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里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地实施与推进,我国中学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等得到有效的更新和变化。其中,情境创设作为创新教法之一,以其贴近生活、富有趣味等特点,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大放异彩。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在运用情境创设方法实施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阻碍,导致情境创设教法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对此,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情景创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163-02
一、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现存的几个问题
1.情境创设缺乏明确的目的
就当前而言,大多数学校在初中物理教学上,对情境模式教学的方式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制度影响下,教师把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上,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投放在如何解题上。在传授新知识时,教师更多的是一人在讲,强行把知识灌输进学生的脑海里,没有留时间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及思考。往往情境模式的创新课程都是运用在示范课与公开课的教学上,平时的课堂上很少出现情境模式的教学方式,甚至是没有。
2.情境创设过于传统
情境教学创设的用意是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得到进步。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情境模式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甚至是一个老师的方法不断反复的被利用。例如,教师在讲解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课程时,经常使用的例子就是通电的灯泡会产生热量,又或者是通电的电动机在旋转了一会表面温度也会上升等一些学生早已知晓的生活常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讲这些学生早已耳熟能詳的例子,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情境创设能力不高
许多老师虽然已经认识到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尝试在教学中使用情境创设,可是因为自身的能力不够,严重缺少教学素材,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诠释所讲述的内容,对学生没有更多的吸引力,使得情境创设教学并不能达到其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学提高情境创设的方法
1.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创设需要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改变传统的教师“独揽大权”的局面,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情境创设时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探讨。调动学生思考、探索、沟通的积极性。践行情境创设教学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发挥出情境创设教学的最佳作用。例如在教学《汽化和液化》过程中,教师创设以下情境:一壶水在灶上烧,我们怎么来判断水开了没有呢?水开了为什么要冒气?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水在沸腾时有哪些特征?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大胆猜想,自由讨论。教师则负责引导学生往深刻的方向思考。对于学生弄不明白的问题,如“水熬干后,水去了哪里”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弄清楚到底水干了去了哪里。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汽化和液化的相关知识。在问题中思考,在探索中收获知识。这样的情境创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2.物理实验与情境创设相结合
初中物理很多知识教学都需要实验的辅助教学才能完成。如果抛弃了实验教学,物理知识教学就剩下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教师将物理实验与情境创设巧妙地结合,既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考,激励学生提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观点。然后用实验求证观点,在实践中获真知。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创设情境以引入新课内容。如:两个班级在进行拔河比赛、人们在冰面上滑雪、下雪天轿车车轮上绑铁链防滑。情境创设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探究互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实验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知识。在情境创设中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而在实验中学生学会证明问题。两者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互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从而理解了情境中拔河比赛、滑雪能够进行的条件。轿车车轮上绑铁链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识到摩擦力的作用及危害,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3.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实例
授课内容:浮力课题:机器猫的沉浮情境教学的具体内容:涉及液体的密度对物体的沉浮产生影响的内容时,教师需要寻找一个密度比水略大的物体,使它处在清水中会下沉,处在淡盐水中则会悬浮,而在浓盐水中则是漂浮,此处通常是使用鸡蛋。但是鸡蛋以往很多老师都用过,可以选择一个空心的玩具———机器猫,将其体积及质量计算好,把底座剖开放入适量的重物,再封存好,利用如此一个色彩鲜艳又是学生熟知的玩具,会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并且在此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它悬浮,悬浮阶段的浓度要求比较严格,需要调节好;漂浮阶段需加入浓盐水,使机器猫漂浮;最后加入清水,机器猫便会下沉。此实验过程中,由于盐水与清水在外观上并无区别,难以区分,所以留给学生猜想的空间是很大的。
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机器猫在淡盐水中会悬浮?而在浓盐水中又会漂浮?加入清水后它又下沉呢?问题提出后,给予学生6~10分钟进行小组讨论,老师可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给出指导意见,讨论过后让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最后,老师对各个小组的发言意见进行总结,对实验作出解释总结,然后回归到课本的理论知识,让实验与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下,情境创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在情境创设之上,认识到目前情境创设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有方法地运用情境创设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旭升.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16,34(11):64-65+72.
[2]郑耀文.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融入探讨[J].中华少年,2016(23):125-126.
[3]孙海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生活教育,2016(07):103-104+85.
[4]李水莲,魏国强.认知合作小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Z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