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

2018-08-10 09:10洪卫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实践活动小学语文

洪卫华

【摘 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对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及德育素质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效锻炼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能更好地实现预期教学效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相比,语文实践活动内容更多样丰富,既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又不脱离教材内容,本文就现实实践范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比较,浅谈如何使两者之间巧妙转化运用,并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质量提升

新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教学的目的是拓宽学生学习知识面,拓展其思维发展空间,并加强学生语文实践锻炼培养,促进学生整体提升语文素养以及协调发展科目学习,强调开展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全面调动学生多方面技能。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生活性等主体特征,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身道德素养、正确价值观。

1.语文实践活动的具体项目

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有朗读、故事比赛、导游、演讲、表演课本剧、游戏、名人访谈、习作品评、书法品评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老师也用过这种教学方法,但都是短时间的几分钟或偶尔用一次,而现在我们整个语文课堂都贯穿着这种教学方式。比如:在讲《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在实际教学中,第一节课我们要以写悼词纪念周总理为语文活动的开始,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向周总理告别,之后再由老师和学生朗读文章,这时就不需要老师讲解太多,学生已经能够了解课文的内容及人物的心情。而且学生还能够说出这篇文章作者哪里写得好,这是因为学生们有心理上的体会。这样的方式不管是从认字、书写、写作方面还是从读文言文方面都会让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时间长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2.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美国科学教育家兰本达曾说过:“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它越是卷入得深,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和这一过程合作。”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之按自己的目标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应成为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通过合作使语文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同步提高。在语文活动课上,教师一定要改变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应采取多种方法,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和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重视活动的开放性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更要注意实施开放性原则,真正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放飞学生潜能的天空。如:学习了《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学生想开展“了解台湾”的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列出了好多问题,如:了解台湾的历史、了解台湾的名胜古迹、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了解台湾的风味小吃、了解台湾的发展变化、了解台湾的环境……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途径也可以多种多样:查阅书报、上网浏览、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请教他人……呈现活动的成果更是可以丰富多彩:录像、照片、编辑小报、绘成图画……通过这些开放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活”的、更广阔的求知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

4.指导学生的及时性

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差异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不断发展他们的能力。应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观察,及时发现他们知识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比如:在确定语文活动的主题后,每一个小组都面临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活动项目的问题。这时我们可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及时与他们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协商,确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不同小組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选择属于自己的活动内容。在此之前,我总是问自己:我对学生兴趣、能力了解多少?每一小组各有什么特点?今天各个参考活动主题训练的重点是什么?分别适合哪类学生?我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活动主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避免“协商”的盲目性,才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5.让学生做小老师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这是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的一段话。低年级教材中归类识字较多,大批的汉字一下子涌现在孩子眼前,教学时常常感到非常枯燥乏味。我们应充分利用归类识字的特点,鼓励学生寻找汉字的构字规律,辨别新字与形近字、形音字的异同点。当然,课前的预习工作必不可少,课前预先布置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和所学生字词,上课时,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通过小老师认真细致的讲解、同桌商量、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字形,辨别字音、字义,熟记生字。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许多学生在课前向他们的“小老师”提供最佳的学习方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好点子,才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开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反思,从而进行改革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取得进步。教师应合理贯彻落实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推进新课改的开展实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更好地引导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懈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实践活动小学语文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