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才本,徐敬锋
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每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人数超过15万,仅次于肺癌居于恶性肿瘤第2位,而每年新发例数更占全球总数45%~55%[1]。多层螺旋CT是目前肝癌诊断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其中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于实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与常规CT扫描相比在诊断准确性方面更具优势[2-3]。本文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2例肝癌患者共113个病灶的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分布、大小及形态,比较不同扫描时相病灶与正常肝脏组织密度水平,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用于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6年 7月至2017年6月浙江省三门县中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共72例,均行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其中男62例,女10例;年龄36~74岁,平均(52.76±7.51)岁;病程4~ 18个月,平均(10.37±2.80)个月;其中可见右上腹不适21例,食欲不振18例,消瘦14例,其余均在正常体检过程中发现。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64层螺旋CT扫描仪,患者平扫前20min饮水800~1000ml,电压120 kV,电流200~250 mA,螺距1.0,FOV 250 mm×250 mm,矩 阵512×512。强化扫描时将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经肘静脉高压注入,速率为3ml/s,碘离子浓度为300mg/ml,总剂量为1.5ml/kg;对比剂静脉注入25~30 s后行动脉期扫描,55~60 s行门静脉期扫描,而3~5 min行延迟期扫描,扫描区域为肝顶至肝下角。全部阅片均由两位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完成。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病灶分布、大小及形态分析 共检出病灶113个,其中单发42个,双病灶19个,三病灶11例;病灶为直径1.2~14.8 cm,平均(4.92±1.10)cm;病灶中位于肝左叶50例,肝右叶12例,左右叶同时分布10例;病灶强化期主要呈不规则团块状、片状及多发结节状。
2.2 不同扫描时相病灶与正常肝脏组织密度水平比较 平扫、门静脉及延迟期病灶密度均显著低于正常肝脏组织(均<0.05);病灶动脉期密度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组织(<0.05)。见表1。
该病好发于40~50岁男性,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体征,一旦发病往往进展至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根治治疗,5年生存率不足20%,严重威胁生命安全[4]。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早期诊断是改善肝癌预后关键环节之一[5-6],其中以CT为代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性已获得广泛认可。
常规CT扫描诊断肝癌受限于扫描速度,需较长时间完成检查;而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显著加快,单次屏气即可完成全部肝脏区域薄层扫描,同时对比剂注射1次后能够进行多期扫描,获得包括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在内的图像,并有助于排除呼吸运动和胃肠蠕动伪影对图像的干扰,显著改善扫描图像的清晰度[7]。相关报道证实,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有效提高肝癌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8]。早期肝癌病灶体积较小,CT平扫下极易漏检或纤维为稍低密度影,难以确认性质。肝脏属于双重血供脏器,其中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各占20%~25%和75%~80%;而肝癌病灶血供多由肝动脉提供,故动脉期病灶可见明显强化高密度影,而肝实质未见明显增强[9]。国外学者报道显示,肝癌病灶CT动脉期扫描可见高密度改变,而门脉期和延迟期则转为低密度,表现为“快进快出”强化特征[10],即时间密度曲线可见快速升降。
表1 不同扫描时相病灶与正常肝脏组织密度水平比较 HU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灶平扫、门静脉及延迟期密度均显著低于正常肝脏组织(均<0.05),病灶动脉期密度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组织(<0.05);证实通过多期动态扫描观察肝脏密度变化有助于实现肝癌和正常肝脏组织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单纯平扫。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动脉期现象可在检出肿瘤病灶同时显现异常血管走行,其中多数见轮辐样强化;同时病灶在肝动脉期扫描时显像更为清晰,但超过10%的病灶仍表现为低密度影,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肿瘤血供不佳或肝硬化诱发肝脏血液循环障碍有关。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用于肝癌诊断可有效反映病灶密度差异和增强特征,有助于提高检出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