国北京、江苏为5%~6%。据某医院统计的626例痛风病人中,有痛风家庭史者93人,占14.8%。其中,12人三代有人患痛风,42人同胞兄弟患痛风。
3.药物:如阿司匹林、噻嗪类利尿药、双氢克尿素、磺胺类药、青霉素、头孢霉素等,这些药物由于大部分由肾脏排出.可以阻碍酸的排出,导致尿酸增高而发生痛风。
4.其它因素:如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抑郁、外伤、手术、寒冷,等等,都可造成尿酸水平升高而发生痛风。
1.痛风病人应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禽等,蛋白质以植物蛋白为主,鼓励多吃水果、蔬菜、豆类,多饮水,尿量保持在每日2000毫升以上,促使尿酸排泄。
2.痛风病人要严格戒酒,特别是啤酒,因为啤酒含有大量的嘌呤,同时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生乳酸,会减少尿酸的排泄,加重病情。因此,痛风病人要终身戒酒。
3.急性期可用“秋水鲜碱”治疗,对消除炎症及止痛有特效,90%以上的病人可终止发作,但副作用较多,不宜长期应用。也可用抑制尿酸合成的“别嘌呤”(别瞟呤醇)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丙磺舒、磺吡酮等。
目前对于痛风只能控制症状,无法根治。最好的办法是控制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适当运动,保持乐观的情绪,劳逸结合,防止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