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逻辑思维培育

2018-08-13 16:11何佳
文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何佳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必须不断改进内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正是中学生思想、行为及价值观日趋成熟和完善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以达到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逻辑思维

语文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之中,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和积累。语文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抒情和感性的独特之处,有着深刻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蕴。因此,语文教学往往注重情感表达,而忽略了逻辑思辨。在全球化科技革命的浪潮下,新一代学生理性力量的培育和逻辑思维的形成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把握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将新思想、新方法注入到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逻辑能力的学习、训练和培养。

1.革新语文阅读观念

西方重视哲学思辨,中国注重感悟审美。现代教育必须用世界眼光看待中西差异,取长补短,汲取营养,从而储备完善、合理的教学经验。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任何学习行为和活动都离不开学生对具体文本的思考和重要内容的提取。但是,由于学生个体间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差异较大,阅读能力和质量千差万别。一方面,传统的语文阅读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语文阅读走进了“老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死胡同,教师将教学重心全部放在了对文意的梳解、知识点的整理和情感的抒发和共鸣上,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点和培养。师生之间疲于应付考试,使学生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也使语文阅读教学丢失了应有的意义。另一方面,中国的学生自幼接触语文知识,由于语言习惯和生活惯性,学生自然而然缺乏对语文学科应有的重视,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这就导致了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不足、能力不够。比如学生在看到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时,心里便会暗示自己:“这不就是一篇普通的写景课文么,肯定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我又不是没见过长江三峡”。这就造成了学生在阅读中重“知”而不重“思”,他们希望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我片面的经历体验直接得出结果,而不愿在阅读中通过提出质疑、比较分析,进而找出新思想。这对学生主体自我意识的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应革新语文阅读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总结阅读方法,认识思维规律,从而扭转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偏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文章略读和精读的能力,从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单元式逻辑阅读教学

语文学科中的文学佳作虽然浩如烟海,但是学生在阅读作品时是可以发现其内在规律的。这就需要老师适时给予一定的启发,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根据文章的特征和思路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在内心建立属于自己的结构框架和答题模式,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进行阅读。

首先,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应明白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学生必须要学会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是阅读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基础。学生在看到一篇文章时,必须要先审视文章的题目,和作者换位思考,想象如果自己是写文章的人该如何表达情感,想要给读者留下哪些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分别站在文中不同人物的立场上,体会人物当时的心境和感情。学生通过这些心理预设,既能训练自身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又能培养对文章解读的思维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对文章类型进行单元模块的划分。以学习文言文《逍遥游》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文言文基础知识分为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几个板块,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归类。在激烈的讨论下,学生会发现文言文中每一个字、词在不同的位置和背景下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比如“其”仅在《逍遥游》一篇课文中便有三个含义:在“其名为鹏”中表示代词,意为它的;在“其负大舟也无力”中表示代词,暗指水;在“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中意为是……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对具体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更加深刻,而且对文言知识的分类也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倘若学生再遇到其他文言文,便能迅速从自己建立的知识框架中找出答案与之对应,灵活运用文言知识。文言知识具有言文分离、古奥难懂、分散琐碎的特点。教师也可以根据此特点,进行小型的单元自测模式,把具有相似性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完此单元后及时测试自己对文言知识的分辨和掌握能力。这种单元整合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对现代诗和现代散文的主题分析中。学生在阅读中应迅速把握它们在出题时侧重点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培養自己的题感。最后,根据情感倾向进行单元式的划分。每一位作者在写作文章时都怀有不同的情感,有的抒发爱国壮志、有的表达家庭温暖、有的表现分离之苦;有的情感如波涛汹涌、有的情感如涓涓细流,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情感或主题进行分类,把它们归纳到不同的知识板块进行统一的比较和把握,理清文章的脉络,训练理性思维的逻辑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启发学生从文章的共通点中归纳固定的答题模式,以便在考试之中灵活运用。当然,教师不能为了应试教育而忽略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理解,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和解题思路,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针对性的指导。

3.文体式逻辑阅读感知

高中课程经常出现的文体常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三种。随着年级的递增,这些文章的难度逐步提高,导致学生在阅读中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思路和重点。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清每种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是议论文,学生可以在阅读议论文的过程中归纳其答题技巧,并总结出常见考点。

如议论文以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为文章主干。论点常常是总结性的词语或句子,它在文章出现的位置不同意味着它有不同的作用。论据是对论点的进一步阐释和补充,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纽带,一般分为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当学生充分了解了议论文的文体结构后,就能快速地梳理文章的逻辑顺序,把握文章整体格局。其次是记叙文,学生需要掌握记叙文最基本的六要素,以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发展、高潮、结果为重点,根据故事情节的层层递进整体感知文章。最后是说明文,说明文意在向人们介绍事物、说明事理,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因此,只要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就能攻克说明文答题时的困难,快速找出问题的关键线索和答案。以课外阅读《珍惜时间》为例,教师在讲解时应先让学生通读文章,掌握文章大意,辨识文章的文体结构。当学生确定其文体是议论文时,我们就可以根据之前讲过的议论文解题步骤,对文章进行更加细致地解读。如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珍惜时间”,它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如何珍惜时间”、“为什么要珍惜时间”、“时间是什么”。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珍惜时间就是要合理安排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今日事今日毕”。通过对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梳理,我们就能找出第一部分的论据“中国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黄舸珍惜不断流逝的生命,让快乐永远伴随在别人左右。”学生在听了教师对文章第一部分的解读后,便能以此为参照,运用理论知识独立解题。由此,学生在不断夯实基础知识的层面上,充分扩充自己阅读量,在比较文体的理论差异之中分析文章、锻炼语感,从而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感知能力,将理性思考和感性认识有机融为一体,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4.批注式逻辑阅读能力培养

高中的语文阅读训练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学生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找到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关键句子,从而理解和把握整体文章布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对学生进行批注阅读的重要启发,无论一个学生的记忆力有多强,他都不可能在考试中准确记忆和把握所有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主题线索,而使用一些代表某种理解意义的符号在文章中进行圈点、勾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降低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批注式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和符号在文章的字体行间进行清晰的标注,提出问题、标记线索、写出评价,以促进对阅读的深入。通过这种动态的思维过程,学生能够边读边悟,边写边思,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标记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点进行阅读。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为例,课文中含义丰富、耐人寻味的关键句子,往往是我们发现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文中有这么一段话:“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作者回到园子中看到留下的车辙,想起母亲无时不刻的关爱和牵挂。句子中实则暗含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和地坛已经合二为一,也早与作者融为一体。所以,学生只要能够找出文中的这个关键性句子,就不难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联想与评价式批注。以《祝福》为例,学生在刚刚接触此篇课文时应注意回忆作者鲁迅以往的写作风格特点,通过和以前学过的作者的其他作品相比,对此篇文章的主题和感情进行一定的预设。比如鲁迅先生作品中一贯的朴实冷峻的语言风格和激愤的情感色彩,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一步揣摩作者在《祝福》中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控诉。同时,在阅读中进行标注和评价:鲁迅先生对旧中国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注重与《阿Q正传》进行比较等等。这样,学生们能够自觉由文本迁移到文外,得到更多相关知识和文本信息。

总之,这种阅读方法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归纳整合重点、提取关键信息,更能在无形之中锻炼学生的独立表达和逻辑思考的思维能力。

5.结语

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因此,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通过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将阅读教学和逻辑思维培育巧妙结合,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使语文教学得到实质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田本娜.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J].教育科学研究,2007(09):42-45.

[2]王跃平.语文课堂中思维教育的重点应是逻辑思维[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04):109-111.

[3]武永明,卫灿金.语文课程标准“发展思维”目标与实施的科学性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7(06):12-16.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