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作文复习与教材的关系

2018-08-11 09:27刘歆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模块教材作文

过去,我们总是说:“语文考试,成也作文,败也作文。”作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是知道的,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听到了要求高考中提高作文分值的呼声,但在现实教学中,语文作文常常遭遇冷板凳。很多老师都认为,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要靠学生的天分和后天大量的阅读与思考。所以,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无非就是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训练,进行明确文体的训练,然后再在作文字数上进行强制的要求。据我的了解,有些学校,在高考复习的时候,甚至连“作文”这一专题都没有,就算有,教师也基本“视而不见”的。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还是能有一定,甚至可以说是很大的作用的。

回顾这几年高中课本的变化,我们会发现:高中语文教材几经修订,呈现出与老教材迥然相异的各个方面的“新”特点,“无不给人以春风拂面的惬意感”。我们所说的“新”,在这里我借鉴一下别人的归纳:其“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2.凸显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3.注重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4.彰显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新的教材也必然要有新的教学形式与之相适应。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语文学科课程模块开设方案要求高一第一学期要学完必修1模块和必修2模块,第二学期要学完必修3模块和必修4模块,高二第一学期要学完必修5模块和选修模块”。

据我对一些学校的老师的教学进度和感受的了解,其结果大致有几种情况,可以用网络调查的一段文字来概括:一是基本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内容;二是基本完成教材中的“阅读鉴赏”部分,“表达交流”和“梳理研究”只字未提,三是囫囵吞枣过一遍,反正语文教与不教没太大区别。由此看来,作文教学更是被紧张的教学时间给“挤掉”了,更谈不上结合教材来进行教学了。

也有一些教师觉得很委屈:自己已经在紧张的授课过程中做了很多的作文训练了,并且在作文的评语和评改方式上,也是用尽了各种办法,可是学生由于阅读量太少,作文难以长进。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学生写作现状:

1.无话可写,内容空洞,为了凑字数,生搬硬造。

2.语言表达粗糙,贫乏,结构混乱。

3.对于论说文来说,无韵味,无底蕴,无思辨,所用材料陈旧,没有创新。

可是,面对这些现状,我们教师们也应该想一想:学生既然做得不够好,我们教师应该怎样改进?既然学生作文有这些问题,我们在进行指正以后,是否给学生指明了改进和提升的道路?

总的来说,教师给学生的作文指导还是不够仔细,对于高中的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负担很重,还要求他们课下大量读课外书,积累作文素材是不现实的。可是教师对此也不能一句“没有办法”就弃之不管。想一想:学生经过十二年的时间来进行语文的学习,就光仔细学习过的语文书都有二十四本,我们总是说“学以致用”,这时候,为什么就不知道用了呢?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梳理素材,引领作文教学的好处简单归纳如下:

1.高三学生阅读时间有限,复习任务繁重,写作复习急需找到短平快的方法和途径,以期快速有效解决写什么,如何写的问题。

2.考场作文有他的特殊性,教材素材客观上大量存在,虽然有他陈旧和重复的一面,但对于我们学校学生来说,绝大部分是获取保险分。十分必要。大量考场优秀作文也说明教材相关素材可以使用,使用得当,是可以斩获高分的。

3.语文作文无论出题再贴近现实,但是回归传统和教材比较明显或者,我们从过去的历史里也可以找到现实的意义。

4.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对教材比较熟悉,在整理和运用过程中能节约时间,做到高效,提升复习效率和效果。

5.我们说高考的复习,最终是要回归教材的。所以在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的同时,又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也符合复习要回归教材的思路。

最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整理素材的策略和方法:

1. 让学生利用课下的自我归纳和教师课堂上的补充结合起来,完善内容。并且将之整理成册,复习随时可用。

2.除了平时的作文专项训练之外,教师要尽量把作文表达训练贯穿在教材梳理过程中去,化整为零,逐步推进。

3.教师整理印发课本素材,每周利用一节早读课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和积累。对经典素材要求背诵,努力解决学生写作脑中无货的问题。其实,我们不能发现,在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中,有大量的经典篇目都是要求学生背诵了的,学生回顾并使用起来也并不是那么困难。

4.在作文技巧專项训练中,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对教材素材的借鉴学习,从教材中去寻找源头活水。学生如果自己不会用,进行模仿使用,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曾经看了一段文字,是这样说的:“对于论说文而言,架设好了析理(论证)结构之后,就要考虑论据材料的问题。关于作文素材,这些年各地高考评卷场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的看法,就是文章用例排行榜前几名一般是:中国的屈苏、李杜、司马迁,外国的牛顿、霍金、爱迪生。屈原的怨愤年年有人发,牛顿的苹果岁岁有人砸,关键是看你怎么去发、怎样去砸。素材陈旧是一回事,但会不会推陈出新是另一回事。”所以在高考作文命题不断出新的形势下,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握紧教材里的论据资源,做到“以静制动”。

那么,我们除了教会学生对课文里的经典案例、警句格言、典型人物作好分类整理,还要让他们学会进行深加工:“比如,多角度挖掘论据材料的内涵、寓意,寻找材料之间的交叉点,对材料进行边缘化处理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议论文中,对教材内论据材料的处理,需讲究恰到好处地运用,点到为止地表述,叙析有分寸,阐发要到位,这样,所谓推陈出新也就不是难事了。”

有一段文字说的非常好:“酒是陈的香,材料还是经典的好。尤其是一些较为时新的命题(话题),因为不可能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所以能巧妙地运用教材内的经典素材来印证或阐发,会有焕然一新的效果。

所以将作文专题复习与教材结合起来效果是很明显的:虽然过去有些学生会认为语文学不学都一样,通过这样的作文辅导,大部分同学重新了认识教材的价值,能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更重要的是学生作文基本上解决了写什么,从哪个地方找素材的问题,即使是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升起来也比较过。

【作者简介】

刘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十一年。

猜你喜欢
模块教材作文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