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强化措施

2018-08-11 11:04张世有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土地整治负面影响生态环境

张世有

摘 要: 基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下,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中需要树立生态化理念,即通过对土地进行有机重构,利用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来开展生态化土地整治,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文中分析了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下的土地整治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土地整治;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措施

基于当前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而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意在能够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土地整治是对自然进行利用和改造的重要手段,以此来坚持耕地红线,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单纯的重视土地整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生态效益忽视的土地整治工程必然会对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基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需要遵循自然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土地整治工程中全面渗透生态理念,以此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一、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

在土地整治工作中,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及农田灌溉工程的建设会对区域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带来了较大的改变,导致水文结构发生变化。同时针对于坑塘水面的整理开发也会导致水面面积缩小,增加了洪涝灾害发生的几率,会区域生态景观的完整性带来了一定的破坏。通过扩大耕地及园地灌溉面积,增加耕地及植树种草活动,这必然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从而影响到区域水资源的分配。

(二)对土壤生态的影响

在土地整治项目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耕地产能,通常会对土壤进行改良,使用农膜、喷施农药化肥及灌溉等手段,这必然会破坏耕地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态过程,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在土地平整期内,土壤表面的裸露会使其受风蚀影响,利用重型机械碾压和挖填也会对表土熟化层造成破坏,导致土壤板结。在对工矿废弃地复垦时,当使用受到污染的客土时,会给耕地带来二次污染。针对于灾害地的复垦还容易削弱其抗灾害能力。对于建筑施工破坏地进行复垦过程中,极易给土地带来污染,不仅会降低土地生产力,还会对农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

(三)对大气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

当土地利用状况发生变化时,会改变垫面物理性质,从而导致温度、湿度、风速及降水等发生较大的变化,太阳辐射吸收和反射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必然会使区域气候发生相应的变化。

(四)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当土地整治后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不合理时,则会形成生物群落破碎化及岛屿化,特别是对于一些水面、荒草地、沙地及裸地的盲目开发,必然会对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带来较大的破坏,破坏自然群落的发展演替过程。当区域范围内耕地比重升高时,单一的农业作物会替代原生的多样性植被,这也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二、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下的土地整治措施

(一)加强生态化土地整治理念

土地整治工程应该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从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概预算到工程施工以及项目竣工验收,应始终重视生态效益,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土地整治工程不应该仅凭工程机械之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随意改变自然生态。应积极推进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通过合理的土地整治工程实现对水土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降低生态环境风险。

(二)土体有机重构

土地整治工程如果仅通过机械改变项目区原有地貌,达到田面平整与水电配套,就无法实现生态文明的终极目标。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应该对项目区受损土体进行有机重构,改善土体质地结构,并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土体中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多种污染物质,恢复土体自净能力,给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安全的土地,并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三)工程与景观设计相结合

发达国家土地整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技术体系,而我国过去的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保护和景观设计考虑较少,只注重土地平整规模的整治工程,导致整治区景观类型单一,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针对我国土地整治工程特点,亟需重视景观设计,开展多尺度、多区域的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并建立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发基地。

(四)健全土地整治工程后评价体系

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会对项目区环境造成正负两面的影响,所以需要对项目实施后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这不仅可以为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项目竣工验收提供依据,能够更好地检验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促进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

(五)强化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充分发挥各类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生态功能,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缩小非生态用地规模,构建良好的土地生态基础;积极推进以土地整治复垦和开发为重点的国土综合整治,统筹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探索建立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相适应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六)大力推进优化开发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加大对废弃土地复垦的力度,进一步对农业利用进行优化,鼓励多用途使用,并进一步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对于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规模和时序进行合理安排,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对于综合利用效益不高的土地也要纳入到复垦范围中来。针对于依法需要复垦的土地,需要统一进行规划,因地制宜和综合治理,以适宜性评价作为依据,以此来对复垦土地的用途进行确定,并利用先进的复垦技术,以耕地用途作为优先复垦的目标。对于工矿用地,需要加大复垦利用,实现对耕地的严格保护,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好水系、林网及自然保护区等的用地,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同时还要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进一步生态退耕成果进行巩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绿化建设,实现对人居环境的有效改善。对于农村土地开发整理,需要加大复垦的力度,科学规划整治田水路林村,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土地整治过程中,需要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以此来降低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由于近年来土地资源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态势 ,因此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措施,进一步对用地结构进行优化,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严格保护,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高奇,师学义,王子凌,等.生态文明形势下的土地整治初探[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7).

[2]谷樹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

[3]王军,李正,白中科,等.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

猜你喜欢
土地整治负面影响生态环境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新形势下丘陵山区土地整治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基于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当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