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涛
【摘要】当前,黔南职业学校办学规模高速发展、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青年教师已是黔南职业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成为主力军,承担着更重要的职责。近年来,黔南职业学校都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列为学校教学工作首要任务,提升黔南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势在必行。
【关键词】黔南职业教育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问题 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62-01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种统一活动。当前,黔南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大量青年教师引进为黔南职业学校注入新的血液。如何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将青年教师对事业的激情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黔南中职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
1.世俗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偏见,影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
世俗偏见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是管理差生、后进生的场所,这里的老师不注重教学成果,学生不喜爱学习。青年教师在这里没有教育成就感、人生目标感。青年教师队伍中部分人仅仅将职业学校作为他们人生中一个跳板,有好的工作机会或者深造前景就会离开。这样的心态既不利于教师将心思专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也不利于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青年教师流动性大影响着教学岗位稳定性,专业发展,乃至学校长远规划。
2.身兼多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维导致青年教师综合教学水平低
黔南中职学校科研氛围不足,专业教师知识更新慢,不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制约学校长远发展。由于部分职业学校工作需要,青年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加重了教师工作量。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教学思想侧重点在于学术,他们更热衷于论文、课题,然后以学术成果评职称。学校对任课教师的考核限于教案检查、科研工作量、课堂教学。为此,青年教师将大量精力倾注于身兼工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对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把控,对自身实践能力没有系统提升计划,这不利于青年教师系统综合进行教学。
3.黔南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德育工作能力亟待提高
部分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上好课堂45分钟课程,写好教案就能完成教师的使命。缺少在学习中关心、引导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极少数青年教师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过分强调自身利益,向学校讲条件提要求,缺乏集体意识。造就了对学生德育工作缺失,学生综合素质迟迟得不到提高。
4.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影响着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大部分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教师岗位,他们缺乏在专业对口企业工作的经验。随着招生增加,黔南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缺乏,使得专业教师教学任务愈加繁重,青年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和实训准备中,也没有必要的实训培训计划。中职学校没有重视新进教师的专业培训、校内外的充电机会,这些都阻碍着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黔南中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意义
中等职业教师教学能力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专业教育知识能力、产学结合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职业良好素养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提升黔南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黔南中职教学质量。随着黔南中职学校蓬勃发展,中职学校学生与建校规模逐渐扩大,原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黔南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二,提高了黔南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职业学校教师队伍通过老中青代代有机衔接推动学校工作有序稳定进行。只有这三者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与时俱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职业学校才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第三,有利于实现终生教育与就业升学机结合,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与升学两条路径。职业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着与人相处、学着选择就业岗位、学着升学后的规划、学着在社会环境中自我成长,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需求人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催化一大批这样的人才,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的品质。
三、提高黔南职业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主要途径
1.树立“学校与青年教师为发展共同体”理念
“学校与青年教师为发展共同体”理念包含有两层涵义:一是学校发展与青年教师发展紧密联系,青年教师只有适应学校发展环境,助推学校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发展。首先,应让每位青年教师对学校有认同感,学校应让每位青年教师感受到“学校是每一位老师的家”,“家”在发展的同时为每一位老师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从而激发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工作动力。其次,青年教师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相互促进,学校要明白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虽然青年教师一时无法独挡一面,但是青年教师成长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高度,只有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深造机会,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们,才能使得青年教师有存在感、发展感,从而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2.推广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黔南职业教育教学立足点在于培养适合现代企业的技术人员,只有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体系,深化教学内涵,探索教学新模式,才是提高黔南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教学体系、整合校企资源、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导向,使青年教师转变自己教育理念、教学思维满足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青年教师就会自觉的选择基于岗位职能方面教学内容;在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中优化教学方式;在实习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动态把控等方面基于实际实施评价与总结。
3.优化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制度
严把引进教师考核关,不仅要考核理论授课水平,还要考核实训实践能力。对于新教师,安排到专业对口实训室承担实训教学工作,定期接受专业实践能力考核。合理设置青年教师育人操行評定方法,关爱学生、授课风格、学生满意度等育人指标合理体现青年教师教学素养。良好的考核制度激励青年教师教学教学能力的主动提升。
4.提升“以老带新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效能
“以老带新传帮带”是基于黔南职业学校校情较为容易实施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第一,学校根据青年教师专业方向指派相关专业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第二,充分发挥师徒结对作用,指导教师从德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面指导。指导教师深入青年教师课堂进行听课,掌握青年教师教学情况。结合青年教师具体情况,指导教师将教学指导、德育工作、课题研究等融合在一起,培养青年教师教学综合能力。
总之,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积极地探索和改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提升青年教师队伍育人质量,为黔南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