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授课的重点,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独立学习、深入探究,从而养成正确的三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入阅读的情境,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感受美的意义,开发自身潜能,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小学生处在发展阶段,身心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阅读的审美框架,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小学是学生未来打好基础的关键期,在此时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意识是最合适的。通过语文阅读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完善阅读审美框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审美框架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还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和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提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除此之外,语文与其他学科是相互联系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渗透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一)借助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随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只有学生对阅读真正感兴趣了,教师才能进一步的对他们进行审美教学,才可以顺利的开展一系列的审美教学活动。因为只有在学生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之上,他们自身才会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确保注意力集中,不分心,同时积极发散自身的思维,自然而言的也就形成了审美意识。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是首要的教学任务。新的教学大纲中就对教师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们积极地给学生们创建出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阅读。所以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做充足的准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教学课件,带领学生们走进阅读中去,去用心体会文章中所传达出的情感。比如教师可以对传统的“逐字逐句”式的教学方式作出转变,进行创新式教学,逐步的培养学生们的个人审美能力。
(二)利用朗诵让学生们去体会阅读中的审美 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朗诵的前提下,学生们才会对文章的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们构建一个比较好的朗读环境,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快地去融入到文章的具体情境之中去,更容易去揣摩作者的心境。现如今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教学设施也在不断的提升,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带来的便利,通过音频、视频教学,在学生们朗诵的时候配以一些符合情境的音乐播放,甚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文本朗诵,这样做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投入到朗诵中去,有效地去领略作者的文章中的美。
(三)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审美教学 最新的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理念中指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以自身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有机会去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去,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们保持沟通交流,跟学生共同探讨文章,探讨文章所想表述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在课余的时间多阅读多积累。看到优美的词句的时候可以记录下来,长时间的积累会大大提升学生们的文学素养,让学生们在学习掌握课堂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在知识层面做到进步和延伸,由此推动语文阅读中的审美教学。
(四)尝试采取分层递进式的审美教学 教师对学生们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的时候应该高度注意层次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能力而去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凭借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阅读审美的导入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自身作为教学的客体,最终通过分层式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完善自身,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意识。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和引导学生提升审美素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构建。
[1]罗旭玲,丘聪雄.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J].华夏教师,2015.
[2]吴小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
[3]孟凡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