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身份关联让狂人形象成为鲁迅的表达凭借。对《呐喊·自序》与《狂人日记》的相关事件的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与狂人的“梦”与“寂寥”,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呐喊》所传递出的“救人”精神。
关键词:鲁迅 狂人日记 形象分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然而在当时并未引起轰动,所以鲁迅借助《呐喊·自序》对《狂人日记》进行了“解释说明”。
一.身份关联使“狂人”形象成为鲁迅的表达凭借
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鲁迅在《呐喊·自序》说到《狂人日记》的创作目的在于“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为达到这种表达目的,“狂人”成为了鲁迅的表达评价。
狂人与鲁迅存在着身份关联的。“序”中有言狂人已经病愈,“赴某地后部矣”。后部是无实际职务的中下级官员,可见狂人的知识分子身份。日记里写到“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可见即使发狂,狂人依旧保持着习惯性研究精神。鲁迅本人也是知识份子。民国成立后,在教育部任职。但是据《鲁迅日记》的记载“枯坐终日,极无聊赖”。后来,甚至带薪返乡有一至两个月之久。所以,较闲的公务员是鲁迅与狂人的身份关联。
狂人在鲁迅的生活里是有原型的。周作人曾提到,鲁迅照料过一个患“迫害狂”的表兄弟。鲁迅笔下的这个狂人虽然确实疯,但比起祥林嫂、闰土、孔乙己这些大众熟悉的人物,狂人却因身份关联成为社会的思考者,狂人成为了鲁迅一个很顺手的“表达凭借”。
二.《呐喊·自序》与《狂人日记》的事件关联更显讽刺
作为一个顺手的凭借,读者又可以在《呐喊·自序》与《狂人日记》的事件之间品到一点趣味。
首先是对医者的厌恶。《狂人日记》中写到“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生动的笔触让读者顿感一种“江湖骗子”愚昧。“狂人”与“医者”互为彼此世界里的“非正常人”。《呐喊·自序》中提到的中医事件众所周知。鲁迅认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带着鲁迅这样的心态再回到《狂人日记》 “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狂人的这句话何尝不是鲁迅内心的讽刺呢。
《呐喊·自序》中提到了画片事件,显示了国人的麻木。而这种“围观”在《狂人日记》里也是存在的。“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而在后来狂人试图说服大家放弃吃人的时候,群众也依旧围观着,不为所动。最有意思的是,狂人提到了一条狗,赵贵翁家的狗。狂人的世界里,围观着的狗和群众没有本质区别,这就是“讽刺”。
《呐喊·自序》提到了一棵高不可攀的槐树,相传缢死过一个女人。《狂人日记》里也突然提到一个死去的女性,狂人的妹妹。她们都是么寥寥几笔,就好像她们于这个世界一样,出现了,又消失了。然而,提到那个缢死的女人后,鲁迅以相当平静的笔触,写了夏天槐树下的场景。狂人提到妹妹的死之后,也有这样一段平静的叙述,这种平静“吃人”之下冷静语调,更显讽刺。
三.鲁迅与狂人的心态关联更使读者“寂寥”
众所周知,《呐喊·自序》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梦”,二是“寂寥”。梦不成才生寂寥。鲁迅的梦始终是救人,学医也是救人,救躯体;从文也是救人,救灵魂。然而这两个梦都没有成功。狂人也是有梦的,狂人的梦与鲁迅的梦本质是相同的,也是救人——救那些吃人的人,使他们不再吃人;救那些被吃的人,使他们不被人吃。然而狂人也和鲁迅一样梦碎不成。
现实社会中的疯子,都有些一惊一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做一种呐喊,即狂人也是一个呐喊者。狂人发现“异样的眼神”时,他是很惊恐的。于是狂人睡不着,睡不着便思考,思考不出则翻阅典籍,最终的得出了字面意义的“吃人”。而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的中医事件、画片事件、缢杀事件等等中思索出的“吃人”卻是精神层面的——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残害。于是两个人都开始救人,又都未救成。《呐喊·自序》里提到“……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然而被唤醒的终究是少数,于是狂人最后的那句“救救孩子……”是鲁迅与其的共同“求救”。鲁迅与狂人共同经历了心态上知异--惊醒--奋起--知难--寂寥--存冀。鲁迅虽说不希望将自以为苦的寂寞传染,然而细读下来,怎么可能不传染呢……
从《呐喊·自序》与《狂人日记》的关联性中分析狂人形象与鲁迅,只是提供一个解读角度,光从这一点解读显然不够。写下这篇小文章,希望表达自己的一些思考,用来慰藉内心迟到一百年的寂寥。
参考文献
[1]车娇娇.鲁迅前期公务员生活(1912-1922)与《呐喊》创作研究[D].青岛大学,2013.
[2]张恩和.对狂人形象的一点认识[J].文学评论,1963(05):64-71.
(作者介绍:仲捷敏,苏州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