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轰轰烈烈,又要踏踏实实

2018-08-13 04:40陆龙强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营造检测交流

陆龙强

摘要:新课堂教学改革就像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那样,席卷全国各地,吹进了我们的教坛百花园,滋润了广大教师久已干渴的心田。广大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胆探索。我认为当下的教学改革既要做到轰轰烈烈,又要做到踏踏实实。

关键词:新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238-01

1.要轰轰烈烈

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获得知识的才印象深刻、记忆才深远。所以要轰轰烈烈地把课堂教学氛围搞好,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1.1 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

很多学生不讨论不发言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说错了会被老师批评,会被同学嘲笑,于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展示,不敢展示,所以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老师,应当想方设法创设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注意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让学生生命的活力在涌动,变“知识传授”为目的转而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课改前,我曾经上课提问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的回答大都说不知道,或根本不敢说。课改后,我把成绩好中差的平均分到各小组,这样每个小组都有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学习的气氛明显比之前活跃,每次回答问题挑选每组中最差的同学来回答,如果最差的同学都能回答,好的同学肯定会了。有时有个别同学某个题不会,我就让组长去教,再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久而久之,之前不讨论不发言的、成绩不大好的学生都敢回答问题了。显然成立合作小组对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有很大的好处。

1.2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课堂教学应该是各式各样,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他能开放出特色来,他就有生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无定法,但有法可循,要展示自己的风格特色。在新课改教学中我总结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方法,例如:分组合作,生生互动,兵教兵,兵练兵,独学,对学,群学。这些方法让每一位学生无法脱离课堂,无法置身课堂之外,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其中分组合作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会因他们年龄相近,思维水平相差无几,更能让他们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弥补教师无法面对众多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另外,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小组交流,也可以是全班交流。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注重全员参与意识,防止有的学生趁机开小差,光当观众不“演戏”。教师更要关注交流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另外开放民主式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空间,创造了表达独特见解的机会,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久而久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能动性和创造性便能不断发展。

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不但能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过去那种乏味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所以要轰轰烈烈。

2.要踏踏实实

前面说的轰轰烈烈,是指创设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目的是让学生积极融入到热烈活跃,异彩纷呈的课堂中去,最终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充实知识,有所收益。如果检测或考试不过关,简直是白教了。评价一堂课否精彩如果只是考虑是否探究了,是否小组合作了,是否与信息技术整合了,却忽略了相关知识的落实,是没有成效可言的。高效落实知识与技能才是最终目标。我认为要从下面几方面人手:

2.1 要有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环节,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想方设法设计探究环节、重视与信息技术整合、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这样设计学生活动的目的是努力把学生得到知识的过程适当的展现给学生。教师在落实知识的时候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或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通过操作实践、模拟活动等,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自主地建构知识,形成思维模型。应该说通过自己主动参与所获得的知识是牢固的,有的将是终身难忘的。例如复习初中古诗文时,我就通过设计集体背读、个人抽背、默写抽查、小组合作出题等环节引导并检查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情况。针对各种考试题型设计合理的知识环节能很好的落实相关知识。避免出现“假大空”的现象。

2.2 要精心设计课堂检测题

课堂检测题不同于正式考试的试卷,课堂检测的形式根据检测时间可以分为课前检测、课后检测、堂上检测。

课堂检测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对前一节课或前几天学习到的知识掌握落实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巩固明确前面的知识内容,一般为课前检测。二是对前一节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进行补充,一般也是课前检测。三是对当天课程进行检测,一般为课后检测或堂上检测。

课堂检测题应体现关注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情况,着眼点应放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不应该在枝节问题上纠缠,故意设置误区,诱导学生犯错误。题量、题型、时间规定要合理,避免题量过大、时间少,学生无暇认真细致审题,使检测结果不准确,不能科学地反映问题。时间一般为十分钟左右。坚持用高质量的课堂检测题进行检测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堂学习的重点,学会思考。

总之,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摒弃过去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把学科内容落实到学习小组中,由老师站在讲台上“满堂灌”变成学生在小组的“满堂学”,由一个大老师的操心,到有多个小老师的帮助。轰轰烈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踏踏实实地落实相关知识,达到课堂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課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J].郭玉莲.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任重而道远[J].孟庆微.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1).

猜你喜欢
营造检测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美丽可持续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洗水soft fabric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营造温馨如家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