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煜
20世纪60年代的爱情和婚姻,被赋予了许多革命的色彩。
1964年9月19日上海《青年报》报道了上海光学仪器厂青年叶佩君的婚礼,是在宿舍俱乐部里举行的。屋子正中高挂着一幅毛主席的像,墙上还挂着同志们送的对联,上面写着:“创业成家,三十而立……”新婚夫妇这天晚上同往常一样穿着相同的衣服,胸口戴一朵大红花。婚礼开始,新婚夫妇先恭恭敬敬地对毛主席像鞠躬行礼;接着,厂团委书记和同志们热烈祝贺。祝贺的同志们还纷纷以节目助兴,有的唱歌,有的说相声。最后,在新郎新娘合唱《社会主义好》的歌声中,婚礼结束。
那时城里的人们结婚大都在晚上进行,因为白天得用来干革命工作。基本程序是:新郎、新娘共唱《東方红》或《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两段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向毛主席像三鞠躬;向家长三鞠躬;新郎、新娘互相鞠躬,也是三次;向来宾敬礼;分发喜糖;婚宴基本上是没有的,大多是请帮忙的人吃碗面条,面条里须放鸡蛋两只。
在农村,情况稍有不同。
唱《东方红》、学语录、向主席像三鞠躬这些程序基本上相同,不同的是农村是讲究“做席”的。那时候的“席”很简单,买点猪头、猪下水,用圆白菜炖,熬白菜、萝卜时加些肥肉和肉皮,这两样菜往桌上一端,再打上2斤散装白酒,就算是一“席”了。
未婚夫妻的定情物也带有浓烈的革命色彩:双方互送毛主席像章和《毛主席语录》(俗称“红宝书”)。
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女方会买一两斤毛线,织成毛衣送给男方。而男方送给女方则大多是素色手绢和笔记本。笔记本的扉页上总要写一些“乘风破浪”“共同进步”之类的革命性言语。
到了“文化大革命”,婚姻中男欢女爱的感情成分完全被阶级斗争所淹没。“亲不亲,线上分”——阶级不合,观点、路线有异,夫妻便会反目,便会互相斗争,互相揭发,一个小家庭,也要严格地划清界限。“文革”时期“情爱”是禁区,却不妨碍男婚女嫁。只是,那个时候人们谈婚论嫁时,首要的标准是看出身,看成分。工人和贫下中农成分是硬杠杠,共产党员是最佳配偶。地、富、反、坏、右分子或他们的子女,即使男子高大英俊,姑娘貌美如花,也常常俊男娶丑妇,靓女嫁恶夫。虽说不合理,但却是那时的“时尚”。
60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有一个时期无论办什么事,都要先念一句语录。
有一位老太太去买菜,售货员说:“‘为人民服务,你买什么?”老太太说:“‘愚公移山,我买萝卜。”说着她就在大筐里挑起萝卜来。售货员见她挑来拣去,很不耐烦,就在一边说:“‘要斗私批修!”老太太头也不抬,继续挑着,口里念叨着:“‘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那时,背“红宝书”中的毛主席语录,不仅是赶时髦,而且也是生活需要。理发买菜,辩论吵架,都用得上,谁背得熟、背得多,理就在谁这边。
有人掂起一根黄瓜,问售货员:“‘斗私批修,多少钱一斤?”
对方答:“‘毛主席万岁!一毛五。”
有人买扒鸡,先交了钱,售货员把鸡递出来,同时说一句:“翻身不忘共产党!”
顾客一心垂涎扒鸡,没言语,只顾伸手接鸡,不想售货员把鸡果断收回,又厉声重复一遍。顾客恍然大悟,急中生智说:“吃鸡不忘毛主席!”才得到扒鸡。
一位老太太买豆腐乳,售货员不接钱,而是说:“要斗私……”
老太太说:“闺女,我不要豆腐丝,要豆腐乳。”
售货员瞪眼嚷道:“要斗私……”
旁边一人看不过,帮老太太应答一句:“……批修!”
售货员这才卖货。
《毛主席语录》是毛泽东著作中名言警句的选编本,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化大革命”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无不知晓“红宝书”。那时,人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红宝书”不可不带,连结婚送礼也必少不了一本“红宝书”。
仅“文化大革命”几年之内,国内外就出版了用50多种文字印成的500多种版本,总印数为50余亿册。在当时,全世界30多亿人口,男女老幼人均1.5册有余,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世界上最流行的书”,“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书”。“红宝书”里面的许多警句并未过时,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放下包袱,开动机器”,等等,这些警句已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发展和思想变迁。
(摘自《中国生活记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图/黄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