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也不争“春”

2018-08-11 09:16朱丽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不争说明文情趣

【摘 要】说明文用客观、准确、平实、简洁的语言,给人以“知”,从而掩盖了其文字底下的情感,容易使教学者忽略不计。其实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一样,说明文中同样也在“诉说”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只不过它很客观、很理性、也很科学,而这也正是我们解读文本和教学课文中常常疏忽的地方。文章并非无“情”物,剥开说明文理性的外表,我们应该能看到说明文中作者蕴藏的情感,尤其在事物说明文中,还存在着浓烈的情感,真可谓“俏”也不争“春”。

【关键词】说明文;理性;情趣;“俏”不争“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47-01

部编语文教材的事物说明文,充满了温婉细腻的情感。作者将对事物的情感藏在精准的“说明”中,“情”趣藏在精简的“课题”中,藏在年代的“背景”中,藏在客观的“描述”中,藏在理性的“评论”中,藏在清晰的“记叙”中,,需要我们的“教”与“学”在“草灰中”寻找“蛛丝马迹”,决不可放过。

“情”趣藏在精简的“课题”中:从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说明文课题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大自然的语言》中,我们都可以领略到作者的情感: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人的骄傲;苏州园林,名扬四海;梦回繁华,清明上河图画面背后的用意;大自然的的语言,晓喻人类懂得大自然,按农业规律办事,争取农业大丰收。从课题中可见一斑:“无论是作为桥的设计者——茅以升、作为著名书画评论家的毛宁,还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叶圣陶,以及从事物候观测的竺可桢,我们细心的教学者均可以感受到文题本身所传递出的浓厚的热爱情感,并从中扩大视野,蕴含情感。

“情”趣藏在年代的“背景”中:《中国石拱桥》一文写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时的情况时是:中国的大川大河上,已有一些大桥了,但都是外国人造的:济南黄河大桥是德国人修的,蚌埠淮河大桥是美国人修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俄国(现俄罗斯)人修的,云南河口人字桥是法国人修的,沈阳浑河大桥是日本人修的……钱塘江大桥,我们中国人要自己修,证明我们中国人有能力修好这座现代化大桥,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干,我们不比别人无能。就这样茅,以升对钱塘江大桥开始了总体设计,他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中国近代大桥设计和建造的局面,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这一背景的解读中,我们能感受到浓烈的爱国情感。

“情”趣藏在精准的“说明”中:故宫老院长黄传惕对故宫博物院的介绍,更是情满胸怀。看他对前三殿中金銮殿的说明:金銮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下面的宝座。故宫博物院真是规模宏大、建筑精美。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米,中部略窄,宽9米,这组精准的数据一出,赵州桥的雄伟气势,形式优美的特点就明显了,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些数字的出现就已经给了我们赵州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虽然在段落中并没有直接写出了,但作者身为中国人的热爱和自豪感透过字面,我们能感受一二。

“情”趣藏藏在客观的“描述”中:他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一切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苏州园林是一幅艺术画,讲究自然意趣。处在闹市中,却有山间之意趣。作为完美的图画:布局构思、颜色搭配、动静相宜,主次分明,远近景的安放,细节的注意,都要真实自然,有古韵雅趣。高树低树俯仰生姿,花墙与廊子讲究层次搭配,有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效果。大镜子的装饰,更是使园林景致的层次加多加深。连每一个角度都注意图画美,色彩的搭配是不刺眼的底色与树木的绿色、花朵的明艳相衬,使人不至于眼花缭乱,而心中却感到安静、闲适。1974年,叶圣陶赠陈从周《洞仙歌》一诗中我们可一斑窥豹: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园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侶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今秋通简札,投甓招琼,妙绘频贻抱惭看。古趣写朱梅,兰石清妍,更风篠幽禽为伴,盼把晤沧浪虎丘时,践雅约,兼聆造形精鉴。这种精美的描述令人情趣盎然。中国卢沟桥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更是直接对卢沟桥的赞誉和对祖国精美建筑的赞叹!

“情”趣藏在理性的“评论”中:在对我国石拱桥辉煌成就的理性探究中,作者首先归功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的石料极其精巧,能把是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从作者的用的“勤劳和智慧”“极其精巧”“整块大石碑”以及各种形象中,这些带有倾向性的“褒义词”和“程度”“数量”词中,我们领略到作者对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品质的赞美之情。又如在其次的原因中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的传统,而且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还有在“再次”的原因中提到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中,我们都能看到类似的“褒义词”如优良的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还有数量词“各种”石料,我们只要细细品味,都能感受到来自作者的内心的自豪情感。

从部编语文说明文文本中,我们发现了客观表面下的作者情感。它是隐藏在理性外衣的一股岩浆,却不会溢出说明文的地表。美丽却不剥夺说明文的本质特点,真是“俏不争春”。但这股力量却是不容忽视的,它将伴随着我们说明文的写作与教学,直到永远。

作者简介:朱丽娜,女,汉族,浙江温岭人,1972年10月,市语文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曾获台州市案例比赛一等奖,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活动辅导教师特等奖,研究方向: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不争说明文情趣
说明文阅读专练
艾草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不争的函谷古道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四格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