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评:扎紧房地产调控“篱笆”

2018-08-14 06:09沈峰
中国经济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投机者套利企事业

沈峰

随着房地产调控步步深入,近期全国多个城市密集发布相关规定,暂停或限制企事业单位购房。

这个新的“补丁”具有很强针对性。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5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46.23%,合计持有市值9904.66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

上述数据反映的还只是存量状况某一侧面。事实上,由于个人“限购”政策日益收紧,企事业单位成为冲击房地产调控的新的购买主体。譬如今年4月,上海某高端楼盘开盘时,共有385组客户参与摇号,公司客户就高达214组,占比竟然超过一半。

包括上海在内的多地政府及时发现并且堵上了这个“漏洞”,再次显示出本轮房地产调控不同于以往的最鲜明特征,那就是目标前所未有地明确,手段前所未有地灵活。各部门、各地方不断依据市场变化,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及时、有力地出台系列针对性、创新性的措施稳定市场。

房地产调控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这场持久战中必须正视的困难因素之一,就是监管与监管套利的如影相随。因为随着政策条规不断增多并且趋紧,它们自身间的衔接、协调的难度也在上升。而逐利的市场主体一旦发现由管制而留出了新的套利空间(譬如“限价”导致一、二手房价格倒挂),同时又发现管制中存在可以利用的规避通道(譬如“限购”未覆盖到企业购房),就会在利益驱动下放大监管套利行为。

所以不要以为只要管制得越来越严,管制天然带有的不完全性就会自然越来越小。其实在房地产调控中,由管制而加剧的绕过管治的行为,远不止于企业购房。譬如一段时间以来,在调控緊锁一线城市楼市的背景下,二、三、四线城市房价轮动上涨,其中尤其是一些缺乏产业或人口支撑的三四线城市,其房价竟然以更大的幅度“逆势”上涨,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投资与投机者虽然在不断地被挤出,但又在不断地发现并利用不同地区调控松紧度的不一致。

房地产调控不可能做到周密无遗。近期货币政策的边际微调,则可能会使部分投机者在错误预期引导下,针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体系中出现的“缝隙”,产生出更强的套利冲动,因此,这就使得中国的房地产调控,实际又一次走到了非常关键的路口。

要保证本轮房地产调控克竟全功,除了要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眼下阶段性的重点任务,一是要在顶层设计中,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与刚性约束,再就是负有调控主体责任的各地方政府,要不断针对本地已经暴露或可能暴露的政策间隙,及时发现,及时补缺,尽可能扎紧调控的“篱笆”,不断提高调控的前瞻性、系统性、协调性,要用实际行动,同时更要用实际成果,去贯彻落实中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明确要求。

猜你喜欢
投机者套利企事业
基于投机者角度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研究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我国股指期货套利策略研究
我国股指期货套利策略研究
“选马、护牛、赶猪、打狗”
探究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新时期事业单位开展政工工作的思路分析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新时期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