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把写作深埋土壤,方能枝繁叶茂

2018-08-13 05:11任兴梁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孔乙己课文阅读教学

任兴梁

中图分类号:S1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295-01

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语文實践的平台,强化语文实践。简而言之就是将课内阅读教学与经典阅读和写作融合在一起,以课文为例,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让写作在经典给予的土地上开枝散叶,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1.业精于勤,阅读从勤开始

阅读,顾名思义,关键要去“读”。只要做到真正的“读”,才能了解课文的人物,感知情节。其次,还要用心读,反复读,在此基础上,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进而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人公的形象。再次,对同一单元的同类文章作比较性阅读,这也是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诸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都是以刻画人物为主,那么《孔乙己》和《变色龙》这两篇课文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何异同,指导学生多读,多归纳总结。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学生能做到勤读,我们甚至可以把视线从同一单元放射到不同单元的类似篇目,比如我在上《孔乙己》时,我把《范进中举》和《孔乙己》这两篇主题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学习,让学生作比较性阅读,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更令人欣慰的是,有的学生还分享了《儒林外史》中的另一个人物形象——严监生。学生笑过后,留在他们脑海的是封建社会读书人醉熏于功名利禄的形象,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上述的所有教学活动都需要学生勤,只有学生做到勤读,才能把课内课外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2.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积累与写作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个人认为读书的精华阶段莫过于摘抄,记录,点评,质疑。当然,我并不赞同“不动笔墨不看书”的态度,这对学生有些严谨过头。我只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如果有那些文字触动了你的心弦,就请多诵读几遍,并把他摘抄下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更多引导学生读经典。比如在学习《孙权劝学》时,我让学生把《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作比较性阅读,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文——《当吕蒙遇上方仲永》。学生要完成这篇习作,他们首先要知道,吕蒙和方仲永是何许人,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进而督促他们去品读经典名著。经典名著就如同一块金子,不能吃不能喝,看似无用,实则最有价值。好多男孩子都喜欢《老人与海》和《鲁滨孙漂流记》这两部作品,因为他们都展现了在无与伦比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的力量,他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前途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我们都要勇敢去面对。还有的孩子喜欢鲁智深的侠肝义胆;刘备的礼贤下士;林黛玉的淡泊真实。所以说,经典给予我们的是思想和底蕴。有经典,就会有底蕴,有力度。此外,经典词汇量丰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我们需要引导并督促学生多积累,并恰当的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诸如“门庭若市”、“三顾茅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经常被学生引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因此,多积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不但能提高学生文化涵养,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储存丰富的写作素材,把写作深埋在经典的土壤,方能让文章枝繁叶茂。

3.朗读是“根”写作是“魂”

现在的初中生,对感性知识的接受能力远远超过对理性知识的接受能力。所以要提高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效率,必须注重朗读。宋代的朱熹曾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吴伯萧也曾忠告:“把工夫下在多读原文上边”。这些都体现了“读”的重要性。朗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趣,带他们的思维步入课文的意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环江夜听”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老师是发起人,用真情的语调把自己带人每一部自己喜欢的作品,这种对朗读的执着,对文学作品的痴迷,让学生耳濡目染,学生也开始大声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最后还给自己的朗读作品增色添彩,给朗读作品配音,这就让我们的“环江夜听”诞生了,每天晚上八点,师生朗读,不见不散,我们自发的节目,给我们的听觉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盛宴,有时甚至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学生朗读的兴趣越来越高,有的学生甚至开始尝试自己当小作家,朗读自己的作品,这个作家的群体越来越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的家长都参与了,如果大家都能成为朗诵者,我们老师何愁语文教学没效果,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何愁学生写的作文生涩,空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拿起经典,读经典,诵经典,我们的公民还会在玩手机么?我们的国民素质何愁提不高,但愿我们在环江河畔撒下的火种能照亮环江河畔,甚至我们甘愿一生都做环江河畔的点灯人,让我们的“环江夜听”照亮每一个对知识的追求者,也照亮每一个夜行者,让他们重拾经典。

总之,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乐学,善学,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但是,要记得带上“勤”,勤读,才能给写作提供一片沃土,写作才能枝繁叶茂。

猜你喜欢
孔乙己课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