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宝林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标准中虽然明确了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未形成完整的实践体系。
新课改的实施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冲击,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也是“获利者”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部分老师无法转变“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显得毫无新意与活力,老套的教学方法当然使学生难以提起对音乐的兴趣。
课堂上,基于“填鸭式”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总是喜欢将音乐作品的歌曲形式、伴奏乐器、曲调风格等直接为学生介绍出来,然后再进行音乐鉴赏,但学生却失去了对音乐的好奇心,使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高,影响了教学效率。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对于不同的聆听对象而言,往往也具有不一样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总是安于平淡,不求出新。在指导学生进行音乐训练或理解音乐时,仍然情有独钟于寻求所谓的“标准答案”。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稍稍偏离了自己的设计思路时,就又会急忙“高屋建瓴”地引导一番,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唯一”。例如指导学生欣赏乐曲《野蜂飞舞》,教师总是担心学生无法理解“野蜂飞舞”的形象,殊不知学生聆听音乐的感受远不止这一面,许多学生联想到火车奔驰、飞机轰响等等。虽然这些答案不一定贴切,但是却反映出学生们各异的联想、想象和不同的情感体验,表明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开发音乐智力的独特功能。
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繁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样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无益处。
音乐教学本就是一个陶冶情操、健全心理情感的过程,也是一个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不断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还有部分老师总是照本宣科,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死啃教科书,没有教学延伸、没有灵活的方法、更没有教学新意,这就导致教学目的难以达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
每一种音乐传统都有其自身的传承方式,如果使用传统单一的方式去“解释”音乐,效果肯定不会太理想。音乐内容一定要体现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例如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音乐形象鲜明,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学生也易于接受,但是对音乐作品表达的更深层的意境和作曲家极力表现的思想情感等,仍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采取一些积极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去领会。然而部分教师往往只是教学生唱一唱主题旋律,或用乐器演奏几遍便不了了之。音乐分析浮于表面,不能对音乐作品内涵作更深入的挖掘。
高中教育阶段处在普及教育与高等教育过渡的特殊位置,长期以来,虽然学生们也很希望在音乐课上好好接受一下艺术熏陶,但处于课本教材、高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他们对音乐课不抱太大希望。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在轻视普通高中音樂课,虽然成天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但实际上还是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高中音乐教育在学校中被遗忘,学生长达三年的高中阶段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被剥夺。
“会上讲素质教育,会下搞应试教育”,忽视音乐课程,带着这种观念的领导部门比比皆是。例如:在音乐教学中重视一节音乐公开课的质量,忽视平时的教学质量;重视音乐尖子人才的培养,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重视艺术比赛成绩,忽视艺术活动本身的育人目的;重视音乐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德、智、体等各育的重要辅助、促进作用。甚至在某些做教学公开课、示范课的“骨干”教师中,存在着抓少数“重点”音乐班的问题等,这些做法是与音乐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传统的音乐教学思想和教育观曾经是我们大力倡导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会受到束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心和顾虑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任何教育观念的落实,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之上。我们通过音乐课是需要教会学生如何从音乐当中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且在此基础上去创造生活。一些教师更多的注重了音乐技法、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音乐其本身的审美特性;更多的教师关注对音乐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使得本该受学生欢迎的音乐课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担,这是不可取的。
在当前由应试教向想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从教育领导阶层开始,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真正发挥音乐教育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以高考分数说话的风气在不少学校盛行,长期下,去学校的音乐教师必然出现了工作消极、应付了事、私下在校外做艺术家教的情况。教师是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执行者,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能见此情况坐视不管,无论是哪一门科目,都应该平等对待。建议学校领导加快制定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机制,满足教师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高中音乐课学习最重要的作用还是让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运用音乐与表现音乐。能真正把学习到的鉴赏知识技能运用到音乐实践中去,才能体现音乐课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在深厚的专业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灵活地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在课堂上将师生关系上升为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在教育的过程中,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积极的为学生组织各种竞赛、比赛,让他们建立起对音乐的兴趣,促进音乐教育的合理发展。
音乐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视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之一。高中的学生在这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却常与音乐教育无缘。这是值得教育部门重视和研究的间题。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在轻视普通高中音乐课,虽然成天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但实际上还是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通过我教学的实践,希望唤醒社会各界认识,转变现在的教育观念。高中音乐教育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