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基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43-02
初中生物学科实行中考已经有好几年了,但生物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难也有易,这主要是看学生们的学习基础是否牢固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学生们自身努力外,课堂教学改革也必不可少。自新课程实施以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被大量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助于促进学生们主动探究生物现象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应该要大力推广,但是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过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注重策略的运用,只有高效的教学策略才能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无疑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生物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小组合作学习更是很有必要。生物课程不能仅仅靠老师授完课就结束,否则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还是存在太多的疑问,无法比较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从而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都是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来的,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良好的,学生的生物素养也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断得到提升。所以在生物课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非常重要。
二、要合理构建学习活动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在征集同学们的意见之后再进行,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高低等要素进行搭配组合,一般4-6人为一组比较合适。通过整合之后的小组,老师应该把主动权交给这些合作小组,让他们有更多思考和表现的机会。构建学习活动小组,要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内每个人成员在对自己学习负责的同时,也要对组内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每个人都要清楚地知道互帮互助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性。而各个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是在发言时产生的疑惑,教师要鼓励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主动地帮助解决。
例如,在讲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时,为了能让课堂上更加活跃一些,就可以让他们进行讨论。让他们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对知识存在的问题到书中寻找答案。通过小组讨论,能举列说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产生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看是否能找到说服自己的答案。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对率先找到问题答案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目标
对于组成的合作小组,应该让学生明白,小组的合作学习是为了让他们对生物这一学科加以重视,让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合作的机会去探讨生物的世界,提出自己对于生物科学的困惑,同时利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现象进行合理的解答。而小组学习的目标不只是学好理论,同时还要包括生物实践技能的提升,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把生物学知识学得更透彻,更具体,从而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才是学习生物知识的最根本目的。
例如,在教授《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课程时,要带学生到生物实验室中去做实验证明变化的现象、过程与结论。要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实验的操作,讨论内容要包括本次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等,讨论后,再让各个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分工,例如,谁负责馒头的切碎,谁负责唾液的采集,还有谁去准备玻璃棒、碘液、试管等实验器材。分工明确以后,要让学生们以本次实验目标为中心,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认真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通过各个小组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加深对生物变化过程的印象,强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对于存在不同结论的小组,也要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何得出了与课本不一样的结论,要尽快发现问题所在,验证课本的结论是否是正确。
四、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1.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发言的习惯
在小组成员合作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再把自己思考的结论与同组的成员进行讨论。还要敢于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的过程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让老师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2.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们学会倾听小组其他成员的与自己看法不同的发言,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较早地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也会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所帮助。
五、老师要参与指导并及时对知识疑惑进行解答
虽然课堂上自主学习是学生学到知识的关键能力,但老师课堂的讲解和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剖析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种能够理解知识的快捷方式。因为老师对专业知识较熟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同学们产生的困惑,帮助学生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花费太多时间做无用功。所以,在以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在讲解完重点难点后,再将一部分时间拿出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实践,一部分时间再来由老师进行提问,争取能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中的知识有系统的把握,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授课效率,还能极大的激发同学们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例如,课堂上会有学生问老师,“动物的运动是依靠什么器官去完成的”,“猎豹和羚羊为什么那么善于奔跑?”这就需要老师去解答这些疑惑,然后引导学生去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感興趣的生物知识。
小组的合作学习如果能高效地运用在生物教学当中,将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们的探索欲望,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生物学科的成绩,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大力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尤为重要,我们应努力推广,使之普遍。
参考文献:
[1]冯如菊.基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0).
[2]邹玲.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J]考试周刊.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