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力哈尔·努克尔别克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一直是以汉语作为国语在国内进行日常交流。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其自己的传统民族语言才是日常交流中最常使用的语言,以至于现今出现了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国语的学习方面积极性减小,离开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后,与外人的交流有着一定的困难。学习语言应该从小培养,因此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文中就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国语积极性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学习;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07-02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无论是在什么区域生活的小学生其共性是一样的,都是出于启蒙学习阶段,都是正在进行知识积累的时期。尤其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应该在小学生的时期抓起。少数民族的小学生多是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人们多是以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使得小学生没有良好的汉语学习语言大环境,对于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便随之减弱。因此,针对此情况,应该先引起学生的兴趣,树立起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加强汉语语言环境的形成,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所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进行师生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学习汉语自信心的提高,和家长与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学认为: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对汉语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反,消极的情感态度则影响同学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有些时候老师对于学生一点点的关注与鼓励都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
首先,老师要信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他们的潜力。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老师大多时间比较关注学习成绩较好或是态度积极的学生,其他的学生的关注度就较少。由于社会家庭情况、学习和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不尽相同。老师要体谅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老师要多使用积极向上并带有鼓励性质的语言,给学生树立起能学好汉语的坚定信心。平时在课上多使用“做得好”等夸奖的词语。对于学生应该采用积极的态度来维护其自尊,多使用能够树立其自信的积极言语。
再次,老师要善于正确表示自己的情感。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倾听,面带微笑。老师肯定的话会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使之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
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汉语
确定具体的目的和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汉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学生自己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汉语。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足,就会产生厌学心理。在汉语学习中教师应调动一切资源使学生对于学习汉语产生兴趣。老师要多引导学生,不能让学生产生因为短时间的汉语学习不顺就放弃学习汉语的想法。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需要不断地积累才能慢慢的显示出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加入进去。学生把汉语学习真正当做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认识到汉语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难,这样才能是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产生兴趣,树立起自信心,从而提高成绩。
而且现在科技发达,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利用现代网络。通过网络,从视觉和听觉上刺激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以此为引,让学生用汉语进行评论和交流。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这将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兴趣。 另外,汉语学习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举办汉语竞赛或是汉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可以通过课间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汉语对话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汉语学习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只有调动了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结合老师的疑难解答,才能事半功倍。另外,各种各样汉语活动的开展必须鼓励学生全部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提升学生整体的汉语水平。
三、补充汉语相关知识,完善汉语知识体系
由于学习进度并不相同,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首先,主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汉语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汉语准备条件。但单靠有信心,还是学不好汉语的,如果学生没有产生对汉语的兴趣,没有真正的去用心的学习汉语,那么这种信心就不会持久,往后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挫败感和自卑感。因此在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汉语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大纲教材所要求的汉语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学好了汉语。在教学中,我选择用适当的方法,边带学生学习新课本的知识,并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带着学生回顾以前的相关联知识。对于相差太多的学生进行单独补习,以便学生尽快跟上学习进度。
1.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很多知识没有牢固的掌握便已经忘记了。因此教学的起点要从低开始。教学中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从起点出发,是学生回忆并掌握以前缺少的知识,然后再导入正常的教学。让学生在复习加深知识记忆的同时,也将教学的难度降低,使学生不在起跑线上便认输。
2.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有创新和发展。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结为课后的自主复习。复习可以巩固学习成果,可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内容掌握得更扎实。而且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可以加深对原有知识的记忆,熟能生巧,进而融会贯通;同时复习可以增加记忆能力,一举多得。
3.由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单调不变的教学模式易引起原本注意力集中时间就短的学生学习注意的分散。教学中将每节课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并且穿插一定的趣味性活动,这样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4.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汉语学习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知识。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提高学习汉语能力。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免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进度掌握不清,从而忽略掉重要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邢小龙. 从语言资源的角度看新疆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汉语学习[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4):13-17.
[2]劉岩. 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习得文化适应情况调查[A]. 中国应用语言学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第八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应用语言学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2013:10.
[3]布阿加尔·买买提. 关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思考[J]. 实事求是,2002(0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