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效益评估

2018-08-14 09:55吴凤来陈传哲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效益

吴凤来 陈传哲

摘要 按照《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实施方案》要求,对核心示范区按照主要示范推广技术进行统一防治,通过与辐射带动区、农民自防区和完全不防区比较各种病虫草害发生危害情况、防治情况及其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科学评估其配套技术的经济效益,为筛选出简单、实用的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成套技术、提高防控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棉花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棉花;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效益

中图分类号 S43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113-02

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耕地面积8.87万hm2,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棉花为该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万hm2左右。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虽然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有所减少,但棉农在病虫草害防治中还存在着盲目使用和频繁使用化学农药的传统思想。为改变棉农传统施药习惯,2015—2017年在杞县裴村店乡曹屯农场周围进行了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示范内容与方法

1.1 示范区概况

试验设在杞县裴村店乡曹屯农场及陈楼村农户责任田,该农场常年种植棉花35 hm2左右,且连片成方,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为黏土。4月17—20日麦套播种,播种量为37.5 kg/hm2,播后覆盖薄膜。

1.2 示范区设计

示范区共设4个处理,即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农民自防区、完全不防区。其中,核心示范区33.3 hm2、辐射带动区66.7 hm2、完全不防区0.2 hm2,周围为农民自防区。

1.3 示范技术

示范技术包括选用抗(耐)病品种和合理轮作预防棉花枯黄萎病技术;应用麦田天敌助迁防治苗蚜技术(麦棉套种);应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棉盲蝽技术;应用太阳能灭虫灯诱杀地下害虫(地老虎、蝼蛄、蛴螬等)技术,应用色板诱杀棉蚜、蓟马、烟粉虱等害虫技术;应用生物制剂申嗪霉素控制棉花枯黄萎病技术;补钾控制红叶茎枯病技术;应用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棉盲蝽、棉铃虫等虫害技术;种子处理控制苗期病害技术[1-2]。在核心示范区内由工作人员按示范技术直接管理和操作,其余处理区由农民自行防治。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农民自防区及完全不防区每次施药后,调查记载用药品种、用药量、防治效果,计算防治成本,收获期进行测产。

1.4 各处理区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1.4.1 棉花枯黄萎病。苗期、蕾期、花铃期各调查1次,共3次。每处理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100株棉花,计算病株率,调查发病株的病情程度。

1.4.2 棉花蚜虫。苗期、蕾期、花铃期各调查1次,共3次。每处理分别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株,分别记载整株蚜量、有蚜株数与卷叶株数,计算百株蚜量、蚜株率与卷叶株率;现蕾后每点调查10株,每株调查棉花主茎的上、中、下3片叶上的总蚜虫数,统计有蚜株数与卷叶株数,计算百株3叶蚜量、有蚜株率与卷叶株率[3-4]。

1.4.3 棉花棉叶螨。苗期、蕾期、花铃期各调查1次,共3次。每处理分别5点取样,苗期每点调查20株,记载整株螨量、有螨株数和红叶株数,计算百株螨量、螨株率与红叶株率;现蕾后每点调查10株,每株调查主茎叶片上、中、下3片叶的总螨量,统计有螨株数与红叶株数,计算百株3叶螨量、有螨株率和红叶株率。

1.4.4 棉盲蝽。苗期、蕾期、花铃期各调查1次,共3次。每处理分别5点取样,每点100株,记载每株棉盲蝽的成虫数、若虫数、被害株数,计算百株虫量和被害株率。

1.4.5 棉铃虫。于卵盛期、幼虫盛期、三代卵盛期、幼虫盛期、四代卵盛期、幼虫盛期各调查1次,共6次。每处理分别 5点取样,每点固定查20株,记载每株上的卵、幼虫数和被害的顶尖及蕾花铃数,计算百株卵量、百株虫量和被害率[5]。

1.4.6 杂草发生情况调查。棉花苗期(6月10—15日)和盛蕾期(7月25—28日)各调查1次,分别对各处理的杂草数量和发生级别进行调查。随机调查5点,每点调查1 m2。

1.5 各处理区防治情况

记载各个处理区防治措施、防治对象及防治时间。同时,调查防治效果及投入。

1.6 测产

收获期(9月20日)对各处理进行理论测产,按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测产。每个样点中取11行测量行距,计算平均行距。每个样点中随机选取1行的21株测量株距,计算平均株距[6]。每个处理随机选3行,每行连续查10株,共计30株,分别调查成铃、幼铃、絮铃,计算成铃数。每个处理随机收取吐絮铃400个,晾晒干后称重,计算平均单铃重[7-8]。计算公式如下:

株数(株/hm2)=10 000/(平均行距×平均株距);

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总成铃数/株数;

总成铃数=成铃数+1/3幼铃数+絮铃数;

籽棉产量(kg/hm2)=密度(株/ hm2)×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单铃重(g/铃)/1 000×校正系数(90%)。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区病虫草害发生危害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棉花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草害总体为偏轻发生。其中,棉叶螨、棉蚜中度发生,杂草中度发生,棉铃虫、棉盲蝽、苗病以及棉花枯黄萎病偏轻发生。核心示范区病虫草害较其他处理区发生轻,说明核心示范区防效明显。

2.2 各處理区病虫草害防控效果

由表1可知,在棉花棉铃虫、叶螨、棉盲蝽、棉蚜、苗病以及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效方面,核心示范区为85.3%、辐射带动区为81.2%、农民自防区为78.5%。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的综合防效分别较农民自防区提高6.8、2.7个百分点,防控效果均好于农民自防田。

2.3 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由表2可知,核心示范区天敌数量为87.3头/百株,辐射带动区天敌数量为17.8头/百株,农民自防区天敌数量为15.3头/百株,完全不防区天敌数量为89.0头/百株。辐射带动区和农民自防区的天敌数量大大低于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区天敌数量与完全不防区相当,说明核心示范区防控措施对天敌昆虫杀伤力小,生态效益较高。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农民自防区的化学施药次数分别为2、8、11次,核心示范区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社会效益较好。

2.4 示范区经济效益评估

2.4.1 各个处理区产量三要素比较。由表3可知,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农民自防区和完全不防区的棉花株数分别为34 500、34 500、34 500、14 415株/hm2,每株铃数分别为28.3、27.6、24.0、19.5个,铃重分别为6.3、6.1、5.9、5.6 g。可见,核心示范区产量三要素均高于其他处理区。

2.4.2 各个处理区籽棉产量和增产效果比较。由表3可知,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农民自防区和完全不防区的棉花籽棉产量分别为6 151.5、5 808.0、4 885.5、1 573.5 kg/hm2,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农民自防区分别较完全不防区增产4 578.0、4 234.5、3 312.0 kg/hm2,其中以核心示范区的增产幅度最大。

2.4.3 不同处理区防治农药成本及投资效益比。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农民自防区农药及人工成本分别为1 593.0、2 482.5、3 457.5元/hm2;与完全不防区比较分别增值22 890.0、21 172.5、16 560.0元/hm2,投资效益比分别为1∶14.4、1:8.5和1:4.8,可见核心示范区投资效益比最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 结论与讨论

示范结果表明,棉花绿色防控整套技术对棉花全生育期病虫草害防控效果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龚国臣,熊莉,谌湘泽,等.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效益分析[J].棉花科学,2016,38(1):55-57.

[2] 龚国臣,熊莉,谌湘泽,等.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J].棉花科学,2015,37(6):47-49.

[3] 喜献珍,祁美容,李强,等.昌吉市棉花绿色防控示范区技术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2014(1):47.

[4] 韩玉.萧县棉花害虫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

[5] 张新全,杨勤民.规模化军垦棉区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实施[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8):28-30.

[6] 程二东.鲁西南棉花病虫害发生及绿色防控技术:以山东东明县为例[J].中国棉花,2011,38(3):38-39.

[7] 彭道蓉.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研究[J].農业与技术,2014,34(2):134.

[8] 刘华保.棉花病虫害防治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17,11(17):15-16.

猜你喜欢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效益
水稻病虫草害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措施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