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抓手之一,也被列为一个单独要点,成为壮大新产业新生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举措。
农村电商与农村供给侧改革
农村电商概念很宽泛,狭义的电商主要就是农产品以及农资电商。广义的农村电商已经涵盖了“互联网+农业”的大部分内容。涉及从供应链到产业链最后到价值链的改革。这相应地就会带来一些改变。
在流通方式的改变上,农产品走向了网络,原来区域性的农产品,通过网络走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此外,农村电商缓解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现在出现了一些农业B2B网站,这些平台在信息撮合上很有优势。同时,也倒推农产品走向标准化。
在产业链改造上,最大的影响就是转变了农业的产销方式,由先有生产再到销售,变成依托电商大数据及时把握消费者的诉求,然后进行预见性的产业结构调整。
在价值链的改造上,原来的农产品长期处于最低端,没有退路。电商、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很多提升农产品价值的方法,比如众筹、预售、定制、领养等,这些方式都有利于价值链的提升。
传统农业个性化不足,大路货居多,对消费者个性化的满足还不够。体验感不好是传统农业的另一个软肋,提到农产品,大家都觉得很土、包装很差。现如今的消费者对品牌、对包装设计的追求相较于以往有明显的提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肯定要相应地调整,满足现在的消费趋势。农业部在农业政策上的几次调整,把原来的高产等词语淡化,将主要词汇集中在优质、安全、生态、绿色上。这就说明农业生产的风口已经变了。
农村供给侧改革与产业融合
互联网已经模糊了产业的界限,比如,现在的一些农家乐已经融合了一二三产业。农家乐里面,消费者采摘属于第一产业;走的时候带上加工包装好的食物,这叫第二产业;在农家乐里面消费又属于第三产业。一些地方还能体验民俗文化,这叫文化产业。
我们现在的产业划分对农业是割裂的。大家都明白,第一产业利润最薄,后向性不足,任人宰割。加工业利润比较高,销售端的利润更高。所以,现在的三产融合就要打破这样的界限。
首先要鼓励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在可能的条件下通过合作社、家庭手工业等方式把三次产业联系起来;其次,要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合作,加强产业之间的联合;最后,要开发新业态,比如农家乐、农业文创、乡村旅游、生态体验等。举个例子,现在流行民宿,民宿是附加值比较高的一个产业融合。有了民宿之后,农民收入的來源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变为民宿之后,主要是靠消费者的观光住宿等第三产业来拉动,这就打开了农业的增值空间。
电商园区应因地制宜
一些电商数据显示,全国电商卖家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六七个省,买家也是在那些地方,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西部在追赶,首先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电商是在杭州爆发的,西部发展相对落后。其次是思想理念问题,直到现在有的人还是对电商不接受。第三个短板就是没有人才。许多地方也想发展电商,但是苦于没有人才。第四个是基础落后,不通网、网速慢、付费高,物流“最后一公里”没有解决,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发展。最后就是产业体系不配套,原来的产业体系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加之农产品也是大路货,没特色、没标准,达不到电商要求。
近年来,一些有特色的电商县逐渐涌现,比如四川青川县的品牌化运作,又比如四川巴中市的电商扶贫。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方扎堆搞电商园区。是不是所有的农村都适合走农村电商这条路?该如何做到因地制宜?
农村电商园区是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之后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因为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才流客观上需要一个公共的物理空间来承载和交汇。有了园区,电商及其供应链、源头及配套产业链才能够充分布局。
中央一号文件的提法是“鼓励”+“规范”,一方面确实需要,而且事实上已经在快速增长了;另一方面,在发展中也确实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些园区华而不实、徒有虚名,好多是由其他园区转变过来,只是换了牌子。所以,发展园区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跟风。
首先要做到与当地电商发展阶段相适应。如果是在启动期,多是电商初创者,则电商园区主要是孵化功能,不需要高大上,只需提供一些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到中后期,随着要素越来越聚集,可以考虑扩大建设、功能分区,配套关联产业。
其次,电商产业园还是要落实到产业上。现在讲电商生态,这个生态中,不仅仅是前端的电商及其运营体系,如平台、网商、服务商等,还有庞大的中端体系,如金融支付、物流仓储等;更有复杂的后端体系,如产业链上的加工企业,还有配套产业链的包装、展示等,以及必要的生活服务。一个电商园区,吸纳电商是必须的,但配套产业的落户也是必须的,否则就像墙头草,根基不稳。
最后,要考虑园区的良性发展。电商产业园,虽然很时髦,但要实现盈利不容易。从全国范围看,电商园区盈利的不多。总体观察,最早的园区多靠政府补贴,第二阶段开始靠物业服务收费,第三阶段提供配套服务,现在又开始着眼风投与项目孵化了。政府的补贴是需要的,但园区运营的自我造血功能是必备的,否则难以长久。
发展农村电商需要多方协同
农村电商现在刚刚开始,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你会发现它不是孤立的,是和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将来一定会融合。举一个例子,电商一定会深度改变农民的生活。现在农民缴电话费还习惯于找门店,将来的农民在村里的服务站就可以搞定。等到用了智能手机后就会发现连服务店也没用了。
农业生产方式也会改变,原来农民种什么农产品都是凭经验,现在可以很熟练地运用网络搜集信息。所以说,将来电商对于农民来说不再是时尚与神秘的事物,会回归到整个互联网时代新经济的一部分。
应该在哪些方面提升和发力?
首先要提高对农村电商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不能把农村电商仅仅局限于网上卖点农产品。应该向“互联网+三农”方向再拓展。
第二要留住人才。进一步培养包括领导干部、创业者、企业中的人才。
第三要加快探索适合不同县域、不同产业的特色电商产品。现在是千县一面,农产品同质化严重,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对产业很不利。
第四要多方协同,搞农村电商大约需要政府15个左右的部门,仅仅靠商务或者是农业等政府部门是不行的。同时也要协调好政府、电商平台、传统企业、创业者和普通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魏延安系共青团陕西省委农村青年工作部部长、农村电商专家,长期关注研究“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