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李国洋
【摘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决就业问题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关键方向。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近些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新时代新形势的背景下,本文对如何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介绍了四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就业水平提高的方法。
【关键词】高质量 就业 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理论研究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jd18201。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33-01
新时代是基于主要矛盾的转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丰富,其中就业就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途径之一。就业与收入,影响着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报告表明,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总书记的指示深刻阐明了就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指明了促进就业的最终目标以及实现方法,对于做好新时期促进就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既需要我们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就业,更要探索一条高质量就业的路径。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主要有:
一、建立精准就业信息化平台
通过解读就业政策、招聘信息等就业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模式,通过网站、校友、教师、qq群、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一切信息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就业信息精准的传达给学生。利用大数据的方法进行分析,应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学生所学专业、实习经历、学业情况、性格特点、社团活动、兴趣爱好、职业技能、求职意愿、求职区域等多维度进行分析统计,帮助发现自身优势,加以重点培养,有助于再就业做出最佳选择,实现其就业目标。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间的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分专业、分生源地,以学生本身的实际工作意向为基础将信息提供给学生。而且还应该和用人单位建立可以随时沟通的联系渠道,以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间的双向就业信息平台为基础,开展精准对接服务。
二、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
重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身体残疾、少数民族等就业存在困难的毕业生集体,配合有关部门将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发到学生手中。针对毕业生不同心理开展“一對一”就业指导。通过前期的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理想就业目标、理想就业区域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不同学生分阶段、分类别、分方向制定合理的指导工作方案,使心理辅导,工作岗位推荐的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困难,以实现精准服务。在就业工作的进程中,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时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动态,及时给予帮扶与督促。
三、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定期开展就业指导培训,组织就业辅导员与毕业班班主任参加就业工作交流和专题培训。与此同时,就业指导中心教师深入基层学院开展就业指导讲座,选派辅导员到企业进行学习锻炼,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贯彻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将课程与学科专业相结合,探索慕课等新型课程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职业发展情况为其提供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
四、完善精准就业评价机制
逐渐建立完善就业评价机制,从学生评价到企业评价,既要注重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又要注重毕业生就业的质量,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多方面评价精准就业的实效性,以便进一步推进毕业生精准就业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魏语婷.新形势下工科类大学生就业观变化及引导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6):225-226.
[2]刘与愿.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调查及创新途径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33(01):102-108.
[3]高原.“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J].现代商业,2017(34):177-179.
作者简介:
吴迪(1984-)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生;李国洋(1997-)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201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