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阎
以创新人才哲学素质提升为着力点建设创新型国家
李 阎
(唐山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北 唐山 063000)
基于现实对创新人才哲学素质的要求和大学生哲学素质认知的一般现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着眼点,即摆脱传统思维习惯的束缚,正视西方文化霸权的侵袭,形成自己的创新型文化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创新人才伦理、道德和责任意识的培养;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整合出的交叉学科及软科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创新型政府。
创新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哲学素质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的变化亦是“苟日新,日日新”。受科技和生产力发展驱动,以体力劳动、制造实物产品为主的传统经济正逐渐被依靠脑力劳动、运用知识为主的智能经济取代,传统工业社会也正在逐渐演进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劳动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伴随这种演进而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2017年7月1日,上海第一家无人超市落地,24小时营业,没有一个员工;7月2日,深圳实现自动收银,全程再无收银员;7月7日,马云的无人超市正式落户杭州,引发网友热议。智能经济正在给传统实体经济行业的从业人员带来巨大危机感。
智能经济,也称知识经济,其生成依赖人的本质力量和智慧,根本上仰仗人类自身的创造力。它的出现提升并彰显了人之为人的主体、自主、能动和创造精神,为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条件和契机,也为当代哲学研究提出全新课题。
创新的本质特征是“新”,是一种在原有物质和精神材料及手段的基础上,创造出有别于常规或既存物的新的事物或思想的活动[1,p190]。创新的关键在“突破”,体现为冲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常规形态的牢笼,进行不同以往的变革或创造。
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既定战略,在行动选择和规划部署上,是单纯追求先进技术,还是着眼于发展的整体性、人民性,成为不能回避的首要问题。同时,在发展的定位上,是打造一个“加工型”的经济增长特区,还是建立一个“头脑型”的国家创新体系?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课题。
实际上,无论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都少不了哲学社会科学、哲学思维方式以及创新型人才哲学素质的培育和提升。
1. 摒弃技术决定论,坚持以整体性视角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科技高速发展和充分运用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类的行为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因而科技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方法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性进展,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起着毋庸置疑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在创新型国家的认知上,要坚持整体性观点,避免单一的技术决定论。“创新型国家”是否等同于“科技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是否等同于国家的科技创新?答案是否定的。毋庸讳言,现实当中,或多或少存在的对“创新型国家”概念窄化误读的现象,在理论上是有误的,在现实中是有害的。技术决定论违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相适应的唯物史观,割裂了技术与社会的整体性以及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2,p20],因而技术决定论在本质上是错误的。
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原理,技术与社会是一个整体,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2,p20]。创新的发生具有特殊性,看似是不受控的过程,比如可以发生在社会的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角落,却又不脱离社会整体性基础,社会因素、民族文化、社会体制结构和有力的经济参与者都能影响创新过程。事实上,创新不能脱离社会性基础而存在,它必须放到社会整体系统层面进行考察,它是一种国家的整体系统创新[1,p193]。
2. 避免单纯工具理性,坚持以人民性为原则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福利的同时,也带来意想不到的危机和伤害。溯本追源,正是由于人的整体素质的局限,没能恰当把握科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利润问题上犯了短视的错误,才发生了诸如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人性淡漠等一系列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既肯定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又坚持技术对人应有的终极关怀。坚持技术的人民性,也就是要使得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目的和归宿要以人为本,技术决策过程应遵循民主程序,技术的社会目标应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p21]。
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秉持人民性原则。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但要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更要考虑技术的人文意义;不但要容纳科学的文化多样性,更要衡量知识的普遍本性;不但要追求生产力的先进性,更高考虑生产力发展效果的人民性。
3.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题中应有之意
任何国家实力,不但包括资源力、科技力、经济力等硬实力,也包括以哲学社会科学为指导的制度实力、文化实力、教育实力、外交实力等软实力。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包含科学技术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双重旨意。因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能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理论指导。例如,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系统论等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指导;又如,促进和影响科学技术创新的政府制度、管理体制、教育方式的创新必须以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为前提。
哲学社会科学所内含着的思维方法,是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宝贵财富。面对不同的境遇,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资质、出身相近的人,有的能够脱颖而出,有的无谓潦倒。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源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传统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甚至扼杀了与这种思维传统存在差异、具有开拓性与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大力推进和倡导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今天,务必从改进和提升人们的思维方式入手,率先实现人的改变,这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人才的培养,他指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3]
就现实世界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来看,人才的界定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方面是知识、思想和人格素质;另一方面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p5]。其中,知识、思想和人格的统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统一,进而知识、思想和人格素质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统一,这些都是需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同时,人的整体素质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可变的、可培育的一面,归根结底是特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变迁的产物。
在变动不居的、不是单一而是以“丛”体呈现的素质中,哲学素质起着极为内敛却更为本质的作用。
现实对创新型人才哲学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其核心问题就是“怎样认识现实”。人类的知识体系虽然都是面对现实的,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现实问题而产生的,但相对于其他学科,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生活方面,哲学具有自己特有的联系现实的方式和作用。人们可以通过现实对人类知识体系的特殊要求透视创新型人才的哲学素质,从中考察现实的社会存在对创新型人才哲学素质的要求。
1. 创新型人才要有自觉反思的哲学品格
当今世界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状况,现代人所拥有的知识、观念、信仰、信念、情感等,既要求人有正确的理论思维和一般方法作为思考问题的构架和思路,又要求人的思维转向对人的日常生活的思考和对某种价值观念的理解。
社会发展到网络新媒体时代,人们似乎已经不缺乏“事实真相”,人们需要的是“权威解读”。所谓卓越的人才,并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更多,而在于他比别人“懂得”更多。这种“懂得”非具备良好的哲学素质而不可得。这种哲学素质在此体现为自觉反思的能力。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变化之剧烈和深刻达到了超越前人想象的程度。进入21世纪,伴随社会急剧变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在遇到且将要不断遇到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诸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社会现代化发展中提出的价值问题,市场经济与传统道德冲击和碰撞的问题,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人自身存在和发展中的问题等等[5,p18]。
“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既要运用正确的理论思维和一般方法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根据每个时代的人所应完成的当代赋予的任务进行深入思考,引导人们对日常生活样式予以理性的反思和批判。”[4,p9]比如,生活中遇到的“讨价还价”“拿钱救人”。传统伦理道德要求是“君子曰义,小人曰利”,那么买东西讨价还价是否不道德?同样,“见义勇为”自古乃中华传统美德,那么“拿钱救人”是否“见利忘义”?静下心来,反思人们惯常思维,是否有以经验对抗理性,有以人情对抗契约和法律的情形?毕竟,维护个人合理经济利益恰恰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的一些伦理道德规范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或重塑,旨在避免道德“错位”或“缺失”。这种新的规范体系的建立和解读,需要创新型人才凭着自觉反思的胆量和勇气付出辛苦努力。
2. 创新型人才要有预见未来的哲学精神
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世界的发展道路、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理论观念以及诸多领域的重大问题和疑难问题,需要创新型人才运用理性思维为人们进行分析和探讨,不但要总结实践经验,并且要预见未来发展趋势[6,p103]。
哲学的需求程度和实现程度,取决于哲学是否在理论上正确提出和回答了现实社会和人们所关心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6,p106]。真正的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7]。哲学如果不关心和关注现实社会,不分析也不解决现实世界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那么这种哲学势必不会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心和关注。任何真正的哲学都不是脱离出现实世界之外的凭空遐想,而是自己时代精神的思维精华。
3. 创新型人才要有清醒批判的哲学态度
真正的哲学态度是使自身思想保持对事物开放性的态度[4,p20]。这种开放性态度发端于人类的实践能动性。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同社会存在、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总是具有历史性质,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完全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8,p284]
清醒来源于批判地思考。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力的基础,是超越引进和模仿的,是自主原始创新的源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陶冶批判性思维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始终是哲学反思的核心。真正的哲学必然具有时代精神,同时密切联系现实,而不是离开现实世界做纯粹形而上学的思考。有些哲学探讨看似纯抽象的思辨,与现实世界无涉,但很可能是通过揭示人类辩证理论思维的方式和法则,帮助人们寻找灵活多样的理论思维方式和社会实践方式。特别是当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处于疑难、停滞和复杂阶段时,哲学的总体性和根本性的反思往往能够帮助人们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明确现实世界的问题及其实质,有助于解决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中的困惑。例如,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就是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的重大举措。
大学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储备和来源。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哲学素质的认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提供决策参考。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整群抽样)采集数据。甄选了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的不同年级和专业在校大学生作为随机调查对象,共发放纸质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23份,其中有效问卷484份。另通过问卷星平台回收有效电子问卷928份。共计有效问卷1 412份。
表1 大学生科学素质和哲学素质认知样本构成情况
1.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哲学素质:观念弱化,过于自信
就调研情况来看,大学生对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体能素质十分看重。这契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一方面面对类似“小悦悦”事件,大学生渴望从自身做起助力于“扶起跌倒的良知”,另一方面,也显示面对社会求职、就业等复杂社会问题,大学生有提升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的现实要求。
同时,大学生对“哲学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的认识均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互联网时代,体现为自觉反思的哲学品格、预见未来的哲学精神、清醒批判的哲学态度的哲学素养是大学生应对繁复庞杂社会现象的重要武器,但是调研中却仅有27.78%的同学选择认为“哲学素养”重要。同样,本应该成为一个大学生核心素质的“思想政治素质”也仅获得33.33%的席位。大学生的政治观念还处于弱化的状态。
在“你认为当前你亟待提高的素质”问题中,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思想政治素质”(5.56%)、“哲学素质”(22.22%)和“道德素质”(33.33%)。这样的结果可能基于以下不同情况:一方面是调研对象重视“道德素质”的同时,对自己的“道德素质”比较满意;另一方面,调研对象认为“哲学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不够重要,认为“哲学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并不是自身亟待提升的素质。
2. 关于大学生科学素质:重视学习,渠道待拓宽
互联网时代,公民的科学素质是核心竞争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是转变经济发展新理念的迫切要求,是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更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同时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你对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报道、话题感兴趣与否”的问题,结果喜忧参半。65.79%选择“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其中选择“不大感兴趣”的比重并不小(34.21%)。
面对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大学生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理智和必要的“戒备”。面对“有人向你推荐某种科技新产品或新技术”时,高达78.95%的大学生选择了“观察别人用的结果再做决定”。
互联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尤其是“新鲜”知识的重要途径,调研结果印证了这一点。网络时代“网络媒介素质”作为一项新的素质,应该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通过调研,当前大学生科学知识、尤其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常识的学习渠道还是比较单一,学校教育方面欠缺此类课程的设置和规划。建议学校通过学术讲座、校园科普的方式,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涉猎科学知识的机会。
3. 关于大学生对自身的素质期待:社会性强,内动力欠缺
在“你认为大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问题中,超过一半的调研对象选择“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少一部分选择“成为更加有能力的人”。可见,大学生极为重视社会对个体的需要和满意度。仅有极少数(11.11%)调研对象能够从自我内在需要出发,选择“生活的更加幸福”。
事实上,社会进程迅猛推进的今天,无论是自然科技的发展,还是人文情怀的彰显,出发点和归宿都内在包含人的生存福祉要求和幸福指数的提升。
“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8,p253]即使是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它的理念精华、思维方式也需要在今天使用时做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若倚赖传统“向后看”的思想观念,必然侧重从历史角度寻求培养经验、总结教训,使创新人才的培养陷于保守;如若执拗于传统文化“天不变道亦不变”“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优越感,必然不能接受先进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缺失开拓进取精神;如若浸染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并受其影响,必然固步自封,限制创新人才成长空间。
另外,注重直观性,忽视通过科学实验、理性分析来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影响创新人才创新方法、手段的新突破;传统人生哲学“内敛”式的修养方法,阻碍创新人才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于碰撞出创新的思想火花,等[9,p126]。正确的态度是,不仅要把握住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要以现代化基本精神理念要求去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不使“传统”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桎梏。
除了辩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还要正视西方文化霸权。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是在不断挑战应战中发展的。国内培养创新人才如若不能走出西方文化围城,不敢走在人前,我们的创新文明进程也难以快马加鞭[9,p125]。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需要创新型文化氛围。创新型文化氛围应该是鼓励个性发展、鼓励试错、宽容失败,充满向上学风和人文情怀。在创新型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应该是思想活跃、思维广阔,想象力和好奇心强,愿意提问题、勇于挑战权威,敢为人先,有志于攀登科技高峰,既谨慎敬业,又爱国爱家。
总之,中国特色创新型文化的形成,要挖掘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同时也要认真研究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因子,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这种创新型文化的形成过程,应该伴随创新型国家建设全过程。
毛泽东在谈到思想观念对经济工作的作用时曾指出:“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10]当前,能够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忠诚报效祖国、勤力奉献社会、热心服务人民的最现实价值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使其不仅对自己负责,尤其要对社会、国家负责。
创新人才要坐得了“冷板凳”,有毅力守住科研精神。应远离和避免被社会功利化的浮燥气浸染,非下一番吃得苦寒、耐住寂寞的功夫不可。这是对创新人才伦理方面的要求。
创新人才须明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守住道德底线。经得起名利诱惑,不能丧失学术道德、不能滥用创新手段。这是对创新人才道德方面的要求。
创新人才应明确社会责任,承担历史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塑科研水平大国形象是每个创新人才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对创新人才责任关注方面的要求。
自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革命不但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二战以后,更是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整合趋势。例如,在哲学领域,由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哲学的整合,形成了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技伦理学;在经济学领域,由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经济学的整合,形成了技术经济学;在社会学领域,由系统科学、统计学与传统的社会学相整合而形成现代社会学;在政治学领域,正逐渐形成技术政治学;在软科学领域,运筹学、统计学、社会学、对策论、系统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相整合而形成公共政策分析学等等[11,p53]。
交叉学科和软科学的出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提供新鲜土壤和机会。各路创新型人才应在此新的领域有所思考和突破。
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坚持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提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创新始终居于五大理念之首。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不单是对人的要求,也是对政府的要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政府。
建设创新型政府旨在通过创造性改革增进公共利益。创新型政府的衡量标准不是政府机构的有形设置和组织架构,而主要是考量政府与人民的良性关系。创新型政府不仅表现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尤其表现为人民的积极有效参与。
近几年来,创新型政府建设的理念贯彻有了很大进步。“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效率政府”“透明政府”都已经明确提出,建设计划日益付诸实施并逐渐落实。比较新的提法是“优质政府”和“专业政府”,前者强调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要高质量,后者侧重强调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设创新型政府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公共领域建设。公共领域主要是指私人生活领域与国家决策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通过公众参与、公众舆论反映广大人民的普遍要求,无论是老人问题、孩童问题、妇女问题,还是就业问题、医保问题、教育问题,无论是环境问题、食品问题,还是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凡是与民生有关的问题,都应有相应的组织和机构反映、研究,并参与决策和监督[12,p122]。建设创新型政府,都是要解决一个“为谁服务”以及“怎样服务”的问题,而这恰好是哲学社会科学必然回应的问题。“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3],是哲学社会科学依据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给予人们的最科学且庄严的回答。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衡量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优劣,既要坚持真理尺度,又要坚持价值尺度。除了科学、技术、经济领域需专门的机构或平台去研究、提升之外,尤其需要社会科学、人文领域、服务机构等积极参与和决策,这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价值维度考量,事关创新型国家的整体性、人民性。
同时,由于每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经济发展和社会基础不同,其国家的创新发展模式也就不同,创新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发展模式的选择,选择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创新模式,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应该是在既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又镜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创新”和“人才”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词,创新是强国动力,人才是强国保障。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整体实施协同并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经之路。
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不管是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倡导,还是理论界的学理解释,抑或具体的创新建设实践,整体性和人民性理念应贯穿创新型国家建设全过程。
[1]尹广文.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社会基础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90-195.
[2] 张丹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2006,(6):19-21.
[3]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 10(2).
[4] 郭湛.哲学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吴元樑.回答时代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根本途径[J].哲学研究,2001,(6):13-19.
[6]栾吉斌.文科研究生哲学素养的养成与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102- 104.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0.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吴俣,李祖超.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文化困境与解困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17,(2):122-130.
[10]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351.
[11] 李元书,李宏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J].学习与探索,2008,(1):51-53.
[12] 孙承叔.关于社会分析框架的哲学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118-123.
[13]> 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Improving the Philosophical Quality of Creative Talentsfor 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LI Ya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to innovative talents’ philosophical quality and the general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n philosophical quality, several focal points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are put forward. First of all, the shackles of traditional thinking habits should be abandoned and the invasion of western cultural hegemony should be faced to form an innovative cultural atmosphere. Secondly, the nobl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ould be proclaimed, while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ethical, moral and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irdly,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and soft sciences of natural science, technology science and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hould be emphasized. Finally, maintaining the principle of taking people as the central interest and building an innovative government.
innovative countr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reative talents; philosophical quality
C961.9
A
1009-9115(2018)04-0088-07
10.3969/j.issn.1009-9115.2018.04.015
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项目(JRSHZ-2018-03060),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803030512), 唐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C06),唐山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001011)
2017-12-28
2018-03-13
李阎(1978-),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