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2018-08-11 09:16卓桂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卓桂林

【摘 要】数学文化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议题,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是指探索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的过程。只有联系数学发展历史轨迹,以开阔的视野认识数学创新原动力,紧跟时代主题,才能真正体会数学文化的真谛。加强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97-01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身心发展都不是很成熟,小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需要教师从不同的侧面对其进行引导,数学文化就是其中一种引导方式。现在的数学教学内容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都有所欠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不高,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总是得不到全面的认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被忽视。数学文化的深入,可以让学生找到了解数学的另一种途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又不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在数学文化的学习中,找出各自的兴趣点并加以延伸和发展。

二、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

1.数学文化渗透脱离生活。

数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定理、公式成了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则要牢牢地记住这些规则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而这些枯燥的知识点使学生的积极性很受打击。数学本是源于生活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的,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关注数学文化与生活的联系,没有把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喜闻乐见的信息引入课堂,虽然会讲授课本中给出的生活中的例子,但有些生活中的例子是学生完全没接触过的事物,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而学到的新知识也只是为了做习题,教学的任务始终把解决繁难的习题为主,以正确解题为目标。在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他们也逐渐的产生厌倦,除了做习题,数学不能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2.渗透数学文化的意识薄弱。

大部分教师不会积极地把数学文化素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同时,他們大多数只讲课本上的知识,并且很多教师表示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只有在公开课上才有。他们大多认为渗透数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不大,有的觉得根本没什么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很少用情景教学,通常是直接引题,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处理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板块也是一带而过,高年级的教师尤其如此,他们担心渗透数学文化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影响学生学习的时间,担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所下降。因此他们在教学中更多地把时间铺在重难点知识的讲授上,渗透数学文化的态度不积极,没有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文化渗透的有效方法

1.引史入课堂 渗透人文教育。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数学文化。在漫长的数学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重要事件、伟大人物与传世之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把这些独有的宝贵资源融入到课堂上,必能使学生了解数学产生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应多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和故事,插入到相关内容的教学当中,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对学生进行教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算盘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向同学们展示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虽然人们今天使用的计算器即轻便又快捷,但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改进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个演变过程是先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换来的,体会到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实际,而是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的,以此教育学生时时处处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培养探索不止的数学精神。

2.展现数学学科的文化属性。

在很多人的认识中认为数学学科是与语文、历史等学科不一样的,不需要文化内涵,其实不然,数学也有着自己的文化属性。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上突出它的文化属性,让学生认识到一些数学的规则和定义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在记忆的过程中也不会显得太过枯燥。而且,数学中的很多问题是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那么生活文化就与数学相同,所以说,教师应该多用生活实际和数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让小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文化生活当中更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在教学《圆》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找出圆的特有属性,也可以结合圆在生活中的寓意,人们用圆给予的美好寄托,这也是从文化的层面增加了圆相关知识的内涵。

3.创设数学文化情境。

只有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怀抱开放的姿态学习,更容易适应课堂氛围、接受新知识。创设数学文化情境既能最大化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模式,也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需要将自己的知识传递到学生群体中去,创设相应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促使其在实际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与其他同学就数学知识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使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最终达到完善学习任务的目的。除了定义本身可以让学生理解数学内涵外,教师还可以将数学概念与文化诗歌艺术相联系。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歌受人推崇,是因为诗歌描绘的画面非常有诗意,有美感。美学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教师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诗句中体现的直线与圆的关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非常有名的诗句,体现的是角度不同导致得到的看法也就不同的道理;从数学的角度看,则是典型的“三视图”。此外,讲概率或者随机事件的相关内容时,不妨引入“守株待兔”的故事,不仅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更能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蕴含的文化思想。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与语文一样,作为一门相对重要的基础学科,必须引起教师以及学生的广泛关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适、合理地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负担,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数学的学习,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曹玉平.如何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2]王佩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J].数学学习与研究,20l5(2).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