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脉保护的上海郊区农村发展——以崇明马桥村村庄改造为例

2018-08-15 01:59
中国勘察设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竹编崇明村庄

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意见》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及“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等战略部署。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已经明确全面、长远的方向,而如何在一个个微观乡村案例中贯彻中央精神、促进农村发展,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上海郊区农村发展趋势——市级层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

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海市于2007年启动实施了村庄改造工作。村庄改造以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林地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等规划保留的农村地区为实施区域,以保护修缮、改善环境、完善功能、保持风貌、传承历史为主要原则,在保持农村自然居住风貌的基础上,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综合环境状况。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农委和市财政局加强了村庄改造的资金支持和管理。2015年6月,为推进上海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和规范农村村庄改造项目及资金管理。提高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效益,上海市农委、市财政局制定了《上海市农村村庄改造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由上海市财政局、市农委对区县和乡镇的改造提升进行规划编制、统一管理、落实项目及实施建设,重点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环境整治及公共服务的提升。

村庄改造规划方案只需符合相应的申报内容要求、制图规范,并按照建设内容单价标准提出相应的预算,审批后即可获得改造资金支持。这对上海农村地区的改造和提升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生态岛建设为崇明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自从崇明提出了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之后,作为上海最大的生态空间,崇明的价值将会在长远的未来逐渐显现。同时,长三角已经步入了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发展阶段,区域消费和旅游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期。大城市近郊农村拥有众多大型绿色生态空间和原生态传统村落,这些空间资源加上近郊便利的区位条件,对于城市乃至区域人群来说是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在这一趋势和背景下,崇明的农村地区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特大城市郊区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崇明区城桥镇马桥村位于崇明城区西北角,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866亩,总户数为711户,总人口数1734人,村级可支配收入85万元,村人均年收入16150元。马桥村村内河道交错,水利发达,土壤资源丰富,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逐渐由一个比较贫困落后的小村庄转变为现今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村。马桥村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整,村级经济基础较好,村民自愿参与率较高。同时,村委组织协调能力较强,有利于村庄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

产业空心化缺乏发展动力

目前,马桥村拥有特大城市郊区的优越区位条件,但缺乏好的利用。从整个崇明地区来看,现状乡村产业发展重点是依托上海中心城市的辐射,在消费、休闲、创意、旅游上进行乡村发展的试验和探索。依托良好的环境和生态、田园品牌,已经有众多新兴业态开始萌芽和生发,如研发商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生态休闲等新经济的业态,在崇明全岛均有布局。

木偶脸上本来的漆色却完好,小刀的利刃对它竟毫无损伤。王爷将眼睛几乎贴在那木偶脸上刮那些新蹭上的铁漆时,犹如从瓷器表面刮下一些将干的泥渍。

反观马桥村,其产业发展仍以种植业和手工业为主,因其靠近崇明城区的城桥镇,紧邻崇明工业园区,因此,村级层面并无工业产业的引入,这也为马桥村保留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原生态的乡村风貌。但在另一个层面,传统的种植业和手工业吸纳就业有限,村中的年轻人口不愿从事农业,大多外出打工,因此马桥村人口在逐渐流失,目前也缺乏具有吸引力的产业体系来支撑其长远发展。

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危机

马桥村的竹编工艺世代相传,曾多次获邀参加上海竹编展。因马桥独特的岛屿地形和气候条件,村民喜在村前屋后种植竹子,既挡风又美观,在竹子生长三四年后,村民把竹子在白露时节砍下来,浸放在附近的小河塘里(吸水之后增加竹纤维的韧性),农闲时再拿来劈成竹篾,制成日用品,并作为商品售卖。在长期的村庄发展过程中,竹子逐渐成为了具有独特地方印记和空间意向的文化符号。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竹编制品和传统手工艺在马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村内目前仅有数位老人坚持制作竹编制品。在笔者的实地访谈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村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手工艺逐渐散失的惋惜。

随着竹编这一手工艺在马桥的式微,曾经被竹林包围的村庄也逐渐失去了这一重要的空间意象,竹林不再具有经济价值,便缺乏维护和种植的动力,空间环境开始陈旧和破败,变得越来越缺乏吸引力。

生活设施缺乏场所活力

随着产业的动力减弱、文化意象的残缺,马桥村的生活设施也在变得老化,亟待更新升级。一方面,除了道路设施的硬化还有差距外,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马桥村仅有村委会,缺乏文化、体育和娱乐设施。因为距离城桥镇较近,因此未设置幼儿园和小学等,村中儿童主要去镇区上学。

现状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较低,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障碍,而实际上,村民均热切希望拥有新的聚会聊天场所和文化活动场所。

基于历史文脉保护的村庄提升改造思路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乡村的性格特质。任何一个人类聚落的发展,都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留下种种痕迹,体现以往各个时期的记忆。文脉就是传承这一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马桥村并不具备很多具有历史、科学、艺术或建筑价值的建筑和建筑群体,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原始的街巷阡陌格局被完整地保留,周边的景观环境也是完整和原真的,这些生活景观也为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留下了空间和时间上的记忆。

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趋势来看,受到欧洲历史保护思潮的影响,与公共历史和日常生活相关的历史环境已经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1]。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八届全体大会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指出:“历史城区,不论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这些地区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的价值.....这些文化财产无论其等级多低,均构成人类的记忆”。可以说,对历史文脉进行保护,是城市活力塑造、提升居民信心、延续历史记忆的重要手段。保护历史文脉,最重要的是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历史文化、尊重本地居民的共同意愿。

因此,针对马桥村发展动力不足、文化传承面临危机、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活力、生态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应寻求一条基于自身现状特点、适应村民发展意愿、行之有效、循序渐进的发展之路。除了对历史文脉的尊重和保护,还应该重点对村民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村容村貌进行提升改善,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便利、原真、美丽的宜居家园。

识别本地特色,凸显文化传统

马桥村以竹闻名,以竹编手艺著称,竹文化是马桥突出的特色主题。随着竹编制品渐渐被价廉物美的塑料制品所替代,在手艺人逐渐老去的如今,竹文化不仅需要找回世代相传的手艺,更需找回马桥村的文化印记,重塑村民的共同记忆。

(1)打造特色竹景观,营造竹文化氛围

提炼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如竹林、竹景、竹艺,在链接马桥村南北区块的中央大道集中布置,形成具有竹意向的轴带景观。通过花宅、花径、砾石铺装、竹编装饰等补充设计手法,带动周边区域的文化景观整体改善,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标志性的景观意象。运用花竹元素,塑造特色空间风貌,将竹主题合理应用于村庄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强化整体认知。

(2)扶持世代相传的文化和产业,继承传统,重寻发展动力

保护现状竹林,并借助市级改造资金逐渐扩展竹林种植范围,同时,将竹编技术的影响由单一的手工艺制品向外围扩展,开设竹编体验课程,建设竹艺工作室和工艺品商店,扩大传统技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结合本地休闲民宿设计旅游产品。

积极寻求艺术家合作,力求将竹编产品改造为艺术品,提升产品的文化吸引力,并应坚持“素材来源本地、技艺根植本地”,突出“崇明竹编”的特色品牌效应,扩大宣传。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的产业,其背后的文化意蕴难以替代,可以更好地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一旦形成稳定的市场,将会具有持续的竞争力。

保护先于改造,改善重于新建

(1)保护整体空间环境,改造提升公共设施

在村庄改造过程中,“保护为先”是尊重历史文脉的基本原则。首先应尽量避免大拆大建,避免过多不必要的投资。对居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场所、体育休闲设施,应尽可能通过对原有闲置建筑的空间改造和功能重置,为村民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此外,通过各项环境整治措施,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尤其是在村庄入口、公共活动中心等空间节点形成标志性景观,塑造积极、美观的空间环境,如在村庄入口广场通过水景、廊架、水生植物配置等手法提升环境品质。(图1、图2)

图1 村庄入口广场一设计意向

图2 村庄入口广场二设计意向

(2)开展积极的公众参与,改善环境同时提升居民认同

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对空间环境进行有选择的、渐进式改善,需要充分征询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充分和有效的公众参与可以提升居民的荣誉感和地方认同。

面向人的活动,塑造人性空间

(1)改造提升公共活动核心空间,吸引多元人群

村庄改造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居住在这里的村民,空间场所的塑造应更面向人的需求,塑造人性空间。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马桥村居民对文化生活、体育健身等功能的需求逐渐增强。集中的公共活动空间可以提供交流活动的场所,也可以为全村的空间认知提供一个标志性的节点。

对现状的村中心地区进行空间改造,建设一个村民的公共活动核心空间。针对现状单调、缺乏设计和吸引力的空间,针对性提出设计策略。如增加景观树池座椅、增加行道树种植、建筑外墙增加竹篱和花池、增加上攀藤本植物的遮阳廊架、扩建健身区域、增加竹编木马雕塑,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使中心活动空间能够更加舒适、更加有趣味,能够吸引老人、儿童和青年人等多元人群,真正提升村民的文化参与,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供场所,不断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图3)

(2)延伸滨水漫步和休闲空间,创造独特体验

除此之外,以公共活动中心为基点,向南北延伸,结合现状水系形成一条适宜步行、气氛幽静、花树相间的水岸景观轴。重点通过植物配置的变化和人行道铺装的引导,形成线形趣味空间,使村民和游客愿意漫步其中,获得具有人情味、具有独特乡村味道的滨水景观体验。(图4、图5)

图3 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意向

图4 水岸景观轴设计意向一

图5 水岸景观轴设计意向二

结语

对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如何保护自身的田园和文化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城市发展模式和空间意象复制到乡村,同时提升自身的设施服务水平、保持对自身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持续吸引力,这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从操作的层面来看,尊重村庄自身的发展特色,从本地基础层面来寻求发展的动力,并在空间建设过程中运用和强化核心文化要素,从人的视角进行空间改善的行动,为多元活动提供场所,这应该是一种积极而审慎、相对可行的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竹编崇明村庄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我的小村庄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村庄,你好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