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彪
【摘要】本文粗略阐述诗歌鉴赏时“意象”到“功能意象”角色转变,重点阐述“功能意象”在解读鉴赏诗歌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诗歌鉴赏 功能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96-01
所谓“意象”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具体的事物。“意”是主观情感,因此诗歌中的“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一首诗有没有诗味,像不像诗,就看意象的选择。因此,意象是诗歌创作的起点。而在诗歌鉴赏中,意象因物象选择不同,其代表的意义蕴含的情感也就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这时单纯的“物象”就华丽变身一跃成为“功能意象”。
所谓“功能意象”,就是具有特定的功能,为诗人创作,为读者鉴赏提供便利的意象,不再是诗中单纯描写的物象,也不是简单的传统意象,而是诗人主观思想与客观世界的统一体,更是诗人传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因此,鉴赏诗歌时重点分析诗中功能意象对整体把握全诗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解析功能意象来提升诗歌鉴赏水平,已是迫切研究的课题,下面我就粗略地分析“功能意象”在诗歌鉴赏的重要作用。
首先,功能意象蕴含着诗人丰富、独特的情感体验。诗歌中的功能意象内涵是丰富多变的,而其承载的特殊情感也是丰富的。因为它们充满了丰富情感甚至赋予了生命。因此,把握诗中的功能意象,能让我们进入诗人丰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最真切的情感诉说,进而不断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众所周知,诗歌中常见月、松、竹、梅、流水、夕阳、梧桐、杜鹃、落花、孤雁、芭蕉等等意象就有着丰富的内涵,诗人往往会选择在这些意象上寄托情思。这些也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功能意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道理,诗人在抒发情感时不能直白地表达出来,而是把这些情感蕴涵在一些特定的意象中来表达。比如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等,诗人常常借“月”这功能意象来表达思乡、怀亲情感,可见其具有特定的功能作用,蕴含着诗人丰富独特的情感。再如古典诗歌中的“柳”功能意象,由于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常常折柳相送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还有我们在古典诗词中常见有松、梅、竹、菊等功能意象来喻坚贞纯洁的品格;有杜鹃和猿猴之哀鸣来传达凄惨悲苦之情;有枫叶飘零、梧桐叶落之景传达出萧瑟悲凉之意;有五柳、东篱、三径、白云、东皋等意象表达闲适恬淡心境,或是对隐者隐居生活向往。因此,在鉴赏诗歌时,我们都要抓住这些功能意象去揣摩体会诗人蕴含丰富独特的情感。
其次,功能意象助于诗人创设意境,引领读者进入境界。我们知道意象有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特点。这一特点又能让读者身临其境,产生与诗人共鸣。这是诗人创作与读者想象共同创造完成的结果,更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所以,整体把握功能意象更有助于把读者带到诗人那种耐人寻味的境界中,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熏陶或得到美的感悟。如大江、长河、落日、草原、沙漠等功能意象所创设的气氛往往是雄浑壮丽、雄劲苍凉的。又如马致远《秋思》中运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描绘出的是萧索疲惫、暗淡冷寂的画面,创设出孤独凄清悲凉伤感的气氛,把读者引入到一种漂泊天涯孤旅无奈的浓浓情思之中,让读者身临其境。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幅多么幽雅明凈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展现读者眼前,诗人正是用“月”“水”等功能意象把读者带到自在安然、恬淡闲适的艺术氛围中,洋溢着诗人闲适自在、超脱旷达的隐士情怀。“月”功能意象也因此成为清幽明净、悠闲自在的标志。总之,诗中的功能意象能更好地帮助诗人去创设某种情境,又能让读者身临其境,达到得其象、入其境、得其神的艺术效果。
第三,功能意象往往能让读者探究作家作品旨趣。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说明了诗歌是为统治阶级政治利益服务的,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故而诗歌创作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而诗人在创作诗歌过程中运用的功能意象则完全偏向本人的主观意图,凸显作者宗旨及作品主旨。如杜甫晚年的诗歌风格当然不是彰显单纯的忧郁和伤感,而是一种将自己融汇于深重的民众苦难之中所显现出的对于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注与思考,对苦难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召唤。因此落日、孤舟、秋风、落木等这些功能意象最好诠释他的作品,凸显诗人旨趣,也符合知人论世,知人论诗这一特点。我们知道诗歌中许多传统的意象有着比较固定的涵义,往往能够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比如在古典诗歌中的夕阳、秋天、江水等功能意象就暗含生命苦短、韶华易逝的悲愁情绪,也暗含诗人某种人生态度,凸显了作家作品旨趣。李白、苏东坡等诗人就常用这些功能意象来表现主旨。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认真找到功能意象,揣摩体会其赋予的特定涵义,再结合诗句内容,就不难理解作品的主旨及作家创作意图。
综上所述是我在平时诗歌鉴赏时对意象分析的一点粗浅看法、探讨。总之解读渗悟诗歌,完成鉴赏这一步骤,我们还需对意象的生成过程及涵盖意义做深入地阐释,全面把握诗歌内容。做到真正理解“物象”——“意象”——“功能意象”转化过程并掌握其在诗歌鉴赏时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