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在向“质造大国”方向不断努力,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必须在课程体系中着重提高思政课的重要性。现阶段,我们在开展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定位、课堂内容、课堂互动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就需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定位、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统筹等方面协同发展,全力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思政 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48-02
前言
国家的进步,离不开高技术人才,而高技术人才不仅包含高学历人才,还包括大量高级技术工人,因此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职学校的培养重点,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我们必须提高思政课的重要地位。
一、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1.职业素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对高级技工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高职院校的毕业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缺口,为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学校发展导向,以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发展动力,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作为改革方向。因此说,高职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前提下,适应社会生产、管理以及服务需求,实现高等技术人才的全方面发展。此外,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开展也要严格遵循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实际生产、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业素养能够满足社会要求。
2.职业素养教育是思政课本身的内在要求
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在教育目标上基本一致,二者都是为了培养院校毕业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在工作时能够在遵纪守法前提下,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此外,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政课教学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相辅相成,职业教育中包含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而思政课中在含有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还包括就业创业等内容,唯有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的渗透,才能够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价值作用,而且通过二者的互相结合,还能够在学校就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树立明确目标,能够真正保证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性。
3.职业素养教育符合高职学生的的心理需求
相对于大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文化基础上较为落后,这对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大多数的学生都将大多数精力放在就业方面,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有效性,而且还要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保证学生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能够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二、思政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的开展方式
1.以价值观教育为基础进行积极引导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在开展教学前,必须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师“传道授业”的教学方式,要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此外,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保证自身分析、处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不断提升,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在带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教学技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不断提升。此外,教师还要通过自身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素质的提升,在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同时,帮助学生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的共同发展。
开展思政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先教会学生爱岗结业,然后在通過一系列榜样、例子等作用,增强学生们爱岗敬业的意识,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职业素养教育真正融入到思政教学中。多年来的教学实际案例表明,只是单一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并不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综合考虑学生性格、爱好等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而且还要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当前社会热点和科技的发展,使用先进多媒体网络来开展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而且改变了传统信息获取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项优势,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在丰富课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真正关心国家大事,对时事政治感兴趣,最后我们还要在课堂上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服务的概念与意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2.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目的选取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办学理念的特殊性,我们在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守职业教育的实际特点,以满足学生今后就业服务为基础,在保证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的前提下,顺利从学生角色过渡到职工角色。因此,教师要对思政理论课中的教学内容定期进行更新,找出思政课与专业课、职业教育等内容相结合的切入点。由于每个专业都有一定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且不同岗位对学生的能力以及素养要求并不相同,因此在培养不同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允许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此外还需要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来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一定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并严格遵循学生未来岗位需求以及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例如:财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从事出纳、会计、审计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这些岗位对员工的要求就是要一丝不苟、廉洁奉公,因此思政课教学要侧重这方面内容;而对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来说,以培养适应畜牧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畜禽科学饲养管理、品种改良以及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体系和专业综合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上述两个专业相比较,我们就清晰的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侧重点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转变,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方面。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提高职业素养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就需要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思政课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现阶段,我国急缺优秀技术工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优势,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万志刚.浅析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2015(09).
[2]高兴玲.刍议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1).
作者简介:
徐继兴(1966-),男,土族,本科,讲师,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人。工作单位: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要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