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波(专栏作家)
大部分观众进电影院,就是为了情感的寄托和宣泄。
不出意外的话,《我不是药神》将是2018年最成功的商业片之一。能做到口碑和市场兼得的国产电影本来不多,最近几年更是稀有。在这个背景下,题材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我不是药神》,居然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近乎逆袭,算个传奇。
能达到这种效果,光靠明星号召力、演技,或者导演功力,都是不够的。《我不是药神》上映首日票房破3亿元,而几乎同期的《阿飞正传》首日票房不过300多万元。当然,《阿飞正传》是重映,而且排片数量也不多,但是《阿飞正传》的艺术水准、精雕细琢的程度,要比《我不是药神》高出不少,然而百倍票房的差异也是够夸张了。
一般来说,题材相对凝重的电影,对观众情绪的调动才是成功的关键。如果观众不能在电影院里有足够代入感,不能在回家的路上感慨地发个情怀满满的朋友圈,国产电影要取得好口碑加好票房是很难的。
《我不是药神》叫好叫座,能调动观众的情绪,甚至可以说打动观众的内心,最主要的,是重现了一种窘迫甚至绝望的困境。由于切中了很多人的焦虑点,电影很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代入。加上片中一些简单直白的台词,让观众共鸣、同情、愤怒、自怜的情感叠加,也难怪影片上映伊始就一片叫好。
毕竟,大部分观众进入电影院,不是为了深刻思考,也不是为了看导演飚技术秀才华,他们要的很简单,就是情感的寄托和宣泄。他们要的是情商够高的内心保健,而非智商够高的逻辑测试。能够在影院的黑暗中涕泪纵横,能够在出门后的光天化日下拊掌叹息,甚至痛骂一声“奸商害人”,夫复何求。
然而,也许是过于看重对观众情绪的调动效果,影片在剧本、台词和情节推进上,在人物刻画上,都有一些用力过猛。这未必会影响影片的票房和坊间口碑,甚至可能还因此获得额外的加分,但是,这也降低了影片的艺术品质,使它离一部杰出的国产电影不是近了,而是更远。
这种用力过猛,最突出地表现在,影片试图用一种道德控诉归因所有的悲剧,并将这种控诉的矛头单方面地指向国际制药巨头。为此,影片甚至不惜在情节设置上牺牲真实感。同样,影片也用一个过度拔高而失真的主角形象,来增强一种道德感召力。
最明显的例子,是对主人公程勇走私假药的动机处理上。程勇的原型陆勇是江苏无锡的一名企业家,他因自己罹患白血病才从印度购药,顺便为病友带药。但在电影中,程勇自己并没有患病,更多是因“生活所迫”,以及一种对他人的怜悯同情,才走上一条宁可用自己的钱补贴,也要给病友提供足够廉价药的“药神”之路。这样一来,人物当然高大上了很多,但是,一个人为了自己切身的生命安全而不惜违法犯险,和一个人为了经济需求,以及某种道德光环才这么做,哪个更有说服力,更贴近真实呢?
再比如程勇在退出后,又再次开始购药,促使他完成这种转换的,除了病友辞世的悲剧,竟然还出于在印度一次玄乎的顿悟。其中的逻辑链条,也显得过于随意。
《我不是药神》讲述的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电影作为艺术作品,需要的是将凡人面临的两难伦理困境表现出来,若将主角塑造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实际上是一种“造神”,会削弱这种表现力,也违背了“我不是药神”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