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爱芬 李金
【摘 要】阅读是终身教育的主要手段,它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阅读变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那么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情境就一定会得到改觀。
【关键词】阅读与习作;整合教学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拓展创新题材,在阅读教学中合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教学因素,在阅读感知、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训练,加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联系,使它们融为一体。
一、整合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提升,读中积累;又在习作中内化,习作中运用。
1.确立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要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习作的初始阶锻应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想象与表达的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学生没有束缚羁绊,没有禁锢,主体精神得以焕发,作文信心得以培养,写作兴趣得以激发,表达空间得以舒展。让学生切实感受习作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一种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的需要”,进而舒畅表达,乐此不疲。
2.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语言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仅依靠语文课本,依靠课堂的40分钟是完全行不通的,因此,我们要将视线投向课外,大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要根据可能的条件,要求做生活的主人,留心周围各样的事情,多观察体验、多认真思考、勤于记录,不断地积累语言材料。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多观察、多感悟、多学习、多记录、不断地积累、方能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及水平。
3.重视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形成结论或获得结果而必须经历的程序、步骤。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之后实现的,没有过程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果。因此,要重视学生在经历读、写时的过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二、重视课内阅读与习作的整合
1.抓精彩段落,给学生提供仿写空间。从现在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实践证明,仿写顺乎小学生模仿心理,能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是小学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只要引导得法,扬其利,避其弊,仿写就不会束缚学生思维,一些消极作用完全可以避免。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借鉴名篇的某些情节,学一学名家的语言表达技巧和风格,时间长了,就能在写作时找到自己的感觉,同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里仿写不仅是内容的仿写,更是表达方法的模仿。例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日月潭》第四段。虽然这段只有2句话,但是却不仅写出了日月潭在太阳高照时的景色美丽清晰,还写出了蒙蒙细雨时的日月潭更加美妙迷人。这种方法对小学生的写作,有很强的示范性。于是教学到这,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由谈谈读了这一段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你觉得哪里写得好的地方。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见了日月潭又美又清晰的景色了。”有的学生说:“日月潭真像美丽的仙境。”有的学生说:“日月潭太美了我,我真想去看看。”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趁热打铁:现在我也想请你们来试一试,当当小作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校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看看我们的校园每当太阳高照时,校园里的建筑和景物是怎样的?清早,大雾蒙蒙时花草树木和整个校园是又是怎样的?按照观察顺序具体的说一说。学生有例子模仿,效果非常的好。把我们的校园写得非常美丽。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对习作就有了很大的兴趣,作文难关不攻自破。
2.抓贴近学生生活的篇章让学生随意地进行片段描写,当一些和学生的生活贴近的文章出现时,很容易勾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片段的回忆。如教《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全文以杨梅的生长变化,按照抽枝长叶、果实从小到大到成熟到我十分爱吃杨梅的顺序描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在描写杨梅抽枝长叶时,运用了拟人手法,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学生在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后,我趁机让学生回忆家乡的桂圆,先让学生说说桂圆的大小、形状、颜色、味道和作用,能连贯地表述句子。学生不但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还从中丰富了词汇。一篇短小的习作很快就能出炉了。
3.对文本欲言又止处进行拓展影视剧中常常会给我们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最终会是什么结局,它就不告诉你,其实这连编导也无法去决定,这是给观众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不少课文留有空白,可引导学生进行空白补充式的读写结合训练。“补白”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技巧,是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完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所表现的情感。让学生进行补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还挖掘了课文潜藏的意义,使学生乐于学习、探索和表达。例如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故事后,孩子们都会感慨:种葫芦的人太自以为是了,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联系的。这时,我就对学生说:“如果这个人知道了叶子和葫芦之间的联系,他以后还会这样吗?请你们以此续编这个故事”孩子们兴趣盎然,一个个不同的相遇情景在他们的笔尖呈现出来。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能在阅读教学中认真督导学生做到以上几点,一定能激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使他们懂得作文,会写作文,乐写作文,并且还能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文来。虽然这个过程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般非一朝一夕能实现,但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认真督导、贯彻,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师生共同走进快乐的作文课堂。让农村的孩子们也能写出优美生动的习作。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阅读与习作》(作者未详,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