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月清
这几年,随着阿里巴巴提出农村淘宝战略、“千县万村”计划的实施,农村电商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除了农村淘宝之外,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等电商平台以及中国邮政带头,“五通一达”等快递行业也陆续在农村电商领域进行了部署。
就在这些大企业布局農村电商的同时,国家也出台了系列利好政策。国务院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电商被列入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的主要扶贫手段和实现途径。“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把电子商务更深地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工作重点,提升贫困户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的能力。
宏观政策推动、企业布局,都基于对农村电商前景的乐观预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末,中国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3.9%。但截至2016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91亿,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1.7%,远低于城镇67.2%的普及率。未来10年内,会有大量的农民入网,互联网普及率也会不断提高。
因此,不难看出,农村电商发展态势良好,风口已经形成。
从现有的运营方式来看,农村电商主要有两大模式:城市里的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即,通过各个电商平台,把城市里的商品销售给农民;同时,在电商平台上,让农产品走出一隅,奔向更广阔的市场。事实上,这两种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并不尽如人意。云田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焦大胜称,城市商品下农村,除了要过质量关、物流关之外,还要解决农民的信任度问题。对许多电商企业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获得农民的信任要彻底下沉,真正做到“接地气”,与他们近距离接触,挖掘出他们的切实需求。而农产品进城,同样掣肘不少。比较直观的就是不少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认证难,当某些不合格的农产品混入电商平台之后,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体验,也影响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农村电商远远不止简单地搭建一个“买”和“卖”平台,而是要以农村为中心构建—个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是多种力量的聚合:电商企业向农村输出资本、技术、人才;物流公司向农村输出高效、快速的配送手段;农民向电商平台提供有本土化特色、质量过关的系列产品等。更为关键的是,在整个农村电商的构建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本土化”,激活农村现有的各种资源,通过培训、孵化等方式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为当地的农村建设做贡献。
这一过程,如大浪淘沙,浮于表面的掘金者终将被雨打风吹去,而耐心下沉、踏踏实实在农村大地上耕耘的电商企业正慢慢守得云开见月明。本刊这次采访的云田商城、小6水产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数年磨一剑,各自找到突破口,制胜于农村电商领域。从他们的奋斗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村电商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谁能做到彻底地“接地气”,下沉得更深、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