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勇 摄影/张跃
与情感外露、个性张扬的一般80后不同,眼前的金辉给人的感觉是异常的沉稳,谈话中间所显露的自信和从容,甚至与他的年龄有些不符;他的眉宇间没有富二代难掩的优越感,从言谈举止到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中所表现出的周到和妥帖,更令年长其一辈的记者大感惊异;而最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他超乎同龄人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1989年出生的金辉,从小是个贪玩的孩子。他跟着奶奶长大,19岁时,考上了国内一所大学,但此时的他仍然不是一个刻苦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之后,金辉进入自家的眼镜店工作,从最基础的眼镜加工学起,对于眼镜行业的认知与日俱增。一年多后,金辉选择到新加坡留学,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小目标。为了闯过语言关,他开始了自己生平第一次发奋的“恶补”式学习,天天一门心思硬背单词。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成功过关。
从新加坡学成归国后,按照叔叔的吩咐,金辉去外面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酒店上班。在3年多的时间里,他打扫清洁卫生,发过传单,工作虽然辛苦,却磨练了意志,丰富了人生阅历,可谓受益良多。
2014年初,因为家族的眼镜企业无人管理,金辉按照叔叔的安排,回到了父辈创建的眼镜企业,先后在市场部和运营部工作。在这些管理岗位上,金辉一点一滴地体味着眼镜行业的甘苦和冷暖,幼年时在父亲店中耳濡目染,对于眼镜的情结也进一步被激发出来,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行业。
2014年9月,作为家族的后起之秀,综合素质优异的金辉得到全家族的支持,正式接掌上海吴良材眼镜合肥公司。此后,他将以自己的担当和努力向满怀期待的父辈交上一张出色的答卷。
采访中,金辉屡屡谈及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活着”。他坦言:自己的这种责任感来自于家族的传承。
上世纪80年代初,金辉的父亲年仅十几岁时就从浙江台州老家来到举目无亲的安徽合肥,背起箱子,走街串巷叫卖眼镜。凭借浙江人特有的吃苦耐劳和精明强干,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终于掘得了第一桶金。靠眼镜致富并小有成就的父亲,感念手足亲情,又陆续从老家带出了自己的其他6个兄弟姐妹。在此后的日子里,兄弟姐妹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不仅在眼镜行业大显身手,而且先后涉足房地产、酒店等多个行业,成就斐然。如今,家族当初赖以起家和奠基的眼镜企业,依托上海吴良材的品牌效应,已成为合肥眼镜零售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金辉的父亲转而从事房地产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六叔则执掌酒店企业,并成为家族经营者中的灵魂人物。
然而,在金辉看来,家族荣耀的传承,特别是责任和亲情的养成和延续,归根结底来自于自己的奶奶。奶奶虽然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却有着非同一般的颖悟和精明,更有一般农村妇女所难以企及的高瞻远瞩,她不仅同金辉的爷爷养育了7个子女,而且将自己重亲情、重责任的品格潜移默化地传给了自己的子孙。正是这种家族深入骨髓的责任与亲情,才造就了金氏兄弟姐妹和谐的亲情关系和超乎寻常的团结精神,这也是家族基业维持不坠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根基。
金辉和他的精英团队
正是满怀这种强烈的责任和担当意识,金辉走上了上海吴良材眼镜合肥公司掌门人的岗位。常言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后的三年多时间里,金辉义无反顾地烧起了自己的“三把火”:第一年,经过仔细观察和调研,针对公司经营中浪费现象普遍、经营成本较高、效率低下的情况,他采取了严格的厉行节约、降低成本的措施,这使得不少习惯于以往工作状态的员工难以适应,该项措施实施半年之后,就有部分员工纷纷离职,员工总数从金辉上任之初的130多人,下降到了102人。对此,金辉并没有惊慌失措,因为在此之前,他未雨绸缪,通过招聘新员工并进行认真培训,做好了相应的人才储备。第二年,他致力于管理层的人才梯队建设,成效十分显著。在接下来的第三年里,金辉针对变化了的市场形势,开始了新一轮市场布局,并获得了明显进展。
富有成效的“三把火”不仅烧出了金辉在公司的威望,也使企业沿着更加健康的道路前进。
在日常管理中,企业实行人性化和情感管理。关心员工,厚待下属,不仅是父辈传承已久的企业精神,也是金辉的一贯主张。在金辉看来,家族团结和睦的基础是亲情,公司基业长青的基石是人性,只有视员工为亲人,厚待之、礼遇之,才能真正唤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为了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金辉为自己定下了几条“清规”和“戒律”:遇到下属反映情况和问题,切忌立即回复;巡店视察时,多听多走,尽量不作现场回复;遇到请示汇报,不轻易表态……在他看来,作为企业领导者,所有的回复和表态都必须是在仔细的调查研究和认真的商量探讨之后,这样的决定才是科学和可靠的。
在金辉的管理哲学中,“大家事、大家商量”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在作出重要决策之前,一定充分听取父辈的意见,特别是要同姑姑和三伯充分交流沟通,共同商量之后再做决定。他深知,企业发展二十多年中积累的根深蒂固的东西,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尊重传统、顺应传统、循序渐进、逐步改善,才是一个企业领导者最明智的做法。
上任伊始,金辉即对合肥及周边的商业环境和传统眼镜店的经营现状进行了深入观察和仔细研究。他发现,从若干年前开始,随着城市新兴商圈的出现和崛起,过去被商界人士视为黄金宝地的老商业街和繁华地段,在分流的作用下,逐渐萧条冷落,客流明显减少。再加上老商业街商铺的饱和所导致的过度竞争,多数商铺销售量和成交额不断下降。以合肥最早的商业中心街道长江路为例,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不仅聚集着金辉的四五家店,其他品牌的眼镜店也是鳞次栉比,在单店交易额难以提升的情况下,门面租金却依然继续上升,成为鏖集此处的店家难以承受之重。相反,在市区新兴的一些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流特别是年轻一族前来消费,成为较为理想的开店场所。对此,结合自身的实践和一些同行的经验,金辉认为,以往眼镜零售业盛行的临街开店模式已遭遇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而商场眼镜店必将迎来新一轮开店热潮,可以说,谁抢占了商场眼镜店的先机,谁就拥有了眼镜零售业的未来和明天。
基于上述判断,金辉开始积极地布局商场店,在此后3年多的时间里,5家商场眼镜店相继亮相,加上新开的2家传统新店,公司店铺数量由他上任时的9家增加到16家。3年多新增7家店,期间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据金辉介绍,商场店将是上海吴良材眼镜合肥公司今后的战略重点。
针对一些同行提出的商场店合同期短、稳定性差等疑问,金辉认为,任何一种行业生态和经营模式都有其弊端或短板,作为经营者,必须学会适应,一味抱怨不是办法,因噎废食、望而却步更非明智之举,只有积极面对,通过深入沟通交流,想方设法加以解决才是上策。不仅如此,金辉认为,传统眼镜零售企业开设商场店,还需打破固步自封的思维定势,要多向服装、美容美发等行业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提高经营成功的胜算。
谈及眼镜行业的现状和未来,金辉说,随着我国近视发生率的大幅持续上升,今后近视人群仍将呈现继续增长态势,但另一方面,国民对于眼健康的认知度依然很低。因此,作为传统视光从业者责任重大,同时市场空间也十分广阔。大力引导和激发广大消费者的眼健康消费意识,进而挖掘其潜在的消费需求,就能极大地提升市场份额。
对于传统眼镜店转型视光中心,金辉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视光中心除了要满足消费者的基本诉求(配镜),还应具备近视控制、适应个性化需求等多种功能,成为“验(验光及视功能检查)”“配(配镜)”“美(时尚需求)”等综合价值的提供者。
作为企业的掌门人,金辉内心充溢着强烈的责任感,他加倍珍惜父辈历经千辛万苦创下的基业,将家族的眼镜事业继续做大做强,将家族的荣耀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是他义不容辞的使命,为此,他殚精竭虑、丝毫不敢松懈。
然而,在为大家、顾大家的同时,金辉也十分顾恋自己的小家。金辉的妻子并没有因为丈夫的荣耀而放弃自己的追求,至今仍旧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从事外贸工作,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专门照管家务和三岁的孩子。对此,金辉予以充分的理解,哪怕工作再忙、应酬再多,每个周末他都要留出时间陪陪妻子和孩子,享受家庭和睦之乐。
此外,金辉还忙中偷闲,每周三一定要邀约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踢一场球,或者去跑步锻炼。在金辉看来,在责任和亲情、事业和家庭、大家与小家之间,并不是取舍的关系,而是鱼与熊掌两者兼顾、彼此平衡的关系,那种为了事业牺牲家庭、为了赚钱牺牲健康的做法,是不可取,也不划算的。这也是从奶奶一辈传下来的家族传统,是应当传之久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