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增强学生语感能力的几点尝试

2018-08-10 09:10朱艳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语感语言语文

朱艳虎

现在的学生语感能力差,作文普通,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说话除了模仿电视电影中人物的语气、台词,基本讲不出几句能体现读书人素养的话。阅读文章时的理解能力就更差了,再美的文章他们也觉得味同嚼蜡。然而,语感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太重要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那到底什么是语感呢?语感,即语言直觉,实际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包括对语言材料的组合方式和规律,对语言符号及其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韵味等方面的总体感悟。

从心理学的度来讲,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联想、想像的活动,思维的参与,情感的融入等。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审美乐趣。语感能力既然这么重要,那我们广大教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感呢?本人结合几十年的教学经历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重视诵读

我们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据生物学研究,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获得这种自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依据熟读成诵而获得语言的方法非常有效。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之一,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它有益于积累,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应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而我们整个初中阶段,教材安排了大量的美文,古今中外的都有,诸如朱自清的《春》,老舍《济南的冬天》等。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如能对其加强通读的指导,授之以节奏、重音,停顿、押韵等诵读知识,必然会提高其诵读的兴趣,促成其诵读习惯的养成,诵读的文章多了,语言动用的规则就会在脑海自动整合成一种语言直觉,产生强烈的语感。当然诵读不能使用方言,应建立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基础上,这将更有助于学生从作品的声韵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尤其是诗歌,方言一出,韵味全无。总之,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模式。

二、重视品读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叶老曾说“一篇作品只讀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这里的反复琢磨、体味和揣摩就是品读。语言文学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要想学、会学、会研究、会发现、会创造、会审美,并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想象力,促进语言文学水平的全面提高,而品读训练正是培养这些素质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品读。要多花些时间训练,让他们知道一篇文章可品的地方很多:可品平淡之处,可品令人感动之处,也可品修辞、品观点……品读时可抓一点,也可抓全面,视教学时间长短而定。在我们的课本里,有的文章写得非常含畜,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反复地诵读课文,细细品味,领悟文章的意蕴美。如人教版九年级《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处的环境描写:“平静的海面像绿色的大理石桌面。”“天边远处有一股紫色的阴影从海里升起来。”品读后结合上下文中人物的活动和心理来体会,我们就会发现:前者烘托了一家人愉悦的心理,而后者烘托了家人希望破灭时的失望沮丧的心理。七年级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充分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用心体味后就能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

三、重视说话和写作训练

说话和写作是测试学生语感能力高低的标尺。叶老认为:“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重视说话和写作训练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能力。所以,必须将学生置于训练主体地位,多给学生“说”和“写”的机会。我们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班干部竞选、辩论等。充分利用课内外的语文实践活动训练全体学生积累语言,大胆运用语言。此外,上课多提问,在学生思考后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把课文教学与语感训练有效结合起来也是很重要的方法。至于写作对培养学生语感的作用就更大了,因此,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或办黑板报、手抄报、墙报,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激发学生自身的语言积淀,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

四、重视生活积累

叶圣陶提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当学生接触到客观事物时,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个事物可以用怎样的语言来准确地表现它;当学生接触到语言文字时,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语言文字表现的是什么事物。生活积累,是人们表达的基础,没有储备相当的生活体验,说话写文章就无从谈起,那语感的提升从何而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督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形成丰富的记忆储藏。如要理解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之热,学生在夏天就要多留心、多体验自己在烈日下行走的感受、烈日下动植物的样子。要想理解鲁迅笔下朔方的雪,就必须在冬天多观察多体味北风之凛冽,这样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读到相关文字时,才会联系起来,加深感悟。那在生活中需要表情达意的时候,就会因为有“话”可说、有“法”可说而显得从容自信。

除此之外,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肯定还有更多更好的办法,本人限于能力,只能发表些浅见。盼更多的同仁能就本课题进行探讨,本人将洗耳恭听!

猜你喜欢
语感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