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君
2017年,曾经被视为金科玉律的 “热词”未撑过一年,就受到一轮不留情面的批判。大变革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成茧,中国企业管理者和运营者渴望极速成功,但也比任何时刻都要小心翼翼。
“生态系统”:管理学中的乌托邦
2017年来自IBM的一项调查显示,78%的中国企业高管认为,除了BAT等领先企业,中国的各个行业中都正在出现企业生态系统。而与此相关的衍生词也在不断产生,如“人才生态”“物联网生态”等。但究竟什么才叫“生态系统”?它的形式有多少种类?有何差异?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定论。
德勤将生态系统分为四个广义的分类:中心式、序列式、促进式和自发组织式,共有12种。他们认为,生态只是企业基于某一时间点的状态,会不断演化变动,如果滥用将会产生倒退风险。现实中,那些占据生态圈中心地位的公司,看似在商业活动中一呼百应,其实大多仍没学会利用自己的管理经验释放生态体系的潜力。
因此,生态模式很可能是管理学上的乌托邦。按照市面上兜售的流程,构建一个生态,制定好游戏规则,只要给平台赋能、注入资源,各种物种就能生长起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施炜认为,这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是不现实的,因为在一个企业内部,真正具有“企业家能力”的人非常少。而公司跟公司之间,各家老板的个性、领导力、团队的组成、组织的氛围、企业的生命周期和规模等差异巨大,使得企业间缺少共性和流动平台。
一旦想偷尝“生态”的诱果,而忽略了企业成功的本质——回归到客户价值,回归到产品本身,你的企业恐怕就将成为下一个乐视。
小心你落入一场假“转型”
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说,去年一年她接触到的案例中,企业家们咨询最多的是转型问题,包括企业要不要转、什么时候转以及如何转。今天的中国管理者心知肚明,变大是无法持续的,因此都在探寻如何活得更久。
于是,谈转型就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很多企业陷入了“天天喊转型,公司越转越糟糕”的怪圈,管理者对转型也有诸多误区。有人认为转型即意味着投身一个新的行业,于是盲目跟风;有的认为实业很辛苦,投身于一片红海的资本运作市场;有人以为转型即跨界整合,尝试各种“互联网+”。更有甚者将转型视为独门秘籍,妄想能够“一招鲜吃遍天”……
但企业转型就像生物进化一樣,是系统性的变化,它的核心在于价值创新。无论是像海尔这样的相关战略多元化的企业,还是像复星这样非相关多元化投资类的企业,在进行转型策划时都会先询问自身这样一个问题——我能给客户带来什么新的价值?我能对现在的竞争格局带来什么改变?
没有价值创新的转型只是转行而已,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而价值创新的实现,离不开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资本模式和心智模式的创新和改变。
“绩效主义”的反抗
全球轰轰烈烈的绩效管理变革正在席卷中国。北森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堪忧,57%企业投入时间与回报不符,同时已经有1/3的企业采用新的绩效管理模式。
有学者认为绩效管理的短期化、集权化、表层化和简单化,会让管理者忽视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基础,在中国,它甚至演变为一种“刚性”的、“压力式”的管理方法,让员工积怨深重。有人积极观望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在西方企业中的实践,但是支持OKR的是开放的组织文化、扁平的组织层级、诚实协作的人际评价,似乎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建成的。
无论是Facebook、亚马逊,还是中国的BAT,无一不是强绩效型企业,所不同的是,它们的绩效目标不仅是利润,更是用户的数量、留存率、活跃度、获客成本及客单价。中国社会似乎远没有发展到可以放弃绩效的阶段,调查显示,像GE、IBM、微软、Adobe等企业那样取消评估、打分、等级和强制分布,有6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两年内不可行,10%的人表示完全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